清单制管理让城市生态保护更精细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文继红 高华庚报道 拆除燃煤小锅炉1230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清理整治违法违规用海面积1415亩……几年来,锦州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为契机,实施河流治理、供暖管网改造、燃煤锅炉拆扒等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极大改善了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水质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污染状况得到遏制。锦州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群众的满意度更高了。

锦州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锦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同时,锦州市建立了双组长包保工作机制。按照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五个一”要求,实施清单制管理,细化整改责任、目标、时限和具体措施,逐项整改,逐个销号。

全力推进河流水质提升。2018年以来,锦州市全面完成了省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战及重污染河流限期达标方案任务,北镇、沟帮子、黑山、义县、大虎山5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新建凌河、凌海铁北污水处理厂,扩建松山新区南站污水处理厂,全面改善了河流水质。同时,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管理,整改环境安全隐患问题71项,完成全部在用地下水型水源地的划定、勘界、立标工作。

全面推进燃煤污染综合治理。据统计,锦州市3年内相继拆除燃煤小锅炉1230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23517辆;推进了22家大中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治理;实施“双20”大气重点区域整治,对国控点位进行污染源摸排,梳理出五大类21个问题,制定了治理方案。

扎实推进实施渤海综合治理。近年来,锦州市不断开展入海河流污染治理、直排海污染源整治,现场排查1422个疑似点位,完成入海排污口排查;开展海水养殖清理整治,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实施生态修复项目4个,拟修复滨海湿地面积501公顷、岸线长度7965公里。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