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人满志成危急关头推开战友

独自驾车拖走定时炸弹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7日

满志成写诗、写回忆录,每当回忆起抗美援朝时期的往事,总是潸然泪下。在那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日子里,他有过牺牲自己换回大家安全的壮举,有过三天不吃饭的艰辛经历,有过寻找战友尸体的惨痛记忆,面对艰难困苦,面对生死考验,面对生离死别,他从未退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记忆愈发深刻,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命的老人总是扼腕叹息,当年牺牲的那些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汽车兵

满志成

现年89岁

入朝年龄

19岁

入朝时间

1950年12月

所属部队

志愿军汽车

暂编45团

提示

5月8日,淫雨霏霏。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大连市军休五中心,89岁的满志成再度回望那段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眼角有着擦不完的热泪。嘴上说着“老了,好多事情都忘了”,却依然能够准确地说出曾经战斗的时间、地点、战友的姓名……

三个月学会开车

满志成出生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年纪小又有些文化,他被选中去汽车独立营学兵队,学习开汽车。

他说:“那个年代,会开汽车是十分了不起的。”那时,满志成随部队住在丹东的六道沟学校,正逢天寒地冻,他认真钻研开车技巧,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学会了开车。

很快,朝鲜战场上烽火连天。1950年12月,满志成随部队进入朝鲜。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是志愿军汽车暂编45团。在此后的运输和战斗中,满志成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如今,除了几枚荣誉奖章,战争留给老人的还有左耳、胳膊、腿上的三处伤疤,这都是在美机轰炸时负的伤。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腿脚灵便,唯一的缺憾是左耳听不见。

满志成摸着自己左耳后的伤疤,笑着对记者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道疤已经淡了许多。”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满志成的左耳被弹片炸伤,当时,他跑到兵站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后来才到朝鲜人民军的医疗队治疗。“也就休息了十来天吧,赶紧回连队报到了。这在当时都是小伤,不值得一提。”

急中生智开车拖炸弹

摩挲着手中的一枚二等功、一枚三等功志愿军奖章,满志成说:“这枚二等功的奖章是因为我拖走了一枚定时炸弹得来的。”

1951年5月的一天,满志成所在连队奉命到清川江码头战地仓库装弹药运往乌开里。由于道路被炸,汽车行至安州铁路、公路交叉口,前面堵了几十台汽车。眼看汽车越聚越多,很可能遭敌机轰炸,大家都加入抢修部队的行列。

这时,抢修部队发现了一枚重型定时炸弹,埋在一个两米深的弹坑里。定时炸弹“嘀嘀嗒嗒”的响声令众人头皮发麻,一旦爆炸,这里大批汽车、物资、人员安全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指挥员先派了几个人下去,挖定时炸弹周边的泥土,满志成站出来请求:“为了抢时间,减少伤亡,请让我用汽车拖走这枚定时炸弹。”指挥员也认为这是一个赢得时间的好办法,他激动地说:“这样太危险了,但是为了胜利我祝你成功!”满志成敬了一个军礼,就跳上了最前面的一辆嘎斯51汽车,副驾驶员苏振玉把拖车绳解开,把另一端牢牢地拴在定时炸弹尾部,也跟着上了车。满志成说:“有我一个人就够了!”他将苏振玉推下了车。满志成启动汽车,加大油门,起步,前进。他尽可能地减轻对定时炸弹的震动,终于在暗淡的月光下,将炸弹拖到了离公路很远的山脚下。

事隔69年,满志成再回忆这段经历,仍然说:“一个人的牺牲能换来大家的安全,就是死也是值得的。”

“他们都牺牲在了马兰火车站”

采访中,每每提及战友的牺牲,满志成常常哽咽难言,为了避免老人过于激动,记者几次打断他的思绪。满志成抚摸着一张老照片,是1952年3月拍摄的,上面写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火线入党宣誓留影”,老人指着上面的四个人说:“他们都牺牲在了马兰火车站。”

1952年9月9日晚饭后天快黑时,满志成所在连队的三排副排长杨玉林布置了当夜在龙兴里马兰火车站装卸弹药的任务。车队从伪装地开往马兰火车站,如同往日一样,汽车停靠在火车站台上,站里聚集了很多人,都在等候弹药列车。晚上9点多,弹药列车驶入车站,装卸任务进行不过半个小时,防空哨突然鸣枪报警,很快敌人的轰炸机就飞来了,投下了数十枚照明弹,然后雨点般的炸弹纷纷落下,马兰火车站顷刻火光冲天。更糟糕的是,有的列车上的弹药被引爆。危急关头,大家毫无畏惧,奋不顾身地去抢救伤员、车辆和弹药。然而,敌人的轰炸一波接着一波,到最后,火车站被炸毁了,周围的民居也都被炸毁。在这次轰炸中,共死伤27人,被炸毁8台汽车。

第二天,连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寻找战友的遗体,见到未燃尽的物资仍在冒着浓浓的黑烟。经过多次寻找和辨认,连队最终找回了7位战友的遗体,还有的遗体根本无法辨认。连队将他们都安葬在西平壤附近的大阳里连队汽车伪装地后山上。

满志成为战友们写下这样的诗句:“泪眼蒙眬救战友,尸体模糊筋骨连。英雄牺牲异国地,遗骨难还故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