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4日

丁春凌

挪威作家佩尔·帕特森的这本《外出偷马》,很帕特森,很北欧,冷冽、羞涩、阴郁。

当初选这本书看,是因为书名。可是,书名为什么不直接叫“偷马”,非要加上“外出”?书看至一半时,我明白了,偷马不是真的偷,只是偷骑一圈。另外,“外出偷马”在二战期间,是挪威人抵抗纳粹时地下组织的一个接头暗号。

我们来看看这个小说讲的是啥?67岁的传德,3年前出车祸妻子丧生后,不再想和任何人交流了,包括自己的女儿。他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莱拉,搬到挪威极东部的一间森林小木屋。小屋破败,但是,窗外就是桦树林,有条河流进湖里,起风时,能看见水面上风的形状。传德打算把过去抛得远远的,安静地在此度过余生。一次,与对过邻居拉尔斯的偶遇,却让他记起15岁那年,和父亲在森林中度过的整个夏天,父亲曾经是抵抗组织成员。就在那个夏天,他永远失去了和自己一道去偷马的好友约恩,父亲也不告而别,和约恩的母亲一起消失了,只留下运送木材赚得的一笔小钱。

这就是《外出偷马》,一个艰难接受背叛的故事。书中,有着15岁少年气息的夏日和67岁冷冽独处的冬日,循环往复,记忆和现实来回穿梭。尤其是,帕特森对森林湖水、初雪夜空的刻写,如素描画,很容易让我想到了斯坦贝克、海明威。


黄灯这本书应该划到田野调查类里。正如她自己说的,《我的二本学生》,其实是她的教学札记。抛开语言和表述形式,这本书和高校教务处要求一线老师提供的教学反馈,很像。

黄灯是一所二本高校的老师,教公共课《大学语文》。全书以她当班主任的062111和1516045两个班的学生为蓝本,但讲述的角度,还包括她自己。因为黄灯本人1995年毕业于湖南岳阳大学,当年也是一所二本学校。黄灯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去了工厂,然后下岗,两年后考研、考博、当老师。所以,她眼前的学生,就是当年的自己。

从黄灯保留的学生名单看,她教过的学生有4500多名。不过,黄灯并未喋喋不休地讲述学生的故事,而是坚持做一个倾听者,努力让学生自己出场,呈现他们的成长经历、生存状态、生命去向。

这当中,目睹70后、80后、90后二本学生日渐逼仄的现实困境时,黄灯做不到坦然。这点,让我很感动。虽然直到书写完,黄灯依旧没有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这么写书,有意义吗?我觉得有。

看这本书前,可以找来黄灯写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看一看。


阴雨天里,想偷懒的时候,就想找一本轻松的书来看。金雁的《雁过留声》,一击即中。

老实说,我看这本书,是冲着书里的回忆去的。金雁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她的青春记忆太带感了,比如第一篇《我姥姥》,书里姥姥的婆家是“土财主”,姥姥不仅懂生活,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也超强。姥姥的口头禅是,“晴天的时候想着下雨的时候”“好过的时候想着犯难的时候”,在姥姥的眼里,再难的日子就看你以什么心态应对了。金雁历数姥姥“过日子”的门道,七十二般武艺,犹如变戏法。什么将旧衣服改作其他用途,不浪费一丁点儿布料了;在连吃饱都困难的条件下,变着花样做出可口饭菜,还不时能弄到一些稀罕的零嘴了。在缺吃少穿的日子里,姥姥如一道光,照亮了家人的生活。

姥姥真是个有生命力的人啊。

值得一提的是,《雁过留声》里的插画是金雁老师自己画的,那些用画笔勾勒出来的记忆,很切近书里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