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清老人家门口的爱心井。 本报记者 赵敬东 摄
本报记者 刘 佳
9月5日中午,阜新市彰武县大四家子镇胜利村。村西头儿77岁的王永久和老伴李淑华在家中合上电闸,清澈的水便从塑料管里哗哗流淌出来。
“听听这水流声多好听!活了一辈子都在为水发愁,没想到老了还有这福分。”李淑华说。
说起今年夏天的干旱,李淑华声音有些变调:“那些天真愁死了,河套干了,井也干了,热得冒烟儿。”
今年入夏以来,彰武地区遭受了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前所未有的旱情,6、7月基本没有有效降水。大四家子镇胜利村属于丘陵地带,旱情异常严重,特别是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红辣椒,眼瞅着叶子打卷儿,影响收成。
“有的村民甚至蹲在地头落泪,我们了解情况后特别难受,下决心要帮他们解决问题。”省应急厅派驻在胜利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姜秀宾说。
省应急厅接到扶贫工作队的汇报后,立刻送来了发电机、三相水泵等抗旱物资,扶贫工作队又请阜新、彰武、朝阳三地消防部门紧急增援三批65盘水带,村民从抗旱方塘拉水,用水带浇地,为辣椒种植户解了燃眉之急。
进入7月,依然无雨。先是井浅的村民家没了水,接着是村里的自来水井也枯了,一天只能抽出两桶水,村民要到好几里远的地方去拉水。扶贫工作队紧急协调彰武县水利部门,紧急勘探、紧急选址,只用一天多时间就打出一口100多米的深水井,保证了村里人畜饮水。
但住在村西头的王永久家却望井兴叹,那井离他家好几百米,接不上管子,老两口都快80岁了,更挑不动水了。
就在这时,驻村扶贫工作队找上门来,说联系省慈善总会捐款4万多元,要给住的分散、接不上自来水的村民打4口深水井,解决饮水不便的问题,其中一口就在他家门口。
“可把我高兴完了,一宿都没睡着觉。但打了一整天,100米也没见水,我就上火了,又一宿没睡着。停了一天,又接着打了20米,水哗地一下就蹿出来了!”回忆当时的情景,李淑华到现在还兴奋得像个孩子。
住在村子另一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淑清老人,指着自家的红辣椒地,“多亏了这口井,保住了我这4亩红辣椒,到年底能收入六七千元,脱贫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