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百里矿山、百里棚户”景象不再,百姓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跨越——

“出棚入楼” 好日子有奔头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1日

本报记者 侯悦林

9月8日下午,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米家社区,几位老人坐在亭子里乘凉。年纪大了,就爱回忆往事。“我们哥六个,加上父母,8口人挤在一铺炕上,睡觉时想翻身都不行。”说起当年的平房岁月,谢英华边说边摇头。

谢英华当了一辈子矿工,直到退休还在平房“蜗居”,住楼房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得益于棚户区改造,老谢上了楼。上楼那天,他一直嘿嘿地笑,家人们说,老谢笑得腮帮子都疼了。

坐在一旁的李福德说:“棚户区没有下水,只能把废水泼在房子周围,冬天冻成‘冰山’,春天开化时污水遍地,臭气熏天。现在上了楼,干净利索的。我们这些老工友要么聚到一块儿侃大山,要么到小广场锻炼锻炼身体,咱这日子过得正经不赖啊!”

李福德是米家社区的老住户。他告诉记者:“过去这里叫米家窝棚,因为有煤矿,矿工们沿着铁路建起一排排简易平房和偏厦子。”

棚户区是以矿兴城的资源型城市特定的历史产物。在当时“先生产、后生活”观念指导下,阜新市在矿区的“三边”,即矿山边、铁路边、高压线走廊边,建起大量简易职工住房,形成了“百里矿山、百里棚户”的景象。

棚户区如同城市脸上的“疤瘌”,曾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孙家湾街道矸子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姚立男1994年嫁到孙家湾,回忆起当年的生活,依然直摇头,“最怕上厕所了,几百户共用一个,早晨高峰期要排长队,急死个人。”

孙家湾街道盛城社区居民张淑芹原来住在煤泥河边,整天在三尺锅台前忙碌,烧水、做饭、取暖都离不开煤,手指缝里全是煤灰,咋洗都不干净,“谁不想住到楼里,可是没那个条件啊!”

为了解决困难群体上楼难问题,阜新市通过低保户免收新旧房屋结构差价、特困群体减免费用等方式,给棚户区居民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以米家小区一户56.02平方米的6层住宅为例,除去土地成本以外,政府投入建设成本10万元,群众仅需缴纳1.7万元房款即可搬入新居,房屋价格远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政府尽力了,群众受益了。

孙家湾位于海州露天矿南缘、高德矿一号井以东,兴盛于1913年,是阜新矿区兴起较早的地区。2008年年底,孙家湾街道整体搬迁至太平区高德东山地区,涉及6000余户2万余人。

如此整建制搬迁,在阜新这个百年矿区并不鲜见。阜新市委、市政府把棚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落细落实,处处体现民生温度和人文关怀,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广大棚户区居民。在中央、我省大力支持下,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完成22.2万户、1089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阴冷狭窄、卫生条件极差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优美整洁、配套齐全的花园小区。棚户区居民住房面积由改造前的人均9.7平方米增加到16.7平方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得到了有效解决。(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