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 还有多少种方式可以讲述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1日

高 爽

我以为,经历了从冬到春的洗礼,早已泪水流尽。可收看了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之后,看到那长长的抗疫英雄表彰名单中时不时跳出来的圈着黑框的名字,我依然泪流不止。

我以为,在读到了无数舍生忘死的抗疫逆行者的事迹之后,已经不太可能被不那么感人的故事打动了,可在看到钟南山院士要再次请战时,我又一次被震撼。

还有就是这两天,在第七届全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中,听到的来自全省各地的记者们讲述的抗疫故事,同样让我动容:

比如沈阳广播电视台记者于博文的故事,作为沈阳地区小有名气的电台主播,他走出直播间,主动报名做入境人员隔离安置点的志愿者。他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穿坏了40多套防护服,直面被感染的风险,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

比如鞍山的哥丁林教科书式的防疫故事。当听说车上的乘客是新冠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后,他没有抛下乘客,而是将其送至医院,“如果他感染了,再打别人的车,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丁林说,把做完核酸检测的乘客送回家后,丁林立即收车,并及时报备,主动隔离。

比如大连“722”疫情迅速控制的故事。4天内实现全市居民核酸检测全覆盖,不到40天的时间所有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实现“双清零”。只是看到大连市民秩序井然排成一列接受检测的画面,就已经让人动容。

辽宁并不是抗疫的主战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的事迹是平凡人身上的平凡事,为什么仍会如此打动人?也许这就是抗疫精神的力量所在吧。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是全国各族人民都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斗争,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一定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我采访过很多老战士,他们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听到他们讲述那些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恍如隔世又宛在眼前。同时又有些遗憾,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炮火硝烟,既是幸运的,又多少总会感到平淡和乏味。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是看惯了岁月静好的我们亲身经历的一场人民战争,那些逆行者惨烈而英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熟悉的亲友、朋友的身上;那些平凡人迸发出惊天勇气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没有人会向往战争,但当硝烟散去,痛定思痛,就会发现它赋予我们的勇气和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抗疫远没有结束,抗疫故事的讲述远没有结束。就像今天我们仍然在讲着抗日战争一样,几十年后的人们也一定会把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讲下去,用无数种不同的方式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