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文明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10日

刘家伟

几天前,一场秋雨刚过,下班回家路上行走至一低洼处,正担心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溅上泥水,然而汽车却在开过水坑时放慢了速度,令人内心顿感温暖。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反映出的却是一座城市文明创建产生的喜人成效。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而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则由一个个文明细节承载着,可以从一些市民的日常小事上反映出来。不乱扔纸屑烟头、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花草是细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卧躺公椅是细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善举更是细节。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固然需要从大处着眼,但更需要拿来“显微镜”,聚焦那些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因为这些地方才最见真章。

每个人的文明、每个角落的文明行为看起来很细小,但组合起来,就成为整个城市的文明、整个社会的文明。一脚油门、一个红灯,这种微小的细节,对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而言,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更能反映出市民的文明素质。

要让“小细节、大文明”体现于日常,职能部门不能孤军奋战,只有激发全体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激励市民主动摒弃不拘小节的错误倾向,让“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成为行动自觉,主动参与到社会共治中,才能事半功倍。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同样如此。

每一名市民若都能像经过水坑主动放慢车速的驾驶者那样,从小事入手,从身边做起,从体现文明的每一个小细节做起,定能凝聚起一个城市的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