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永锋
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是歌曲里唱到的“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里也是“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辽宁边检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派出所教导员李庆峰扎根乡村、守卫国门15年的地方。
江水如带,花谢花开。当年李庆峰当兵来到河口;2005年,退出现役后李庆峰还在河口。身份调整、责任更重,李庆峰赓续着自己坚守国门、兴边富民的初心。
提起这位“边境乡村最美卫士”,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由衷地感谢:“俺们村不说夜不闭户也差不多了,治安为啥这么好?大家都要感谢李庆峰。”
冉庆臣的话也代表了辖区所有百姓的心声。在大家眼里,守望平安,李庆峰是和谐辖区的护卫者;为民谋利,他是最美乡村的引路人。
15年前,河口村基础设施薄弱,一年发案百余起。如今,这里年治安案件发案不到10起,“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在全县最低。
这种改变离不开长期从事农村警务工作的李庆峰。15年间,李庆峰走遍辖区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访遍辖区千余户人家,手绘28张边防辖区图,入户走访率、双向熟悉率、群众满意率等多项社区工作指标常年保持100%,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活地图”。
创新警务工作、投身基层治理,李庆峰制定了“线上调解机制”,在原有的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三级调解机制基础上,融入“互联网+警务”机制,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调解,成功调解大小矛盾纠纷200余起,及时预防制止群体性事件5起,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
如今的河口村,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当年带领村民种植燕红桃、发展乡村旅游的李庆峰越来越忙,每天工作千头万绪的他只有一个信念: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转身,无悔橄榄绿的芳华;坚守,无愧藏青色的担当。李庆峰将继续守护在熟悉的边境线上,书写平凡而又美丽的乡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