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 阳
执行任务35次、乘机飞行378457公里、足迹遍布27个国家、成功缉捕押解外逃人员50余名……翻开两年来的行程日志,回想着令自己终生难忘的“猎狐”时光,1990年出生的沈阳小伙儿尹泽寰充满自豪感。
尹泽寰2015年参加工作,别看工作时间不长,可经历却不少。他先后在派出所、刑侦中队、刑侦大队历练,并获得个人三等功、集体一等功等荣誉。
2017年,凭着突出的工作能力,他被抽调至沈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参与缉捕“百名红通”专案工作。2018年4月,又被选拔为公安部“猎狐”机动队员。
初来乍到,尹泽寰从点滴学起,几次执行任务后,他凭借冷静思考、缜密分析、当机立断等特质,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猎手”。
“在境外执行任务,有时差、语言、自然环境、法律框架不同等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让国内外同行的努力付诸东流。”尹泽寰说,“遇到困难,我们必须咬住牙不放弃,因为我代表的不单单是一名人民警察,而且代表着中国公安队伍的形象。”
2019年8月,尹泽寰带队到东南亚某国执行任务,因为不能确定两名外逃人员具体位置,怕打草惊蛇,大家没有贸然行动。
蹲守两天两夜后,机会来了。“我们截获一个重要信息,一名外逃人员约了他的女性朋友在当地机场见面,我们掌握了这名女子的航班信息。”尹泽寰说。凌晨3点,飞机降落,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出港通道在机场二层,不允许普通接机人员进入,如果不能上去,抓捕机会将转瞬即逝。面对着荷枪实弹的机场保安,尹泽寰急中生智。
“我的腿受伤了,要在这里休息一下,我的专车马上就来,这是我的保镖。”上到二层,尹泽寰指着旁边的残疾人座椅,用流利的英语和保安说。
一位“富商”、一名“保镖”。机场保安相信了缉捕组二人的身份。15分钟后,两个女人走了出来,外逃人员二号目标出现了。
“等等!”伪装成保镖的同事刚想行动,被尹泽寰拦住了。果然“大鱼”在后边,过了一会,一辆车停了下来,一号目标也现身了。
“我是中国人民警察!”几秒钟时间,尹泽寰和同事就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迅速控制了两名外逃人员。
一网打尽!国外同行也竖起了大拇指:“CHINA,GREAT!”
不是在执行任务,就是在执行任务的路上。“猎狐”两年,尹泽寰几乎没有休息,而他的成长也伴随着欢笑和泪水。
用他的话说,“有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也有遇到难题时的心酸无助,但每次将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押解回国交给办案单位那一刻,之前的压力、疲劳感烟消云散。”
2020年5月,两年绕地球近10圈的“猎手”回到沈阳,凭借出色的表现,尹泽寰成为铁西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
在他的办公桌上,“猎狐”行动参战纪念奖牌被擦得锃明瓦亮。尹泽寰说,“这枚奖牌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要为党和人民做一名出色的‘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