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岩
又有在中超执教过的外教说中国足球的“坏话”了。还记得保罗·索萨吧,这位前葡萄牙国家队球星曾经执教过莱斯特城队、斯旺西队、巴塞尔队、佛罗伦萨队等欧洲球队,在2018年执教天津权健队,并率队历史性地杀入亚冠联赛八强。最近他谈起当年执教天津权健队的感受,认为中国球员不擅于发现问题和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在比赛中,中国球员把教练训练的东西照单全收只能保证下限,但在某一刻就会出现问题。
这番话自然引发争议,不少球迷表示,保罗·索萨当年来中超执教拿到高薪,走了之后怎么还“恶语相向”,分明是偏见!不过且慢,细品一下,保罗·索萨所说的无非是牢骚,里皮撂挑子的时候还放过狠话呢,说中国球员在场上总是害怕,无斗志、无欲望、无胆量,不能从容传球,不能踢出训练的内容。
足球的精髓是什么,不只是身体上的碰撞,更是智力上的博弈,球员在场上的每一刻都要思考和阅读比赛。说中国球员缺少应变能力,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论断,这和我们的青训体系相关,球员从小到大习惯于教练的耳提面命,就像当时执教国青队、国少队的沈祥福一样,站在场边从头喊到尾,而外教更希望看到球员在场上有思考能力,往往对不善于动脑的球员有些失望。
事实上,思考和阅读比赛的能力又是一名优秀球员必不可少的素质。在北京国安俱乐部担任过青训总监的外教拉德鲁,曾是阿贾克斯俱乐部的首席球探,他最看中的就是这种素质。选材时,身体素质、速度快慢一目了然,很多有天赋的球员其实速度并不快,但他们对比赛的理解非常到位,这可以掩盖速度上的劣势。对比赛的理解,则是国内球员和国外球员的最大区别。当然,中国球员身上不乏闪光点,比如在精神层面上很强大,在球场上拼搏精神很足,训练中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若想在职业生涯中发展得更好,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思考比赛、阅读比赛,这样才能踢得更好。拉德鲁的看法其实和保罗·索萨差不多,只不过说得更为委婉一些。
所以,对外教的“挑刺”应该客观看待,别把这些“坏话”都当成偏见,忠言逆耳,善于从“坏话”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国足球的进步才能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