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0万人观看,16万人参与“云”升旗

双城联动 共上“开学第一课”

辽宁日报 2020年09月03日

立即扫码 观看直播回放

学生们对抗疫故事很感兴趣。

沈阳市南京九校的少年队员为社区抗疫志愿者赵明戴上红领巾。

操场上,庄河市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认真听杨靖岫叔叔讲的“开学第一课”。

辽宁日报特派襄阳记者董翰博在沈阳市岐山一校上“开学第一课”。

孩子们很喜欢《雷锋地图》主题形象。

《雷锋地图》文创产品受到学生们的青睐。

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崇巍是学生们眼中的“重量级人物”。

辽宁日报特派武汉记者杨靖岫为庄河市第三十初级中学上“开学第一课”。

辽宁日报特派襄阳记者田勇为沈阳市南京九校上“开学第一课”。

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代表与《雷锋地图》主创团队代表合影。

为了纪念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弘扬抗疫一线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9月1日,沈阳市与大连庄河市双城联动,辽宁日报《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同步开讲。

活动当日,7所学校“雷锋地图学习书屋”获赠新出版的《雷锋地图》精美图书,各行各业的抗疫英雄现场宣讲雷锋精神,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辽宁日报抖音号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逾10万,16万人参与了“云”升旗活动,在手机上点击自己正在就读的学校或母校,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为祖国祝福!这让今年的《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沈阳市

他们逆行的身影,给了我极大的精神激励

上午8时30分,沈阳市岐山一校、沈阳市南京九校《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同步开讲。

在沈阳市岐山一校,红领巾校外辅导员、辽宁日报特派襄阳记者董翰博走上讲台,和师生们分享他的采访故事。他说:“出发前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我采访了两批辽宁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他们中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是90后。采访过程中,这些年轻人表现出的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让人动容,英勇无畏、担当奉献的信心决心令人敬佩。他们逆行的身影,给了我极大的精神激励,也为我出征襄阳提供了更充沛的精神动力。不要认为雷锋精神离自己很远,在抗疫过程中,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各行各业的抗疫英雄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早已融入辽宁人的血液。”

疫情暴发后,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团委组织青年突击队,全面参与承担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改扩建任务。宣讲中,公司团委书记吕晓庆回忆说,大家克服了极寒天气条件下物资和人员短缺的巨大困难,用短短8天时间完成了临时隔离病房的建设,用短短13天时间完成了负压隔离病房的建设,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新的“沈阳速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副主任医师庞大勇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媛媛分别是我省第三批援襄医疗队和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他们各自讲述了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亲身经历。

与此同时,在沈阳市南京九校,红领巾校外辅导员,辽宁日报特派襄阳记者田勇、中建二局北方公司项目党支部副书记车宇欣、沈阳市和平区南市街道沈电社区志愿者赵明和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抗疫一线坚守岗位的感人故事。田勇动情地说:“疫情肆虐,辽宁医务工作者闻风而动,与时间赛跑,同病魔战斗,不畏牺牲,他们筑起了一座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钢铁长城。这一刻,他们就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传承人。”

大连庄河市

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最难忘的故事

9月1日,庄河市90所学校,共6万余名学生同时聆听《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

上午8时,直播正式开始。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副队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崇巍等6位宣讲人在热烈的掌声中走进庄河市第三十初级中学礼堂。辽宁日报《雷锋地图》主创团队代表向全体师生捐赠《雷锋地图》。 之后,活动主办单位——辽宁日报社与庄河市教育局共同签署“新时代雷锋精神创新传播联盟”协议。

学生们眼中的“重量级”人物——崇巍在疫情期间带领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在疫区连续工作58天。他牵头完成洪山体育馆地下二层病区的组建工作,救治患者500多名;参与制定《方舱医院院内诊疗方案》,探索出“辽宁方舱诊疗模式”。他的讲述引发了师生们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辽宁日报特派武汉记者杨靖岫,疫情期间进入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跟拍大量医护人员、病患及武汉市民,拍摄照片万余张、视频千余条,这些独家记“疫”弥足珍贵。他说:“今天分享的照片是自己精选出来的,每张照片背后都是武汉抗疫前线最难忘的故事。”

庄河市中心医院援鄂代表代茹玲、庄河市徐岭镇吕屯村“第一书记”李桂华、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90后教师兰辉和庄河市第三十初级中学学生王峻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的抗疫故事。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在宣讲人身上看到了雷锋精神在闪光。

庄河市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庄河市实验小学、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庄河市红崖学校的“开学第一课”同样精彩。庄河市兴达街道前茅社区书记宋成东、庄河市将军湖幼儿园90后教师志愿者钱丹丹及各校学生代表的宣讲让师生们感受到这场抗疫战斗的胜利,凝结着每一个平凡人在疫情期间努力的力量。正如钱丹丹所说,虽然大部分人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治病救人,但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在抗疫的路上默默付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履行使命。比如作为教师的我,就在用雷锋精神诠释教育的力量,传递教育的温度!

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

活动结束后,两地师生反响热烈。各行各业抗疫英雄的讲述,深深地感动着广大师生。

沈阳市岐山一校红色头雁党员团队教师郭洪姝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严峻抗疫斗争中,每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无不迸发出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通过聆听英雄们的战“疫”事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看到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和默默耕耘的奋斗者。

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管秀坤在《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活动结束后告诉记者,“雷锋地图学习书屋”创建以来,师生们经常在那里开班会、阅读,雷锋精神在这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今天听了这么多抗疫故事,非常感动,在我们教育一线也涌现出很多教师志愿者。我相信,《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价值。

庄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贵元说,自去年辽宁日报的《雷锋地图》走进庄河,各校不定期开展各种创新形式的学雷锋主题活动,并将《雷锋地图》融入校本课程中。今后,庄河市教育局还将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学雷锋纪念日”“新时代好少年评选”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加大雷锋精神的宣传力度,树立优良典型,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雷锋精神持续向社会延伸,为辽宁这块雷锋精神高地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

逾16万人参与“云”升旗

《雷锋地图》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辽宁日报《北国》新闻客户端、辽宁日报抖音号进行直播,参与收看人数逾10万人,直播的同时,辽宁日报还推出了H5“云”升旗——让雷锋精神在“疫”线闪光,截至目前,超过16万名学生在线参与了这场别开生面的“云”升旗活动。通过选择地点菜单,找到自己的学校开展“云”升旗活动,做小小升旗手,传承雷锋精神。这项活动也引发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大家纷纷在线寻找自己的母校,参与升旗,体会这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共青团沈阳市委少年部负责人介绍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升国旗升起的是对国家深切的热爱。通过“云”升旗活动,将温暖与坚毅前行的力量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希望学生们能够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文/本报记者  康  欣  陈琳琳

视频/本报记者  郑新煜

摄/本报记者  杨靖岫

见习记者  韩卓航  刘芋彤  黄瀚博  刘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