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笑梅
在辽河入海口,独特的河海交汇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在辽东湾顶部,大辽河与辽河入海口之间,泥沙顺流而下,沉积成一片沙洲滩涂。
8万公顷芦苇湿地、10万公顷海湾滩涂,构成了辽东湾的生态“双肾”。而盘锦市107公里的海岸线,全部都在辽东湾内。
盘锦市把目光投向大海,提出要用生态的“双肾”护卫蓝色海湾。
盘锦市委主要领导在接受省政府新闻办“碧海蓝天看辽宁”采访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盘锦市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盘锦市有不少养殖户在辽河口湿地围海养殖,对湿地植被、近岸水质造成了严重破坏。
红滩绿苇是盘锦市的金色名片。当地对芦苇湿地实施了最严厉的保护措施,坚决推行“退养还湿”修复海域生态工程。
盘锦市坚持政策引导,鼓励养殖户从围海养殖转向海域开放式养殖。仅今年,就“退养还湿”4193公顷,加上前期的1533公顷,这一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滨海湿地修复工程,对辽东湾生态恢复意义重大。
如今,作为中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区和世界上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辽河口的广袤湿地,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50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的重要产仔地。
“有的野生丹顶鹤来了就不想走了。” 盘锦市“养鹤第一人”赵仕伟说,最多时,在这里停歇的丹顶鹤达500余只,而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刚到这里工作时,只见到3只丹顶鹤。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