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集专题片深入挖掘辽宁抗战史实——

不能忘却的辽宁抗战记忆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28日

专题片《辽宁抗战记忆》片头剧照。(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提供)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以“抗联在辽宁”“蓝布包与九君子”“流亡抗战的孩子”“抗联群英谱”“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等为主题的23集专题片《辽宁抗战记忆》正在辽宁文化共享频道播出,该片通过专家讲解、实景拍摄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我省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较全面地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辽宁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辗转十几个市收集资料和拍摄,深入挖掘我省抗战时期的重要事件

《辽宁抗战记忆》由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组织拍摄,共23集,每集30分钟。专题片主要以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期间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与抗击日本侵略者有关的事件、人物、组织及其文件、相关实物、遗址、遗迹等为主要内容。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感人的抗战故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拍好《辽宁抗战记忆》,摄制组历时半年,辗转十几个市进行实地资料收集和拍摄。为了确保史实信息的准确性,他们利用省图书馆、省档案馆的馆藏图书、地方文献等资料,进行抗战文化深层次内容的发掘;与辽宁省内各遗迹、遗址、纪念馆等联系,获得权威翔实的资料;采取实地拍摄、录制和征集的方式,收集图片、音视频等资料,深入挖掘我省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事件。比如,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里,一个用红色丝线绣着英文单词“TRUTH”的蓝布包静静地躺在九位爱国志士的画像下方,如果不认真阅读介绍,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这个有些褪色的蓝布包背后的史实。

据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介绍,为了挖掘蓝布包与九君子之间的故事,拍摄组四处寻找九君子后人,经多方打探,终于在沈阳找到九君子之一——巩天民的孙子巩辛。巩辛向摄制组讲述了当年九君子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后,巩辛的爷爷巩天民等九位爱国志士,冒死收集日军罪证,装进绣着“TRUTH”的蓝布包,通过当时在沈阳的国际友人协助,将材料递交给国联赴华调查团,使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大白于天下。布包内的300多页文件、照片等都是日军发布的命令、布告等罪证实物,这份珍贵的史料在联合国日内瓦图书馆尘封了近80年。巩家后人几经努力找到孤本原件,影印后携带回国,并赠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君子是当时沈阳的社会名流,分别是银行家巩天民(中共地下党员),大学教授刘仲明、张查理、毕天民、李宝实、于光元,教育家张韵泠,银行家邵信普,医学家刘仲宜。

巩辛还把他个人收集的有关九君子的资料无私奉献出来。其中有一段视频特别珍贵,是巩辛等人去瑞士寻找“TRUTH”蓝布包时录的由外国媒体在1931年拍摄的接收蓝布包时的影像资料,这些珍贵影像资料不仅给专题片增加了说服力,而且增添了感染力。

▶抗日英雄的事迹及献身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所有工作人员

梁海燕说,为了赶进度,编导和拍摄人员经常早出晚归,昼夜兼程。编导几乎没有休息日,常常是写完稿子,还要跟着拍摄组到实地拍摄,然后根据现场的采访和拍摄内容,再进行修改,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重新投入工作奔波于各地。

有一次,摄制组一行8人,开了两辆车奔赴阜新的万人坑遗址,由于阜新万人坑遗址刚刚重新修缮完毕,里面的尸骨需要大量的甲醛进行防腐,所以室内甲醛含量严重超标,摄制组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坚持进行拍摄,拍摄完成后所有人的嗓子都说不出话了。之后,摄制组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朝阳的赵尚志纪念馆,待所有内容拍摄完毕已经是晚上7点,半夜才返回沈阳。但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赶到辽宁省档案馆拍摄和采访,采访完毕后又在晚上6点奔赴旅顺。第三天一早赶到旅顺日俄监狱进行拍摄,用了两天半时间才把整个旅顺日俄监狱拍摄完毕。这样的工作强度持续在整个专题片拍摄期间。为了拍出精彩画面,工作人员经常要趴在地上寻找拍摄点,同一个地点要拍摄四个角度。多方位的拍摄为后期剪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问起为何能坚持这样高强度的拍摄工作,编导和拍摄人员表示,在历时半年的《辽宁抗战记忆》拍摄中,是抗日英雄的事迹及献身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摄制组,使他们不畏艰难,拥有前行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