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志(右)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北方分公司
孙绪奇(右) 抚顺市档案馆
郭凯(右) 国家税务总局辽阳市税务局
能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关键在人。农村基层党组织,距离贫困群众最近,对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最透,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乡村发展至关重要。
几年来,我省积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身份到贫困地区,决战地区脱贫攻坚目标。
搭好帮扶架子,优先推荐乡贤、致富能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抓好贫困村党支部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等,“第一书记”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党建引领,促进扶贫工作开展,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
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几路深入我省部分贫困乡村,记录他们的实践探索,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从“一盘沙”到“一团火”
“孙书记,有事吱声啊!”
“孙书记,村里的服装车间啥时候建?要人干活不?”
“孙书记,进来喝水啊!”
……
在葫芦岛市建昌县二道湾子蒙古族乡二间楼村,“第一书记”孙立新和村民们处得像一家人。
为啥能这样?“去年,俺挨家挨户摸底数,村人均收入过万元。过去,咱这可是每五家中就有一个贫困户的穷村,能过上好日子,孙书记功劳最大!”村党支部书记高春贺说。
在村里,要把事干好,没点儿威信可不行。孙立新认为,“信”比“威”更重要。来二间楼村前,孙立新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纺织处副处长。初到这里,村民都以为他一定是来“镀金”走过场的,他第一次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个人没来。
“这是大伙儿对党支部不信任,也是二间楼一直以来的脱贫软肋。”想到这儿,孙立新拎着背包到当时的老书记家一唠就是半宿,第二天挨个找党支部成员谈心。他又协调了10万元扶贫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买羊,搞“两小”经济。他还公开了自己的电话和宿舍位置,“扬言”有事尽管来找他。话说了,脚也没闲着。村里有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孙立新一家家地入户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6年来共入户2400多次,几乎每天都和大伙儿在一起。在村党支部过了3个小年、3个元宵节。
孙立新入户有三大法宝:天亮出发、晌午进门、天黑唠嗑。“入户不能耽误大伙儿干活,村里人只有早午晚在家。”
公平、公开,这是村民对这位“第一书记”的普遍印象。一切按照规矩来,是孙立新的原则。谁最穷先帮谁,谁有困难多扶谁。时间久了,这位在村里没一点儿关系、总搭钱搭物、啥事都交代得明明白白的书记,让大伙儿信服。光信自己还不行,最重要的是信党支部。孙立新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项目模式取得成效并在全县推广,还因此获得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动员村党支部成员用自家房产抵押贷款,参与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看见村干部都投了钱,贫困户也踊跃参与,如今该项目已带动54人脱贫。
有了值得信任的领头羊,二间楼村的人心聚成了“一团火”,齐心合力奔小康。
让理论“过河到岸”
白云点缀天空,一阵微风吹过,鲜红色的党旗舒展飘扬。7月1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坤头沟村文化广场上,一堂题为“夯筑基石,永固初心”的党课正在进行。
“马书记,成天总听人说‘小康’,啥叫‘小康’?”
“‘小康’是个大概念,用身边人的收入衡量就是,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脱贫致富了,已经脱贫人口的人均收入都在9000元以上。收入不是唯一标准。咱村越来越多的人文化水平在提高,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这些都是步入小康生活的条件。”
“马书记,再解释解释,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初心,就是做某件事最初的愿望、最初的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要求,共产党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党课上的这几段对话,提问出于当地村民,回答来自“第一书记”。如今在坤头沟村,类似的对话时时发生,“第一书记”马国柱的“乡村党课”,已经成了当地村民的“精神大餐”。
转变始于2018年。
那一年,从省广播电视局初到坤头沟村时,马国柱发现了村里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人在党,思想不在党”。
意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马国柱将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头等大事,将理论宣讲作为“必选动作”。
“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契合了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的百姓需求,让群众在听的时候不开小差,记得住、记得牢,成为马国柱宣讲的鲜明特点。
翠绿一片的南韩椒田地里,马国柱与村民们聊起了乡村振兴:“啥是振兴,就是既富裕又强大,扔掉落后的东西,把能挣钱的产业做起来。比如你家这块地种着这么多南韩椒,再养几头牛,多一笔收入,这都是乡村振兴的方法。”
“很多平时听得云里雾里的词儿,马书记一讲,我们就能听进去。”村民冷铁峰说。
“第一书记”带来的明显改变,村党支部书记李文辉看在眼里。“不少村民已经从最初对国家政策的不甚了解,转变为现在主动学习中央的方针路线。在马书记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党建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五星支部’,就是证明。”李文辉说,在党建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下,村里的产业发展空间正在逐步拓展,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过去是“后进”,现在有“后劲”
别看张学龙长得魁梧高大,可在昌图县亮中桥镇八棵村,村民们都亲昵地喊他“小书记”。
“听起来亲近。”7月24日,村民娄海珍一边让张学龙帮着看看自己试种的蓝莓长势,一边解释着这个称呼的来历,“和咱村别的干部比,他人年轻,待人又亲,有啥事俺们都爱找他给拿主意。”
张学龙原本是辽勤集团下属的友谊宾馆前厅接待部主管,2018年5月,38岁的他来到八棵村任“第一书记”。
初到乡村,“七个党员八颗牙,一次开会来俩仨”等党建基础薄弱现状让他有些难过,“好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好措施难以有力度地推进”的现实让张学龙下了决心: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引领村民走向幸福生活。
“挨家走一遍,挨户问困难”,向村里老党员了解村内情况,学会“赶雨不赶晚”等农村工作经验,两年多来,他走遍了全村5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的526户人家,更成为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9个低保户家庭的常客。
问题摸清,工作有的放矢,“实在人”的作风赢得了尊重和信任,村里的党建工作也走上正轨。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举办党日活动,与党员谈心谈话……现在每次党组织召集活动,在家的党员全数参与,“学习全国各地的脱贫经验,研究致富办法,大伙儿在一起就爱合计事儿。”村会计冯勇说。
人心齐,泰山移。党员干部的作风上来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八棵村的水质好,出产的高粱、大豆、玉米品质也高。早在清朝光绪年间,这些“双优”特色,就让当地的干豆腐生产和酿酒工艺远近闻名。同时,满地的溜达鸡、散养的大白鹅、冬日里的黏豆包也在当地响当当地“挺有号”。在集团的支持下,张学龙打开多种渠道,把这些“随处可见的宝贝”推介到市场上。不仅如此,他还结合各家实际情况,带着大伙儿在自留地种植经济作物,丰富村民收入路径。
“以前,分散在各家的特产,产量低,运输成本高,卖不上价。自打小书记来了,咱这穷村随处可见的宝就值了大钱。”冯勇说。
村里的致富前景,也吸引了一些游子“回巢”。去年11月,1992年出生的王刚带着在外打拼几年积攒的资本和人脉回家,在村集体的支持下,成立了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年初,张学龙和王刚带着村民参加在沈阳举办的年货大集,村里的干豆腐摊位前客流不断,16天的时间,每人净挣4500元。春节前,他们又拉上一大卡车农副产品,来到沈阳几家高端酒店售卖,原本预计两天售完的货品,两个小时便全部售罄。
如今,八棵村这个带动近百名村民参与的农副产品销售产业链初具规模,已见效益。
“致富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村党组织的支持。”近日,王刚再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我希望自己今后能成长为像小书记那样的党员,带领大家走向幸福。”
驻·悟
ZHU
WU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党支部。”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收官期,要攻克最后的堡垒,必须要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的党建基础,全面激发基层发展建设的内生动力。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就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笔者与村党支部进行过无数次的交流商讨。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三条六字“秘诀”:精准、联动、执行。
认识困难,贵在精准。只有瞄准目标,才能出拳有力,落在实处,扶贫工作更是如此。东北老话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路径也不尽相同。因此,不精不准的错位扶贫,不仅浪费了帮扶资源,还会延误了脱贫先机。
为此,村党支部必须棋先一步,组织帮扶干部、村干部组织、贫困户等共同建立帮扶责任体系,将帮扶的内容列清单、明步骤,可操作。同时,坚持党内各项例会制度,作为政策执行的保障,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在一线、明确到具体人,摒弃“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处置困难,重在联动。“独木不成林,握指才成拳”的道理,大家都懂。扶贫路上,荆棘险阻,在所难免。此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显然会对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极大的制约,而村党支部成员坚持团结,坚持各项工作联动前行则十分关键。
不言而喻,联动须在强有力的统筹指挥前提下展开,如何突出重点、多线兼顾,如何分类指导、分户施策,如何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这些也是对党支部建设力度、党支部工作能力的考验。
破解困难,强在执行。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落实、再优的措施也要有人管理,强执行更需要村党支部找到破题的“金钥匙”。
“金钥匙”需通过村级党组织较强的战斗力打磨,这就要求“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主动参与贫困村党组织建设,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形成党支部带领、党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带动“三带”格局;“金钥匙”需依靠党组织有实力的引导力打磨,需在实施“党建+”合作社、电商、党员中心户、龙头企业等模式,以及建设 “党员示范基地”“党员样板产业”“党员创新项目”等系列工程中,为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谋措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党支部”。几年来,我省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绩,不仅获得上级肯定,也得到许多走出贫困阴影的百姓的赞扬。他们的赞扬,就是对我们驻村干部的最大肯定。
文/葛传东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驻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扶贫工作队队长
心里话
XINLIHUA
驻辽阳市辽阳县八会镇宽厂峪村“第一书记”
2015年7月,我初到宽厂峪村时发现,村里党建基础极其薄弱,为此,我在日记里写下“欲治穷根,先抓党建”的话语,激励自己。几年来,我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三会一课”等工作,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引领大家脱贫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如今,村里盖起了44栋香菇种植大棚,5年累计创收95万元,63户185名村民饮水难题破解,59户家庭实际生活困难得到解决……
5年多来,老百姓从远远地观望,到拉着我的手唠家常的转变,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咱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把咱当自己人,那就没有我们做不成的事!
驻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河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8年2月,我受组织选派,驻新宾县上夹河镇河西村。从驻村的第一天起,我就始终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等,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也大幅提高。如今,在党组织的带动下,村民思想转变,梅花鹿养殖、家庭农场等产业项目上马见效,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2020年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5人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标准。说句心里话,从城市到乡村,组织选派了我,历史选择了我。我定不会辜负信任,奉献热血,无怨无悔。
驻葫芦岛兴城市郭家镇孙家村工作队队长
我是在2016年3月开始定点帮扶工作的。几年来,我和工作队的队友们一起,经常与村干部及党员同志交流思想,了解贫困户的需求和想法。我觉得,要想让群众脱贫,必须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让他们完成思想上的转变。为此,我们常邀请公司党支部到孙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同时,村“两委”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也受邀到公司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等。各项学习活动让村民们对幸福生活充满憧憬,脱贫意愿也很强烈,参加公司支持的帮扶项目的劳动热情也高涨起来。2018年,孙家村实现了贫困村销号,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