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育良种 他扎根黑土地33年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25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我好像是生来就和玉米有解不开的缘分,这辈子没干别的,也没想过干别的。”鲁宝良笑着说,“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我的大半生都交给玉米科研了!”8月23日,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课题主持人鲁宝良和记者说这话时,流露出的深情和挚爱,令人感动。

位于凤城市的丹东农业科学院曾被誉为“中国玉米良种的摇篮”,孕育了众多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丹玉”良种响遍了全国的田间地头。作为课题带头人,鲁宝良已经在玉米育种事业上干了33年。

为了加速玉米育种进程,将育种周期由一个变为两个,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鲁宝良还要随丹玉种业团队到海南进行一次异地种植。南来北往,鲁宝良如候鸟般奔波。

早些年,由于交通不发达,每次出发去海南的基地都要花将近一周时间,途中经历火车换乘,跨海轮渡,最后还要乘坐大巴车才能到达。“现在交通便利了,条件好多了,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海南育种基地没有电,我们用的都是煤油灯。那时的通信也没这么发达,和家里联系都靠电报。”回忆起过去,鲁宝良感慨良多。

玉米育种是个周期十分漫长,艰苦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试验田里经常出现鼠害、虫害,为了保障育种工作顺利进行,鲁宝良每时每刻关注着试验田里的变化。田里昼夜温差大,早上进试验田时玉米叶片上挂满露水,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浸透,鲁宝良要忍着关节风湿痛继续工作……2018年夏天,凤城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温。7月末至8月初的那几天,最高气温超过38℃,鲁宝良和同事们却依然顶着烈日奔波于田间地头,最后大半个团队的人中暑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当前正值北方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鲁宝良看来,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挑战,稳住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育种专家,鲁宝良深深懂得,“只有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才能稳住百价之基,稳住百姓的幸福感。”

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当下,我们急需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玉米品种,适宜机收、耐密、拥有强大的抗病抗倒抗逆性,这是我接下来的目标。”面对眼前的严峻考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鲁宝良仍然信心满满。“常有人问,做这个行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为了大地的丰收!”其实,鲁宝良的话并非玩笑,而是他一生真真切切的梦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