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从“头”开始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25日

吴昊 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杨敬贤(左) 省信息中心

王久波(左) 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扶贫必扶智。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能力的长效机制。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关键要看人们脑子里是否有意识、有想法,靠自身努力、优势等在特定领域起飞,弥补“先天不足”。而为“盼飞者”输送智力,授之以渔,是助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我省选派干部驻乡镇、到山村,让有想法、有办法、有方法的人们,于村屯把脉,于地头问诊,挖穷根,找出路,形成智随人走,人因智变的良性循环。以此,为产业赋能,助腰包丰满。

随着农业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在乡间扎根,拓宽了农民的视野,燃起了他们“战贫”的斗志和决心。

思想一变天地宽。看,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贫者们的造血机能在日臻完善。

创新思路,产业升级

正值伏季,岫岩满族自治县杨家堡镇团山子村,种植大户赵广宇家的大棚内,食用菌长势正旺。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食用菌‘歇伏’的时候,自从张书记到咱们镇上后,帮大伙儿改进了管理和种植模式,伏季照样出菇,经济效益提升了20%多!”赵广宇说。

赵广宇口中的张书记,是省农科院驻岫岩县杨家堡镇第一副书记张季军。在他成为驻镇干部前,已是省农科院驻岫岩县科技扶贫队的队长。

“要用我的专业,让当地的食用菌生产提质、扩面,让更多农户走上‘科技菌’种植之路。”张季军确定了目标,开始行动。

杨家堡镇,位于岫岩县南端,这个纯农业镇,以玉米大田种植为主。“靠天吃饭”,日子艰难。而已有的食用菌种植模式,因科技含量不足,效益受限。

如何让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更快更好地推广,张季军在摸清全镇食用菌现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从针对现有种植模式的痛点入手,开启了典型示范模式。

优化栽培模式。“以前,岫岩食用菌种植,大多是‘地摆袋’。顾名思义,将菌包一袋袋摆在地上。这样进行管理时,不仅人力消耗大,且贴在地面上的菌包,因湿度大,导致优质菇率低。同时,棚内的种植空间利用率不高。”张季军说,而在食用菌种植的发达地区,早已推广成架栽培模式。于是,他带领当地种植大户外出考察,用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当教材,推动岫岩成架香菇的发展。

“土地利用率提升100%,劳动量减少20%,优质菇率提高30%,实实在在的效益看得见。”最先尝到甜头的赵广宇等种植大户,当上了成架菇栽培免费宣传员。如今当地成架菇栽培规模已达到60多万袋。

重磅接连来袭。

推广成架栽培的同时,张季军还针对食用菌伏季不出菇这一业界难题,进行了“革命性”破题。

“每年气温高时,也是食用菌价格的峰值期,有多少都不愁卖。冬季时延长出菇期,能提高转化率增加产量。”张季军说,如何抓好时间窗口期,实现食用菌伏季出菇,并延长冬季出菇时间,是提升种植效益的关键。

于是,双层棚模式开始应用。“夏季再上一层棚架,层间距50厘米以上,覆盖遮阳网,使棚温降低5℃至8℃,保证了食用菌安全越夏,正常出菇;冬季将外层棚架覆盖塑料膜,保温效果明显,出菇期可延长到12月末,较单层棚产量提高15%。”张季军说。

“困扰了我们大半辈子的难题,张书记一来就给解决了。”赵广宇连连竖起大拇指,学到了新技术,杨家堡镇乡亲更有吃饭的本事了。

升级了一方产业,带动了一方就业。随着当地食用菌大棚的增多,给贫困户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杨家堡镇兴开岭村食用菌基地,贫困户赵金的儿子赵云鹏已实现稳定就业。“一个月收入3500元左右,活儿不累,日子越来越有希望了。”赵云鹏说。

小小的食用菌,鼓了杨家堡镇乡亲们的腰包。行走于当地,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声音不绝于耳。

技术到户,增收在望

“站在这里,你一眼就能看出农大的稻子与其他稻子不一样,有专家技术支持,我们这心稳当。”7月28日,铁岭市昌图县通江口镇孤榆树村的田埂上,种植大户付宏友难掩兴奋地说。

尽管种了几十年水稻,付宏友自认为是种稻的老把式,但沈阳农业大学驻村帮扶带来新品种和新技术后,他真服气了。

2018年11月,沈阳农大的吴丙功、吕涛、赵风义三位同志被选派到孤榆树村驻村工作。在详细调研当地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后,他们决定在水稻种植这个老传统上做好新文章。

“通江口位于北纬42°,是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黄金种植带,由于这地方水稻生长期短,昼夜温差大,产量增收机会不大,只能重点提升品质。”吴丙功说。

2019年春,吴丙功协调免费提供沈阳农大水稻专家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在村里开展“沈阳农大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种植项目”,示范种植230亩,给予日常技术管理支持。同时,工作队积极联合社会资本打造推广商业品牌,当年水稻收购价格比当地市价每斤高0.2元至0.3元,亩增收260元左右。

今春,村民周立友迫不及待地加入水稻示范种植。他掰起手指给记者算账:“我家100亩水田,稻种一年能节省5000元左右,订单收购能增收2万多元。”

周立友最看中的是农大水稻专家的实力支持。今年7月初,周立友发现田里稻叶出现黄尖,紧急视频求助水稻专家,经诊断是高温引起的自然反应,按比例施洒“三环唑”,没几天就真见效了。“过去我们都是自己按经验来,如今有专家给我们开方子了。”周立友说。

前不久,驻村工作队再一次让当地村民大开眼界。原来,农户的示范田里出现二化螟病虫害,工作队协调来无人机生态治虫,按每亩5丸赤眼蜂投放。“每丸有蜂卵1万余个,孵化后的赤眼蜂以二化螟为食,起到生态种植的目的。”吴丙功说。

全程目睹无人机治虫害,种植大户谷艳明坦言科技力量强大:“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是下田打药,虽然药钱不多,但人工消耗不起,稻叶划皮肤忒遭罪。”

今年,孤榆树村的沈阳农大水稻示范基地扩大至500亩,“公司+村(合作社)+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逐步成形。吴丙功说:“水稻还有精深发展空间,比如认养、酿酒等,希望我们能为这里留下一条成熟的发展路子。”

用心浇灌明日之花

“王叔叔,我给你背诵一段古诗词吧,看我进步没。”

7月30日,葫芦岛市南票区黄土坎乡上松树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靖文刚走进朱雪萌家的小院,朱雪萌就忙着把他领到自己的新书桌前,从架上抽出书本,让王靖文考考她。

“以前,孩子趴在炕上做作业,写一会就累得揉眼睛。自打王书记给咱家送来书桌,她见天看书都不喊累。”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朱雪萌的妈妈在一旁不住地说着感谢话。

为朱雪萌们赠送书桌,仅是几年来王靖文为改善村里的教育条件所做的工作之一。

上松树沟村曾是省级贫困村,经济弱、底子薄。2017年4月,29岁的王靖文离开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的工作岗位,来此地驻村工作时,村里的贫困,尤其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让他深感忧虑,“当时,走遍全村,买不到一支笔。”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必须让村里的孩子们接受更多的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立下此志,王靖文和驻村工作队的战友们一起,在致力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扶贫、注重结对帮扶的同时,还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教育扶贫。2019年5月,王靖文成为省公安厅驻村工作队长、驻上松树沟村“第一书记”后,扶贫扶智的信念更加坚定。

村里的孩子大多在黄土坎乡中心小学就读,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带领工作队员多方努力,先后与南京中脉集团、中国福利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达成投资、捐赠意向,向雨天泥泞的操场、低矮的教室、陈旧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教学方式“宣战”。

粉刷围墙、整治操场、翻盖厕所、栽种花草树木;学校开通了美术兴趣学习班,迈出探索特色教学的第一步,乡下的孩子对着石膏像画起了素描;疫情期间,微信朋友圈里一则“一元捐,圆山村孩子的学习桌梦”的号召,24小时内127笔善款11858元资金到位,20名品学兼优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新书桌、护眼灯;去年6月22日开始,全校师生吃上了“免费的午餐”……

“从前,这是没人来的南墙根,现在成了学生课间的最爱。”站在柳荫下,拍打着体育健身器材,看着焕然一新的校园,副校长刘海堂很激动,他说:“改变的,不仅是校园环境,孩子们也变得更加追求美好,努力向上,今年,我们学校学生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

闻听此言,王靖文欣慰地笑了。

驻·悟

ZHU

WU

智慧与智惠

“老师讲得可真好!能再来不?”作为驻村干部,笔者连续三年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举办“农业科技大讲堂”。每次课后,总有老乡问起这个问题。“挺管用、很解渴,希望能常来。”朴实的话语中,笔者感受到乡亲们对活动的欢迎和期待。

随着脱贫攻坚的稳步推进,“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但稳得住、巩固好,并非易事。办法无他,唯有极大地丰富农民的脑袋,进而惠及农业产业发展,让大家的口袋愈发富足。

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主要通过外出务工和本地生产实现。就业和产业,是提升自主脱贫能力、确保增收可持续的关键。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命根子”,人才和技术则是撑起农业产业发展的“台柱子”。诚然,几年来鼓点紧密的脱贫攻坚,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贫困地区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用好扶贫政策,在相关单位的帮扶下,陆续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带动力的扶贫特色产业,但距离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农村天地广阔,到处是充满希望的田野。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在“扶志”和“扶智”上持续发力。后脱贫时代的“扶志”,是彻底拔掉贫困的“根”,让大家知道只有干才有希望。后脱贫时代的“扶智”,则是栽下富裕的“苗”,让农民知道该如何干,更有效率去干,干得更出效益。

给农民以智慧,需要拿出以恒心办恒业的劲头。这要求广大基层尽心尽责,不仅把农村孩子的学习教育做好,更要把农民的技能培训搞好。要把农业科技的培训工作常态化进行,解决好科学技术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俯下身子培育智慧农民,同时也是在做实“智惠”农业工作。科研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实用的好技术、新产品,为农民夯实致富的康庄大道。

农业稳则天下安。大有可为的热土上,拥有智慧农民,实现“智惠”农业,机械化操作乐享农事,农业新产业遍地开花,抗风险能力、创新力、竞争力不断增强……那样的场景,想象起来就很美,真正做成会更美。

文/李万东 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驻建昌县素珠营子村工作队队长

心里话

XINLIHUA

驻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南甸子村“第一书记”

刚驻村时,我对66户贫困户挨家走访,看着每一位因不同原因致贫的村民,我心里总是酸酸的,感觉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更感觉驻村“第一书记”责任重大。我下定决心,这个担子,不管有多重,都要把它“挑”起来,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两年来,我带领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搞发展,几乎每天都会面对各种挑战和新问题。当然,村里也有了变化:桥梁修了,村路通了,村部装修了,广场扩建了,自来水入户了,产业基地建好了,村民腰包鼓了,秧歌扭起来了……忙碌而辛苦,却让我无比充实快乐。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能多为百姓办些事情,是我的荣幸。驻村工作剩下一年时间,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日夜兼程,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驻丹东东港市菩萨庙镇祝家沟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8年来到祝家沟村,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摸清了村里的产业基础状况,确定了走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之路的主攻方向。两年来,我帮助村里引进了“锦稻109”等十余个知名品种,协助村民选择“烟薯25”地瓜品种,并在丘陵旱田试验种植,实现产业新突破,同时大力推行“富硒+农业”的新模式,让村里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再提升。村里的工作,没啥大事儿,却也都是大事儿,连着每个小家,关乎民生福祉。为了让百姓更加便捷地出行,我与村民群众投入义务劳动,让昔日坑洼不平的泥泞小道变成平坦顺畅的致富路、幸福路。

驻沈阳新民市红旗乡扶贫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驻乡扶贫干部,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驻乡以来,通过走访贫困户,我更深入体会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因户施策即为“精准”。目前,红旗乡所有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让贫困户不返贫。要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建立长效造血机制,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提供动力。我们乡里的王岗村,西芹产业有一定规模,下一步我将协调企业在王岗村投资建设冷库,完善西芹产业链,让村民富在“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