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满族自治县

“三角抗区”有两万民众积极抗日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24日

苗可秀

白君实

1934年9月,邓铁梅大义凛然走向刑场。

东北民众自卫军钞票。

邓铁梅、苗可秀纪念碑雕塑。

本报记者 朱忠鹤 王臻青

核心提示

岫岩满族自治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民众积极抗战的主要区域之一,被称为“三角抗区”。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涌现了被称为“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邓铁梅,还出现了由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少年铁血军。这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武装数年如一日,采用多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

夜袭凤凰城:邓铁梅一战成名

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乡暖泉村顾东村民组,有一处名叫“顾家大院”的农村院落。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大院,“九一八”事变后,抗日将领邓铁梅曾在这里组织民众积极抗日救国。

岫岩县,因盛产玉石而闻名于世,这个被称为“中国玉都”的县城,因山脉与丘陵密集,便于藏身与游击,所以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成为我省抗日武装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邓铁梅领导的抗日队伍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邓铁梅邀集故旧百余人,在岫岩组建抗日队伍——东北民众自卫军,并自任总司令。1931年底,邓铁梅率东北民众自卫军在辽东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夜袭凤凰城。经激烈战斗,自卫军取得胜利,不仅捣毁伪县衙、警察局,砸开监狱释放百余名爱国者,还缴获日军步枪、轻机枪、迫击炮等武器装备。《盛京时报》12月27日载文惊呼:“凤凰城被袭焚,通讯断绝,形势严重。”

据史料记载,1932年3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统编邓铁梅部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二十八路军(后仍习惯称自卫军),委任邓铁梅为司令。邓铁梅根据作战需要,成立了总司令部,下设秘书、参谋、军法等八大处及相关机构,并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多处游击据点,这一系列的举措对安定后方、支援总体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32年8月,邓铁梅的部队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战斗百余次、部队总人数达1.5万人,成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一支劲旅。

1932年底至1934年初,邓铁梅率队先后反击日军四次重兵“讨伐”,但因与日军力量相差悬殊,部队大量减员,活动地域逐渐缩小。1934年1月,邓铁梅将东北民众自卫军改编成若干小队,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争。他亲率一支队伍,活动在尖山窑附近的山区一带,随时与其他小队保持联系,指挥战斗。日军在几次“讨伐”中损失惨重,虽然占领了一些据点,但始终没能消灭这支抗日武装。

1934年5月,身染疾患的邓铁梅被叛徒出卖并被日军逮捕。监押期间,邓铁梅拒绝了高官厚禄的引诱,几个月后,他被秘密杀害。在1935年中共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邓铁梅与瞿秋白、方志敏等一起被称为“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关门山歼灭战:粉碎日军大“讨伐”

邓铁梅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只是岫岩众多抗日武装中的一支。

“九一八”事变后,岫岩县有近两万民众加入抗日队伍,在邓铁梅、苗可秀、赵侗、白君实等人的领导下,抗日民众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运用游击战术,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岫岩县志》记载,1932年12月至1934年5月,日本关东军调集主力部队,对以岫岩为中心的“三角抗区”,连续进行4次大规模的“讨伐”。义勇军浴血奋战,英勇反击。

1932年末,日本关东军抽调两万余人,集结在岫岩周围地区,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讨伐”,企图将“三角抗区”各部义勇军压迫于大孤山附近,然后聚而歼之。辽南各部义勇军分别在大偏岭、新开岭、关门山、黄花甸、大营子等要隘修筑工事,训练部队,积极抗敌。

关门山歼灭战是抗日武装大获全胜的一次典型战例。1932年12月,自辽阳出发的日伪军在岫岩北部兵分两路入侵。其中一路共有日伪军550余人,于12月18日拂晓行军至安乐堡。早就在此埋伏的义勇军在南北高地一齐开火,伪军队长率队投降,日军及川小队被义勇军火力压缩于陈家堡葫芦头沟(今大房身龙门村境内)附近。激战至下午4时许,义勇军第五旅旅长李双龙亲自督队向敌猛冲,双方展开肉搏战,李双龙不幸中弹牺牲。李双龙的弟弟李双江接替指挥,战士奋勇拼杀,全歼日军及川小队。这次战役,击毙日军指挥官、中尉和士兵30余人,伪军500余人全部投降。

在第一次大“讨伐”中,日军虽然占领了岫岩城、龙王庙等要点,但在抗日军民奋勇抵抗下,日军的这次“讨伐”还是于1933年1月以失败告终。

之后,日军又陆续进行了三次“讨伐”。在1934年初的第四次“讨伐”中,日军在追击抗日武装的同时,对黑沟、老平顶、青凉山、南马峪等地带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在哨子河、红旗营子一带,日军实行“集屯并户”,实施“连坐法”,企图用这种方法切断百姓对抗日武装的暗中支持。义勇军各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群众,仍坚持同敌人战斗,伺机打击敌人。

少年铁血军: “三角抗区”的最后坚持

1934年夏季以后,日军由集中兵力大“讨伐”,改为长期的、不间断的“讨伐”。1935年,日伪政权在城乡加强了警察机构,建立武装警察,并组建武装自卫团和常备自卫团(棒子队),跟踪“追剿”抗日武装。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武装将攻坚战、消耗战改为游击战,伺机歼敌。在1934年夏天到1935年秋天的一年时间里,发生大小战斗百余次。

1934年邓铁梅牺牲后,28岁的苗可秀打出了“少年铁血军”的旗号,并将自卫军余部编入铁血军,稳定了“三角抗区”的局面。

在1935年的汤沟歼灭战中,苗可秀率领的铁血军一部70余人英勇抗战,击毙日军7人,并缴获日军武器。

1935年6月,苗可秀、赵侗、赵伟等率铁血军战士60余人继续抗击日军,在一次突围中,苗可秀身负重伤,后因叛徒告密被日军抓捕,同年7月壮烈牺牲。

苗可秀遇难后,赵侗继任铁血军总司令,铁血军继续采用游击方式积极抗日。1936年,赵侗离队去北平,白君实继任铁血军总司令,他在总结前半年兵力分散、力量薄弱等教训后,决定集中兵力,选择敌人的要害与弱点予以打击。

同年6月末,白君实率部队突袭驻守在鸡冠山的日伪军,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铁血军缴获日伪军步枪18支、子弹2000余发。

从正式公开旗号之后,虽然铁血军负责人相继牺牲,这支抗日力量最终只剩几个人,但他们仍坚持战斗,“三角抗区”的抗日火种始终没有熄灭。1939年春,铁血军总指挥白君实去寻找抗联,不幸中途被捕,壮烈牺牲,至此,在岫岩一带坚持抗战多年的铁血军成为历史。

苗可秀组建的少年铁血军,团结了一大批积极抗日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不畏艰险,无畏牺牲,虽然相继牺牲了数百人,但他们为抗日最终胜利贡献了一份重要的力量。

(本文图片来自相关史料)

说 抗联

KANGLIAN

抗联在根据地 都做啥

从桓仁满族自治县老秃顶子周围的各村庄到和尚帽子山附近的二道沟、三道沟、外三堡、蒲石河等方圆数百里山区,被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控制后,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以及后来的抗联第一军开展游击活动的根据地。在这个区域里,第一军一面对敌作战,一面开展根据地建设工作。

一是建立反日会等群众抗日组织。1934年6月,杨靖宇在兴京碗铺村建立了第一个反日救国会。此后,在宽甸的绿豆营子,桓仁的东瓜岭、高台子、高俭地等处,本溪的蒲石河、大小青沟、水簸箕沟,凤城的四方砬子等地以及清原县境内都相继建立了反日会组织。这些反日会在为人民革命军筹备给养、传递情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建立农民自卫队。农民自卫队和青年义勇军作为主要的群众性抗日武装形式。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拟定了《自卫队工作大纲》,规定自卫队是民众的反日武装组织,是人民革命军的后备军、人民革命军的得力助手。从1934年冬至1935年春,桓仁哈塘沟、查家堡子、蒿子沟和新宾苇子峪、督都海洛、碗铺、黄木厂一带先后建立了3个农民自卫队(亦称游击队)大队,每大队百人左右,设正副大队长、指导员、司务长、宣传干事。大队下设中队,中队下设分队。此外,在桓仁仙人洞、海青伙洛、哈塘沟、岔路子和新宾境内还组织了青年义勇军,其成分都是十几岁的青年农民,人称“小孩队”,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给大部队运送给养,有时也配合大部队作战。

三是建立地方政权。在农村广泛建立农民委员会,使之成为农民政权机关,这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重要任务。1934年1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到达本溪碱厂二道沟,在当地组建了具有政权性质的“抗日地方委员会”。此后,还建立了桓仁特区政府、桓仁外三堡革命政府等。1935年12月,第一师在宽北双山子区四平村方家隈子尹家大院召开贫苦群众会议,组成四平乡政府。各地方政府不仅为人民革命军提供给养、传递情报,同时在救护伤病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开展抗日宣传、惩治土豪劣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贾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