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局部
《伯远帖》卷前乾隆御书。
李福来在创作《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素描图。
全景画《赤壁之战》局部。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李福来是我国当代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全景画家。他不断攻坚克难、潜心探索、锤炼技术、培养人才,造就出鲁迅美术学院一支强有力的集体创作团队,先后创作了9幅全景画和6幅半景画,在当代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一抹浓重而亮丽的色彩,以艺术实践有力弘扬了鲁艺精神。
《赤壁之战》创作五年 对历史文化进行视觉重构
“生活、时代、人民大众,启迪了我的艺术灵感、艺术思维,哺育了一生的艺术事业。艺术家只有全身心投入、艰辛耕耘,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深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这是鲁美教授李福来的艺术主张。他主创的《赤壁之战》等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全景画生动诠释了这种艺术理念。
《赤壁之战》全景画馆建在汉阳龟山山顶,俯瞰江汉,蔚为壮观。馆内全景画长135米,通高17米,共2295平方米,地面塑型1342平方米。宏伟巨制堪称全国之最,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和首届全国壁画大展金奖。
《赤壁之战》创作工程历时5年,在李福来、宋惠民的带领下,集鲁美画家的群体智慧,于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前夕创制完成,为武汉献上一份庄严厚重的世纪贺礼。
《赤壁之战》以油画艺术的创新表现手法,将1800年前魏、蜀、吴三国将士波澜壮阔的鏖兵激战场面再现于当代,不仅复活了久已流逝和湮灭的远古战争风貌,也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心仪口传的英雄史诗赋予永恒的形象诠释和视觉归宿。
三次深入实地考察调研 以写实手法再现历史原貌
李福来曾经回忆说:“历史题材创作,首先应准确把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环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能进入形象运筹和策划程序,这是难点之所在。武汉周边的三国遗迹成为画家深入历史迷宫,破解历史疑团,照亮思维的烛光。构思、设计、创作前期的一些重大难题,通过三次考察,逐渐找到合乎情理的答案。”
调研中,李福来和创作组成员前往蒲圻赤壁。这里绝壁临江、浪高流急,上接洞庭,下通武汉,扼控江汉平原。创作组认为,只有这种险冲要地才有金戈铁马、剑影刀光之气象。按兵家睿智,当年的周郎用兵舍此而无以拒曹。另外,周边有自成天然军事屏障和拜风台、凤雏庵、黄盖湖等遗迹传说,民间三国文化体系丰富多彩。
上述考察对最终确定周瑜战船出兵处和进军路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创作线索。
随后,创作组对赤壁对岸的乌林进行考察,既深化了对赤壁之战的理性思考,也拓宽了认识三国文化的视野。战争态势格局,双方攻守军阵,远近中景环境蓝图,逐渐清晰有据,为战场兵马交锋、厮杀进退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可信的构想框架。
创作历时5年,创作组画家们仿佛重新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他们既替周瑜布阵用兵,又为曹操麾军遣将,眼观全局调动几十万水陆大军对阵厮杀,选地形、布营寨、筑寨垒、造船舰、编阵法、设兵将、配盾甲、制军服、辟村舍、安路障、燃烈火、鸣金鼓、观天象、驱云月、呼风唤雨……七军进退、八方呼应,且缓急有致,各得其所。
古代战争不同于现代战争,文字、形象资料极其匮乏,为此,画家广读《兵书》,在浩瀚深邃的文字海洋中,寻找敲门砖,并虚心请教专家。创作组曾先后在武汉举行三次论证会,邀请三国学专家、学者和知名文化人座谈讨论,虚心请教,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廓清了许多疑团,突破了某些认识上的局限。
李福来曾记述:“画《赤壁之战》不知水战,不了解战船,便无从着手。除史书文字资料外,大量出土文物为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形象信息,如汉代陶器、铜器和秦兵马俑,形象真切具体。而最有价值的则是汉代画像砖,犹如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成为走进汉代社会生活的向导。我们的《赤壁之战》是有骑无镫,就是得益于汉代砖画。画面所需的兵器、马具、战车、旌旗、营帐、寨门、望楼、弩机、军备物品、箩锅瓦罐和地形地貌、水陆高差等,我们都进行了周详的考证和研究。”
用掉油画颜料两卡车,画笔上千支
《赤壁之战》全景画创作前后七易草图,现场制作8个月,地面塑型实物达700件。冬天寒冷,只有3℃。夏天酷热,画馆内两个月平均恒温40℃。画家高空作业,几个月不见阳光,如苦行僧,与世隔绝,用掉油画颜料两卡车,用掉画笔上千支。在李福来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真诚合作,精心耕耘,把作品成功献给了人民大众。前往全景画馆参观欣赏的不仅有干部、军人、市民、工人、学生,还有远近乡村的农民。
刚放下《赤壁之战》的画笔,李福来又开始准备另一幅全景画,进入另一场“战争”的体验中。
鲁艺在延安初创时期,曾开创出一条用墙报、宣传画、漫画和版画面向大众的文艺新路;东北鲁艺时期又组成文化工作队下乡、下厂、下部队,承继了艺术服务人民的传统。如今,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新时代,艺术家能否找到自身与民众需求的契合点,能否走出书斋和沙龙做些让高雅艺术走向民众的实实在在的努力,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鲁艺没有割断历史,也没有忘却鲁艺精神,以全景画这一高雅的油画艺术作为综合载体,推展普及到大江南北,成为群众赏心悦目的文化需求品。
经典鉴读
JIANDU
王珣《伯远帖》
尚韵之“魏晋风流”宛在眼前
本报记者 凌 鹤
《伯远帖》,晋代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被称为“天下第四行书”,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
王珣(349年—400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东晋精于书法的王氏一族,王羲之之侄。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的一纸信札。如此寻常的一封尺牍,因其功力高超,信笔一挥,即为经典。
魏晋书法以其浓郁的书写性与尚韵之美在书法史上熠熠闪光。此帖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
《伯远帖》为成熟的行书,风格古逸洒脱,峭劲秀丽。通篇用笔精熟,其笔画瘦劲,结体开张,疏朗飘逸,自然流畅,尽呈“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尚韵”之风。
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跋曰:“珣书潇洒古淡,长安所见墨迹,此为尤物,足见东晋风流。”
当代著名书法家武威认为,《伯远帖》是晋王珣写给亲友伯远的一笺信札,倾诉远念,语意深情。自前五字浑厚落墨后,脱巾独步,款款直书,参差错落揖让,行气疏密开合,均从容自在,尽显江左风华。
细品其笔锋,杂以四处游走的笔毫,反觉这种纤纤入纸,更具晋韵风致,晓畅劲朗中得见幽婉,但后人临习时不宜刻意,效颦成病。
古云“书为心画,书为心法”,其实这份心意,今古不二。透过《伯远帖》这一平尺47个字,谁人感受不到穿越的赤诚、隔世的惦念?书可巨制,书可盈尺,由技进道,贵乎天成。王珣法帖,唯信手一札,不衫不履间,先贤传达的何止是千余年前的书技,最是栖恬守逸的灵怀。灵怀存养,欲养成胸中一段春,非惶惶营营可妄为。书者,首当谦谦文人;写字,文人随手家常活计而已,强名为书而书,有悖心性,喧嚷皆循“二王”家法,哪个观复晋人风度?加之谀迎时尚,炫耀了技法,花哨了形式,忽略了本元,跻身热闹,迷失正途。这也是《伯远帖》这一千古名帖给予后人的省示。
艺术微论
应重视“比德”文化 对中国画的滋养
冯朝辉
传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集中折射,所以要看懂传统中国画必须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所认知。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思想给予中国画以内容,道家思想给予中国画以精神,释家思想给予中国画以境界。中国绘画审美从儒家强调道德操行高尚,到道家追求无为而无不为之美,再到释家主张的顿悟之美,是一个哲学思考上升的过程。
儒家思想赋予中国画的滋养是强调道德操行高尚,养育人格之美,进而赋予绘画“比德”内涵。儒家思想在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又经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发展,至汉代已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首位,影响后世长达2000多年。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美学主张。孔子说“绘事后素”,强调文艺的服务作用,强调绘画寓褒贬善恶的“成教化,助人伦”作用。我们现今可见的唐代阎立本的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无论是存鉴戒、表功德、记盛典,都是合于儒家的“治世”主张。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变孔子的“修身”为“养性”,倡导“天人合一”与天地相通,同时提出“充实之谓美”,并明确了使人充实的品德有仁、义、礼、智、信,指出这些要靠人的后天修养获得。
受儒家思想影响,秉持孔孟之道的文人士子们集学识修养与浩然正气于一身,在此思想境界基础上从事绘画创作。他们往往移情于物,寄情于画笔,托物言志,又经历代画家的不断挖掘,笔下逐步描绘形成了可以为君子“比德”之用的梅、兰、竹、菊、松等物,并努力做到物我合一,使笔下之物既是君子内心情感的表达,亦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由此,儒家思想赋予中国画以内容,这内容又以“比德”为核心。在当代,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重视“比德”文化对中国画的滋养,弘扬中国写意精神,并进行当代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