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变 富路宽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20日

(上接第一版)

销售季,跟黄瓜“搭车”,全村的甜椒居然销售一空。消息“长腿儿”一般,快速传开。

第二年,甜椒种植户发展到230多户。村里建起了合作社、甜椒协会、甜椒市场,形成了甜椒种植、销售的“小气候”。

2005年至2015年,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甜椒种植大军,村民积极调地,成片扣大棚,一直延伸到村内最后一块能建大棚的土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甜椒市场日益兴旺,辐射半径超过100公里,很多外地农户组团到范杖子村的市场销售甜椒。本村的甜椒,加上十里八村的货源,市场最高峰时每天甜椒出货量达15万公斤。分拣、运货、管理……市场提供了三四百个就业岗位,带动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

目前,部分村民直接干起了经纪人,架起甜椒走向全国各地市场的桥梁。

“村里建起了甜椒市场,我放弃了在外经营多年的生意,回村当起了经纪人。”村民李桂文喜不自胜,比在外“漂着”幸福多了,收入也不错,很知足。

甜椒市场的集聚效应,让范杖子村声名远播。“以前从朝阳市内打车回家,司机都不知道路。现在,几千里外的人们都知道咱范杖子!”司海胜自豪地说。

不满足于现状,范杖子人又有了新目标,建辽西樱桃小镇。“充分利用我们这里温差大、光照足、干旱少雨的特点,发展农活儿更少、管理更简便的设施樱桃,让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再提升。”当年的村委会主任侯鉴,仍在发挥余热,又为村里确立了新目标。

走·想

只要想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常人眼中,土地贫瘠、干旱少雨的辽西,受自然条件制约,在农业生产上定会“输在起跑线”上。

但,正是这种“先天不足”,激发了范杖子人“后天来补”的决心和信心。

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从零到一”打造甜椒产供销全链条。范杖子村村民打开思路,敢闯敢干,走上脱贫路,拓宽致富路。

10年时间,小山村实现大蜕变,范杖子人脚踏实地的付出与坚守获得了回报。

而这也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市场巨大,潜力巨大。只要敢想、敢干,即使缺乏优势资源,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相信在未来,这里的农业发展会更有前途,农民也将更有劲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