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选民互动途径,采取“接待选民日”“民生圆桌会”“民情民意直通车”三种方式,广纳民意、掌握民情、吸收民智,一条条饱含百姓期待的意见、建议,源源不断从民间反馈上来。
阜新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票决制的本质属性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进“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升级版;从全面深化改革角度看,是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有益探索,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人大做实决议决定、做深监督工作、做活代表工作的有力抓手。
由“一人撑船”到“众人划桨”
群众关心的“小事”,经代表票决后,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实现了由“一人撑船”到“众人划桨”。
阜新市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地区,组建领导小组、方案起草组、工作协调组,历经半年奋战,7月24日,《2021年阜新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经市委讨论通过,正式实施。
这是一份凝聚民智民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件,因地制宜提出“四个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确保方向性;坚持“小切口”原则,确保可行性;坚持“普惠制”原则,确保群众性;坚持“机制化”原则,确保规范性。成立工作专班、规范会议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评,“四个原则”让阜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角色定位更清晰、权责边界更明确,确保票决制始终在务实、高效轨道上运行。
不以主观臆断代替群众真实意愿,不以日常工作代表民生项目。票决制不是“为决而决”,也不是“随意而决”,更不是“一决了之”。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分别组建工作专班,确保在最大民意公约数支撑下,决出共识,决出活力,决出发展。
由“政府决定”到“代表决定”
“政府工作报告在网上能搜到,了解全市的大事小情,看这个最权威。”代玉芹最关注报告最后的“民生实事清单”。她说:“今年的20件民生实事,和我密切相关的就有8件。”
民生实事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惯例每年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级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参与度有限。票决制改“政府决定”为“代表决定”,政府在制定民生项目前,先征集群众、人大代表意见,按照一定差额比例,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最后由人大代表投票决定。
票决制分为前期准备、项目征集、审议票决和监督评估四个阶段,环环相扣,横跨两个年度,本年度票决项目的实施与下一年度候选项目征集、筛选时间重叠,同步进行,成为一项逐年循环衔接的常态化工作。
在项目征集环节,阜新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通过自身渠道征集的同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好项目的征集、论证与初定工作,提出候选项目。
在项目审议票决阶段,阜新市政府将候选项目提请市人代会审议,由全体代表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办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变“要我履职”为“我要履职”
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源于人民群众,忙了人大代表。“线下”代表工作室接待选民时间毕竟有限,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纷纷建立“民情民意直通车”微信工作群,方便群众全天候提供“项目源”。
各级人大代表分别参与到三级微信群工作中:一级为社区、村负责人与人大代表、单元长、楼长,以及代表联系的若干名选民;二级为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与社区代表活动室联络员;三级为县(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相关人大代表。
阜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三级微信群,把代表工作室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诉求,人大代表全天候在线接待。一些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全局性“小事”成为民生实事的候选项目,被征集上来。
民生实事确定后,能否办好办实?阜新市人大常委会将实施全过程监督,查进度、查质量、查效果,督促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同时请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助推项目顺利实施。
票决制明确了人大代表在各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职责,使代表们在大会和闭会期间都有实质性的活动载体,履职内容、角色和方式更加明确务实,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担当,实现了“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的转变。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票决制点燃了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彰显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担当,更激发了政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