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草河掌镇汤沟

杨靖宇写《西征胜利歌》吹响战斗号角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19日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抗联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标志碑。

在抗联一军第二次西征会议遗址上复建的密营木屋。

宋铁岩结婚时使用的被单。

汤沟靖宇石。1936年,抗联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在这块石头上召开。

本报记者 商 越 文并摄

核心 提示

本溪满族自治县和尚帽子山脚下的汤沟,是温泉旅游胜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一处东北抗联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汤河岸边的“靖宇石”、山坡上的纪念碑都记录着抗联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杨靖宇写的《西征胜利歌》,更是鼓舞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战斗号角,再现了东北抗联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

说 抗联

KANGLIAN

抗联为啥 两次西征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发起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这时起,东北抗联和中共满洲省委就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1936年年初,转战辽宁境内的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5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经过两年的游击战争,建立了一定范围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了打通与中共中央和关内工农红军的联系渠道,寻求党中央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及时听取党中央的指示,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抗联决定西征。

在获取红军东征的消息后,1936年5月,杨靖宇命令第一军第一师出发西征。

第一次西征受挫后,1936年11月,杨靖宇在桓仁县外三堡(今本溪满族自治县红土甸子村红通沟)召集会议,决定由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进行第二次西征,把第三师改编为骑兵,快速突向铁岭、法库一线,越过中长铁路和辽河,挺进热河,与关内红军取得联系。11月下旬,第三师西征部队400余人从兴京县(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出发,一路克服重重困难,冲破敌人严密封锁,经过清原、铁岭,穿过中长铁路,于12月下旬到达石佛寺和法库县三面船(今沈阳市沈北新区三面船)一带的辽河东岸。

但当年冬季气温偏高,河面尚未封冻,河口还有日寇把守,西征被迫停止。部队正待回师时被敌人包围,在敌众我寡,且地形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血战突围,牺牲惨烈。年底,西征部队余部返回清原游击区。

抗联第一军的两次西征,是抗日战争史上的英雄壮举。它不仅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渴望得到党中央直接领导和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的迫切愿望,更在西征途中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影响,鼓舞了辽宁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减轻了老游击区的压力,牵制了日伪军的兵力,对南满抗日游击战乃至东北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部 王建立)

汤沟:第一次西征会议在此召开

本溪县草河掌镇和尚帽子山脚下有一个叫汤沟的地方,河水在铺满石子的河床中蜿蜒流淌,河岸边有一片嶙峋的黑色巨石,虽历经风雨冲刷,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老百姓称之为“靖宇石”。近日,记者在当地文史专家的带领下,踏访此地。

同行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乔程指着“靖宇石”讲道,1936年5月中旬,杨靖宇率抗联一军军部和一师部队在歼灭日伪汉奸邵本良部队后,来到汤沟露天温泉洗涤征尘,然后就坐在这堆黑色大石头上,召开了抗联一军师以上干部参加的重要军事会议,做出了组织抗联部队进行西征、将抗日游击区域向辽宁中部和西部扩展、与党中央及关内抗日武装尽快取得联系的重大军事决策。这次会议被称为“抗联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

第一次西征会议做出了具体部署:西征部队以抗联一军一师为主力;二师迅速向长白山挺进,吸引日伪军兵力;杨靖宇率军部主力返回辑安、宽甸一带,迷惑日伪军,掩护一师西征。不久,杨靖宇从日伪报纸上看到“林匪部队在热河一带活动”的消息,由此判断是中央红军到了热河,于是命令一师开始西征。

循着不远处的山坡小路,记者一行拾级而上,看到了雄浑伟岸的抗联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纪念碑依山而建,由主碑、副碑、标志碑等建筑组成,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紧邻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建起了一座漂亮的三层小楼——杨靖宇纪念馆,里面陈列着抗联将士使用过的武器和战利品,详尽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的革命历程和东北抗联一军的战斗情况。纪念馆还专门开辟出一间展室,陈列杨靖宇、赵一曼、宋铁岩、周保中等东北抗联英雄画像,栩栩如生的画像让人追忆起抗联英雄们不畏强暴、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的热血豪情……

据《中国共产党辽宁史》记载, 1936年6月28日,第一次西征部队从本溪和尚帽子根据地出发。队伍由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一师师长程斌、一师参谋长李敏焕率领一师师部、保卫连、三团和少年营组成,全部西征部队共400人,武器有4挺机枪、一门平射炮,3个掷弹筒,弹药充足。第四团、第六团在西征部队南北两翼活动,以吸引分散日伪军兵力,掩护西征部队行动。

首次西征的路上,部队由抗日山林队“占东洋”带路,首先攻打草河口火车站。这时,西征部队一名侦察员叛变,把部队领进了一条死胡同,日寇6挺机枪同时封住了胡同口。最后,战士们打破一户商铺的后墙板冲了出去,占领山坡上一座炮台压制敌人火力,大部队方顺利通过。此后,西征部队经套峪、连山关,穿过安奉铁路,翻越摩天岭进入辽阳境内。后经兰花岭、八盘岭、滚兔子岭等地,挺进到岫岩境内。

为避免暴露目标,一师西征部队昼伏夜行,始终在山岭中迂回前进。途中曾在滚兔子岭、南马峪、温家堡子等地与日伪军打遭遇战。由于辽阳、岫岩一带不是抗联的根据地,群众对抗联不了解,加之受日伪军欺骗宣传,部队吃饭、休息非常艰难,经常饿着肚子行军。尽管一师在西进中注意隐藏,但敌人还是有所察觉,他们一方面调动部队在后面跟踪追击,一方面加强各村镇防守,欺骗和威逼各村百姓组成“棒子队”站岗放哨。为免遭敌人围追堵截,部队只能穿行于深山僻径之中,靠野菜、树皮充饥。

危急之时,为保存有生力量,1936年7月8日,师部决定放弃西征计划,部队化整为零分三路撤回本溪根据地。

杨靖宇:战斗空闲创作6首军歌

在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的一块大理石石碑上,镌刻着一首《西征胜利歌》,上边一行小字记录着那段往事:“1936年冬,为纪念西征归来的一场日寇歼灭战——摩天岭大捷,杨靖宇创作这首歌词,韩仁和谱了曲,鼓舞将士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日寇开展顽强斗争。”

歌词中写道:“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俱欢迎,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紧握枪刀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歼灭日匪今田全队我队战斗好。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人胆,胜利缴获盔甲枪弹齐奏凯歌还……”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向记者介绍,杨靖宇多才多艺、智勇双全,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善于以歌曲为武器的词作家。他自1932年至1938年的7年间,在紧张残酷的斗争之余,创作了6首歌词被填上旋律后传唱。除了《西征胜利歌》,他还写了《四季游击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中韩民族联合抗日歌》《中韩民族联合起来》《东北抗日联合军歌》,有的是采用民间曲调配上他的歌词,有的是请人谱曲,在抗联战士中广为传唱。其中《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战斗歌曲,充分表现了抗日将士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杨靖宇创作的歌词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高建认为,这些歌表达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联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革命斗志和彻底驱逐日本侵略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抗战时期产生于对敌斗争中的革命战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其歌词大多简单易记,节奏感强,行进中跟着节拍吟唱,易于调动和抒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共鸣。它们一经产生便迅速传播开来,调动了军民的抗战热情,成为鼓舞广大军民革命斗志的号角,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时代最强音。

“抗联将士中不少人既是优秀的指挥员,又是优秀的诗人。”周浩说,除了杨靖宇,还有赵尚志(抗联第三军军长)、周保中(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季青(抗联第五军政委)等人,都写过军歌。这批优秀的抗联歌曲,有的抒发了抗日群众对国破家亡的愤怒和哀怨,有的描写东北军民奋勇抗战的斗争生活,有的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瓦解敌人意志,有的振奋鼓舞了军威士气,也有的讴歌了军民鱼水情深,在高山密林间被广为传唱。

宋铁岩:诗集《前进》诉救国衷肠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展示着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少年时使用过的小地桌、板凳,结婚时的被单,读书时的红色围巾等。这些珍贵的展品,都是馆长张鹏一到哈尔滨看望宋铁岩将军的后人时,宋铁岩的孙女孙晓红捐献出来的。

“宋铁岩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辽宁境内牺牲的最高将领。”周浩介绍说,宋铁岩1909年出生在吉林省永吉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聪明好学,乐于助人。1925年秋,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相当于初中)读书,毕业后升入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期师范班(相当于高中)学习,在进步教师楚图南、谢雨天等人的影响下,进步很快,练就了青年人少有的沉着、扎实的工作作风。他发起创办了“秋声书社”,向同学们介绍进步书刊,启发同学们的爱国思想。1931年春,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

1932年秋,党组织派宋铁岩回到东北从事抗日工作。业余时间,宋铁岩写下许多诗篇,倾吐了自己的革命抱负和热烈的爱国情怀,如其中一首《走吧》写道:“伟业丰功标青史,儿女柔情视等闲。策马提鞭赴战场,巨觥三杯热胸膛。怒火交流我心烧,将把人类大敌消。”他把这一时期写的《前进》《红旗》《轰杀》《跃进啊,中国》《太阳》《暴动》等新诗,编成一本诗集,题名为《前进》,并在封皮上用墨笔画了一面旗帜,旗上有代表工农兵的斧头、镰刀和枪的图案。

在汤沟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的一块石碑上,刻着宋铁岩的亲笔手迹《前进》:“前进,前进,高举着反抗的大旗,杀向那资本帝国主义。用鲜红的热血,森白的颚骨,创造起未来的世界,创造起未来的世界。要自由,求平等,渴望着全人类的和平,只有凭借着工农兵,英勇地前冲、前冲——”

1933年4月,宋铁岩告别父母、妻子和孩子,奔赴抗日战场。临行前,他叮嘱妻子林晓云说:“孩子念完书,一定不能给鬼子干事!”并把《前进》这本诗集留下,让妻子收藏好。他还向父母表示:“不赶走日本鬼子,我是不会回来的!”

1936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成立后,宋铁岩仍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并当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他一直跟随杨靖宇转战南北,给日军以有力打击,使抗日游击区不断扩大。他负责全军的政治和党务工作,对部队的组织建设、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等方面,都贡献了很大力量。在他的领导下,抗联一军印发了油印小报《反日民众报》《人民革命画报》和传单《给满洲国士兵及抗日军官的信》等,提高了军民的阶级觉悟,增强了军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乔程告诉记者,宋铁岩不仅擅长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在战斗中,他顽强勇敢,身先士卒,从不考虑个人的安危。第一次西征时,尽管身患重病,他仍坚持工作,指挥部队以伏击、夜袭等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敌人。

西征结束后的1937年2月10日,是农历除夕,回到本溪县和尚帽子密营中的宋铁岩和战士们一起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春节。第二天2月11日,是农历大年初一,数百名日伪军偷袭包围了和尚帽子山顶,宋铁岩为掩护战友,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28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作为杨靖宇的亲密战友,他的牺牲是抗联第一军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