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良作 文化智能服务不变的追求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19日

赵乃林

前日,沈阳又一家建在居民区的小小城市书房开馆,面积不大,气场却强,引来附近众多居民。

好奇地探究起红火的原因,发现“互联网+”是主要因素。读者步入主题书房借助数字技术,可游览、可观赏、可休闲、可阅览。在游览主题专架,读者扫码,可以关注沈阳市区文化旅游景点及特色;通过先进的自助办证机和借阅机,可与沈阳市区所有公共图书馆和城市书房实现通借通还。“麻雀”虽小,却能提供“借、阅、听、看”智能服务,最大限度地契合了读者的现代阅读习惯。

现在,到图书馆、进博物馆、逛书店,都能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几天前参观“赵一曼事迹图片展”,这个用老照片勾连起来的历史展览,呈现的不仅有150余张珍贵照片,还播放了1个时长10分钟的史馆工作人员走访赵一曼的孙女陈红的视频。视频中,陈红讲述奶奶的故事,又与营救过奶奶的女护士韩勇义的后人线上隔空相见,几度哽咽,泪洒屏幕。此时看过照片的观众再看视频,借助数字化展示手段,革命历史从墙上的黑白照片“走”出来,变得更加立体。感受厚重的历史记忆,会更深刻地体会到革命精神的印记就在身边。

其实,“互联网+”已浸入我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带给我们崭新的感受与体验。到书店买书,扫描书后的二维码可以听到有声读诵;看报,一篇文章旁边有二维码,扫码会看到这篇文章在新媒体上的数字化呈现,有更详细的报道、更多样的照片、更鲜活的视频……让读书看报有了新体验。

营造良好的观展体验、读书体验也是博物馆、图书馆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主旨是要离受众更近、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文化的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并行发展,千方百计满足受众需求。

这又让我想起前不久随省作协作家小分队到本溪满族自治县采访的情形。沿途,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谈道,“互联网+”的到来,起初让他们感到有点不知所措,接着是对文学创作的理性思考,最后是沉下心来深耕创作。一位年轻的网络作家告诉我,很多人以为网络作家就是每天“宅”在家里天马行空地写作,对世事充耳不闻。其实不然,要写出网络红文,也要加强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写出有筋骨、接地气的好作品,所以网络作家创作的根基仍是生活,不仅是创作形式的改变,而且需要更精细化的投入。

留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已无处不在,但这种改变不过是数字技术给受众带来的更加便捷与惬意,而博物馆、图书馆、作家等文化提供者则需要做更扎实与贴心的服务,精品良作是不变的追求,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文化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