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一方碧水清流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18日

(上接第一版)

8月16日,记者在铁岭县腰堡镇东小河村畜禽资源化利用项目现场看到,原本令人头痛的畜禽粪污,经过集中处理后成为有机肥,实现水肥一体化利用。目前全县已建成3个这样的收集处理中心,每年可将40万立方米的畜禽粪污转化为有机肥。

与铁岭县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不同,昌图县全面封堵畜禽粪污直排河流的排污口,帮助养殖户建设储污池。在昌图县宝力镇八宝村养殖户董乃方家,记者看到,这里建有沉淀池、储粪池,走近也闻不到臭味。村党支部书记刘忠彪说,村民清理粪污,村防疫员都要到场监督,登记在册。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畜禽粪污对辽河铁岭段水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自2018年以来,铁岭市持续开展垃圾、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在全市农村推广垃圾“五指分类”,解决了24条主要河流沿河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倒问题,建立起农村垃圾处理和畜禽养殖粪污的长效管控机制,大小养殖场、养殖户都完善了粪污治理设施,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污水直排是造成河流污染的另一重要源头,为此,铁岭市在财政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全面启动了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新建八面城镇、昌图工业园区、铁南园区等污水处理厂;实施调兵山市城南污水处理厂、西丰县污水处理厂、西丰县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昌图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一系列工程,有效弥补了污水处理设施的短板。

与此同时,为解决亮子河、马仲河的污染问题,铁岭市水利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开原市亮子河(王家屯至河西村段)河道治理等5项工程,兴建防洪堤、疏浚河道、栽植生态植被,两河防洪能力、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超前谋划 生态封育

马仲河污水处理厂位于昌图县马仲河镇西大营村东侧,日处理污水600吨,2019年通过增加深度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级标准。昌图县又在该排水口附近划定了9500平方米的生态恢复区,记者在现场看到,恢复区内各类植被长势繁密,经湿地二次净化的水质更加清亮。

近年来,为全面恢复辽河铁岭段的生态,铁岭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生态封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生态封育实施方案,对辽河干流主行洪保障区实行封闭管理,建设封育围栏348公里。2020年,铁岭市组织开展辽河干流及一级支流重点段生态封育,实施退耕封育9.24万亩,全市辽河干流有堤段实现两堤之间全部封育。

据统计,目前,铁岭市在巩固辽河流域原有19.5万亩生态封育成果的基础上,新增14.3万亩生态封育,其中,辽河干流河道管理范围内除水田、护堤林、防风固沙林外河道滩地,全部实现生态封育;铁岭市境内东辽河干流全线封育,辽河5条重点一级支流河口上溯段和3条省际界河实施封育。

与此同时,铁岭市启动了绿色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通过实施辽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青山保护、生态林网(带)建设、城镇绿化提升改造、乡村绿化、古树名木保护“六大工程”,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计划到2022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3%。

“三长”联动 依法监管

“一要看住垃圾,二要管住污水排放。”作为四海河的一名村级河长,昌图县宝力镇宝力村的冯伟几乎每天都要沿着负责的1.7公里河道巡查一遍,遇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发现谁家往河里排污就说服制止。

和冯伟一样,铁岭市1675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巡河时间、数量、解决的问题会同步显示在铁岭市河长信息管理系统上。

铁岭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张继宏介绍,为有效打击涉河涉水违法行为,铁岭市建立起“河长+检察长+河道警长”的“三长”联动机制。市河长制办公室、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围绕重点污染河流,针对河道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及非法排污等问题,通过明察暗访、联合执法等方式,累计推动整改问题119个。

与此同时,铁岭市不断强化执法监督,先后成立6个督导组、12个执法组,围绕重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整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高强度治理、严格的管护,带来的是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最终受益的是依河而居的群众。

住在四海河边的宝力村村民孙国成以前家里窗户都不敢开,现在河水清澈了,空气也好了,就在河边种上了绿树花草,纳凉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