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

崇山峻岭中藏着80多处抗联密营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14日

王仁斋画像。

民众为密营送粮的马车轱辘。本报记者 商 越 摄

抗联战士冬天穿的鞋。本报记者 商 越 摄

风景区内的一处抗联密营遗址。

深山中一处抗联密营遗址。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核心提示

在抗日战争时期,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如今,崇山峻岭中深藏着多处80多年前抗联留下的遗址与遗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这片土地上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时任第三师师长的王仁斋在此多次指挥部队抗击日军,1937年,他牺牲在清原县筐子沟,年仅31岁。

说 抗联

KANGLIAN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1年10月后,东北广大民众和一部分东北军及警察部队爱国官兵,以旧军警和绿林武装等为基础,自发组织成立以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大刀会、红枪会等为名称的抗日武装队伍,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全盛时期总人数达30万以上,涌现出黄显声、邓铁梅、唐聚五、苗可秀、冯占海、李杜、马占山等著名抗日英雄。但是,抗日义勇军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领导指挥系统,也没有明确的抗日救国纲领,被日伪军队各个击破。1933年后相继溃散,部分队伍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继续坚持武装抗日斗争。

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3年后,中共满洲省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组织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以抗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人民革命军,使之成为抗日游击战争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主要力量。1933年9月,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率先改编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为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日的典范。随着反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深入贯彻以及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许多义勇军队伍主动要求接受改编。1934年冬至1936年1月,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愿意接受领导的义勇军队伍改编组建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至三军、第六军和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这些队伍成为日后改建东北抗日联军的基本武装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

1936年2月,直接领导东北党组织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又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等人名义,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将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至第七军,先后将东北民众救国军等义勇军武装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至第十一军。1936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1938年初,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和第十军组成第二路军,周保中任总指挥;1939年5月,第三军、第六军、第九军、第十一军组成第三路军,李兆麟(化名张寿篯)任总指挥,共3万余人。

(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郭作为)

清原,抚顺市下辖的一个满族自治县。

这个位于两省(辽宁省、吉林省)四市(抚顺市、铁岭市、梅河口市、通化市)交界处的县级市,扼守着辽宁东部大门,其地形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正因为山稠林密,沟壑纵横,在抗日战争期间,易于藏身的崇山峻岭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伏击日军的主要战斗区域之一。在这片洒满英烈鲜血的大地上,涌现过太多可歌可泣、永载史册的英雄。

充沛的雨量与肥沃的土壤繁育了清原县沟沟壑壑里的草木。溽热的伏季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温度条件,此时的清原山沟沟里草深林密,穿行艰难。

康喜鹏,清原县档案局原局长,这位已退休多年的老清原人每年都会多次上山。在杂草与密林中,年逾花甲的他不断探访着东北抗日联军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遗址和遗迹。

“那时候的清原草木比现在还要茂盛,蚊虫比现在还要多、还要凶猛,我们的抗联战士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年穿梭山林打击日军,艰难和不易可想而知。”尽管研究东北抗联在清原的抗战历史已有20余年,但每一次上山,康喜鹏仍难掩对抗联战士的敬佩之情。

清原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它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清原县境内共有红色战斗遗址200余个,其中,与抗联有关的大约有80多处,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抗联部队的密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各地迅速兴起,一时间风起云涌。1933年,东北抗日义勇军相继失利后,部分队伍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几经改编,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杨靖宇任总司令,清原县成为第一路军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在清原县英额门镇柳木桥村东北1.5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处历史遗迹,这就是“东北抗联柳木桥密营遗址”。这是一处十分隐蔽的密营,需要在沟谷之间穿行多次才能发现它。尽管80多年的风雨侵袭已让这处密营失去了往昔模样,但仔细辨认,仍能看出其原有的布局、结构,抗联战士使用的石碾盘、水井等依然存在。

类似于柳木桥密营的这类抗联遗址在清原县境内还分布不少,康喜鹏也一直关注着这些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更多的后人知道东北抗联的历史,学习抗联精神。”康喜鹏说。

清原:抗联第一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

筐子沟:王仁斋壮烈牺牲

在清原,王仁斋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王仁斋是山东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海龙游击队创始人,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37年10月在筐子沟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史料记载,1931年春,王仁斋被党组织派到海龙县中学当教员,在学校,王仁斋秘密组织起反帝同盟会。“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仁斋立即发动群众,宣传“九一八”事变真相,动员群众团结起来抗日。9月下旬,王仁斋在清原县大孤家村张贴标语时,被溃逃到清河沟的东北军残兵逮住,王仁斋手中的标语和传单足以证明他是赤色分子。就在紧要关头,一位进步人士帮助他化险为夷。

1932年夏,王仁斋参加了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路军发起的五道沟、高家船口伏击战。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部部长杨晓陶讲道,由于第9路军装备差,弹药不足,伏击战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便撤出了战斗。战后,王仁斋把反帝同盟会30多人和100余决心抗日的人员组织在一起,组建起中国工农红军第37军海龙游击队。

1933年春,中共海龙县委召开扩大会议,选举王仁斋为县委委员,并正式任命他为海龙游击队队长。从此,王仁斋带领游击队伏击日军、袭击伪军、端敌伪警所、除汉奸等,建立游击区,使游击队伍不断扩大。经过统战宣传,许多山林队都与王仁斋取得了联系,并接受王仁斋的领导。

1934年10月,杨靖宇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中共南满特委召开的南满特委扩大会议上,王仁斋被选为南满特委委员,并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教导团政委。“王仁斋带领海龙游击队和教导团,先后端掉了四道沟、五道沟、荆家店、柞木台子、鱼亮子、大荒沟等地的日伪军据点,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与决心。”杨晓陶说。

1935年3月,王仁斋带领部队与杨靖宇、李红光等部队集结在驼腰岭子,伏击日本车队,打死日本参事官等在内的多名日军,活捉了伪县长,之后的一系列战斗为杨靖宇攻打柳河县创造了条件。

1936年2月,王仁斋当选中共南满省委委员。同年5月,王仁斋领导的海龙游击队、教导团和独立团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三师,王仁斋被任命为师长。王仁斋带领三师将士在清原、新宾、抚顺、开原、铁岭、桓仁、本溪、丹东、西丰、东丰、柳河、海龙等地,频频出击打了许多胜仗,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弹药,同时还收编了许多支山林队。

1936年12月,王仁斋奉杨靖宇之命带部队西征,由于辽河渡口没有封冻,无法渡过辽河,西征被迫终止。部队撤至清原莫日红山区(筐子沟)后,王仁斋带领三师部队仍以筐子沟山区为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先后发起七道河伏击战、八宝栏子伏击战、五桦顶子伏击战、警备路伏击战、老龙头伏击战等战斗。

“事情发生在1937年10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宋一宁告诉记者,那一天,王仁斋带领两个战士到杨大堡地下仓库取藏在那里的子弹,遭到伪便衣队的袭击。在激烈的战斗中,王仁斋在筐子沟壮烈牺牲。“由于当时时局险恶,王仁斋的遗体被当地百姓冒着杀头的危险,偷偷地埋在筐子沟钓鱼台上的一处山坡上。”宋一宁说。

尘封半个世纪的真相

1982年初春,清原县编修《清原县志》,在调查、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过程中,编纂人员在外县的史料中意外发现东北抗联三师师长王仁斋就牺牲在清原县的筐子沟。这一发现让编纂人员感到事情重大,他们一回到清原,就赶赴筐子沟寻找王仁斋的长眠之地。

在当地几个老乡指认下,编纂人员终于找到了王仁斋的墓地。可王仁斋的坟墓仅剩下一个很小的土包,上面长满了蒿草。

经上报、研究,清原县委决定在清明节为王仁斋举行立碑仪式,并以中共清原县委的名义发函,邀请王仁斋的老家山东省文登县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及王仁斋烈士的亲人来清原参加立碑仪式。

然而,信函发出去10多天后却没有接到对方的回音。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多番沟通,一段令人唏嘘的后续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1937年,王仁斋牺牲后,由于战争的残酷,抗日联军剩余部队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把师长王仁斋牺牲的消息送到其家乡。随着战局的恶化,能证明王仁斋是共产党员和抗联三师师长身份的人也都先后牺牲了。王仁斋的身份、功绩,被沧桑岁月尘封起来。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老家亲人见王仁斋自1927年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一些人就想当然地认为王仁斋逃到了境外。

一切直到王仁斋的家乡接到抚顺清原县委的信函后才真相大白。1984年4月4日,中共清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县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同志,省、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山东省文登县的领导同志和王仁斋烈士的儿子王建章,还有几百个少先队员和当地的老乡,集聚在王仁斋烈士的墓前,为王仁斋墓填土,立碑,植树,献花。墓园庄严肃穆,仪式庄重情深,告慰了烈士的英魂也教育了人民。

如今,清原县枸乃甸乡为王仁斋修了纪念馆,并立起“英名千古”的墓碑,墓志铭上篆刻了王仁斋的生平和那段悲壮的战斗历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来源于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