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庆 本报记者 赵 静
他是普通一兵,却先后荣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他初中毕业,却研发革新十余种设备工具,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津贴。
他执行重大任务20余次,排除装备故障隐患近百起,始终把保障打赢放在第一位。
入伍23年,始终坚守初心,以工匠精神把军车修理工作做到极致,用一把扳手守卫着奔腾铁流。他就是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团二级军士长张俊凯。
“既然选择了,就是一辈子”
张俊凯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那是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的故乡。1980年出生的张俊凯,从小心怀军营梦。1996年,他初中毕业后如愿入伍,誓要在部队干出一番名堂。因为自小看父亲开拖拉机,张俊凯对驾驶车辆有浓厚的兴趣,并在新兵营训练结束时,如愿以偿地进入司训大队学习驾驶。
当张俊凯以优异成绩从司训队结业,拿着驾驶证上岗时,父亲的一个电话却给了踌躇满志的他当头一棒,“俊凯,你弟弟走了,车祸……”听到父亲这话,张俊凯泪如雨下。当他得知夺走弟弟生命的这场事故,缘于驾驶员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车辆的刹车故障时,更是无法释怀。
如果说弟弟的意外触动了张俊凯的内心,那么此后不久部队的一次实战实保演练考核,则最终促使他做出了人生选择。
当时,近十台满载油料的专用车辆接到油料补给命令紧急奔赴指定地域,不料在途中,一辆前车突然“趴窝”,致使整个车队无法前行。虽然车辆20分钟后重新启动,但前方战车已因“缺血”延误战机,被判“出局”。
“我要学修理,守护战车,为战友保驾护航!”张俊凯明白了,驾驶员驰骋疆场固然威武风光,但一名优秀的修理工却是铁骑生命的守卫者,更是一块保障打赢的奠基石。从此,张俊凯走上了修理岗位,踏上了平凡却又辉煌的“士兵工匠”之路。(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