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题材创作成为我省文学创作的聚焦点之一

让笔下的乡村为时代做证

辽宁日报 2020年08月07日

作家李鑫(右)到松树台村采访。

作家师小童(左)在高官镇了解千亩葡萄大棚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文并摄

核心提示

为提升乡村题材文学创作水平,省作家协会日前组织作家召开“文学辽军在行动——全省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与会作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新农村的新生活状态有新发现,需要把心扎下去,把生活体验足。会议后,作家小分队到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采访调研,为新时代乡村题材文学创作积聚能量。

记者也随行,并就如何进一步繁荣我省新时代乡村题材文学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接地气采访,感受到乡村的烟火气

新时代辽宁乡村题材成为文学创作的聚焦点之一,而深入乡村基层积累素材就是追近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

7月29日、30日,以“文学辽军在行动,乡村振兴进行时”为主题,首支作家小分队奔赴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作家们从工业强镇、和谐社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党建、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不同方面入手,奔走在各个村落,倾听村民心声,力求以亲身感知讲好新时代的乡村故事。作家韩光走了5个自然村、7个组,走进6户人家。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参军后离开故土已经30多年了,这次重回乡村让他感受到了乡村的烟火气,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感受到了各级农村干部努力工作的心气。作家师小童近期的写作目标就是先在高官镇深入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写一部反映辽宁山区新风貌的乡村题材长篇小说。

年轻作家赵杨先后走访了4个贫困户家庭,她感受最深的是村镇扶贫干部跟贫困户村民非常熟稔,她说,我们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背后有无数人在默默地付出和努力。

农村题材小说是从泥土中长出来的

在近日公布的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目录上,我省作家张艳荣的长篇小说《繁花似锦》从全国2233种选题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谈到入选原因,张艳荣说,这是一部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小说。

《繁花似锦》是2020年省作协“金芦苇”重点推介作品。小说以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为主线,通过讲述数十年间三代村民为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足而不屈不挠的拼搏故事,展示了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是当代农村发展变迁的心灵史。

谈及创作感受,张艳荣说:“在我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时代里。”近几年,她看到许多优秀干部被选派到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而奋斗。基于此,她确立了这部小说的创作主题。把平凡的人物放进大时代里,将他们个人的命运和时代联系在一起,小说便有了时代气息,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小说讲述的新农村建设故事正是从现实田野上采摘的芬芳四溢的“繁花”。

激发创作灵感,根需要再深扎一点

植根生活,表达现实,作品凝重与厚重是辽宁作家群独特的艺术风格,乡村题材创作亦然。那么,在新时代如何创作出既有现实厚度又有思想穿透力的乡村题材作品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作协主席滕贞甫。他认为,响应当下时代呼唤,感受当下新农村生活,激发创作灵感应该做到四个“一点”,即让心再柔软一点,让眼再远望一点,让根再深扎一点,让笔再灵动一点。让心再柔软一点,是说作家要对乡村生活保持应有的感受能力,不要因为城市生活的虹吸作用,就对相对寂寥的乡村产生排斥心理;让眼再远望一点,是说作家审视当下乡村,要立足新时代,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把目光投向乡村的未来,在描绘乡村风俗画的同时,发挥乡村文学对乡村风尚的引领作用;让根再深扎一点,是说作家还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让笔再灵动一点,是说作家的写作方法要求新求变。

他还认为,书写新力作,应该警惕一些误区。误区之一是落入俗套,将几十年前的乡村写作模式,概念化地套用到当下,形成乡村在变,写作套路却没有变的两层皮现象;误区之二是廉价的粉饰,采用先入为主、主题先行的做法;误区之三是一味地挑剔,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乡村各种新生事物,得出的结论,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恨不得将乡村从泥土里连根拔起来,洗净晒干。避免踏入这些误区,作家需要拥有一颗柔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