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团体4日发布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3月起官方记录在案的疫情相关诈骗案例所致损失已近1亿美元,相关投诉量在大多数州至少翻倍。
美国媒体报道,利用消费者恐慌心理所设购物陷阱比比皆是,暴露美国市场监管漏洞。
骗局多样
从事消费“打假”的“社会鲶鱼”网站援引美国政府数据指出,美国民众不仅遭受严重疫情及其经济冲击,还要面对一个随疫情迅速壮大的“犯罪产业”;骗局五花八门,涵盖虚假的“协助抗疫援助过审”“防治新冠用品及疗法”“家用病毒检测工具”……
报告发现,美国人口最多的五大州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得克萨斯和宾夕法尼亚也是“新冠诈骗”案最高发的州。
世界卫生组织3月中旬宣布新冠疫情升级为“全球大流行”疫病后,截至7月底,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全美新冠相关诈骗案逾15万例,大约三分之一发生在人口五大州。联邦贸委会估算,这些诈骗案迄今给美国消费者带来9750万美元损失。
即使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州,新冠诈骗案也在急剧增多。以人口在50州内排名倒数前几位的缅因州为例,每月记录的新冠相关诈骗及身份盗窃投诉从3月到7月增加了三倍。
“社会鲶鱼”网站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致力于追查并揭发消费诈骗组织或人员的真实身份。
报告指出,诈骗者以“承诺帮助抗疫援助金申请通过审核”为诱饵,借用拨打播放自动录音信息的“机器人电话”、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及财务信息、以便“向对方账号汇款”。涉及价格欺诈、售卖“无证”医疗用品等购物相关案例同样频发。
美国媒体曾报道加州一个案例。洛杉矶市检察机关5月27日宣布,已向洛杉矶高等法院起诉加州上市企业“马特里克斯健康集团”及该公司两名管理人员,指控该企业向消费者售卖“家用新冠病毒检测工具”,谎称该产品已通过美国药管局审批。企业还售卖一种“杀新冠消毒剂”。
检方说,被告企业宣传产品时捏造“政府注册信息、科学研究报告和官方文件”以骗取消费者信任,后期甚至企图把产品卖给加州的县市级地方政府。
检方要求法院禁止企业虚假宣传,处以罚金并勒令企业赔偿受害者。诉状说,涉事企业的非法经营“不仅仅是一场骗局,还威胁公众健康”。
监管不足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同时关注美国购物网站上吹嘘“防新冠功效”的保健品广告泛滥,认为这凸显美国相关监管力度不足。
上月底一篇报道说,无论是美国联邦法律还是亚马逊内部政策,一般禁止膳食补充剂宣传防治任何疾病或病毒的“功效”。消费者权益团体6月在亚马逊网站上发现这类广告,向监管部门投诉并知会亚马逊。这家美国最大电子购物平台6月下旬下架一批遭举报的数十种保健品,删除产品广告中“防病毒”字眼。
但据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截至7月27日,如果在亚马逊网站搜索关键词“新冠”和“补充剂”,仍会弹出多页相关在售产品页面,没有任何信息警示消费者并无可靠科学依据证明产品安全有效。
报道说,至少100多种亚马逊在售保健品即便没有直接宣传“抗新冠”,也自称有“抗病毒”功效,这类宣传没有提供任何可靠依据、涉嫌违法。
医学专家认为,服用膳食补充剂不仅对防治新冠“无效”,还可能带来健康安全风险。消费者权益团体指出,按照现行法律,膳食补充剂无需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审批、甚至无需在任何政府部门注册就可上市,相关市场监管严重缺失。
沈 敏
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