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上的装饰花纹。
鞍山驿堡城门现状。
二十世纪初期的鞍山驿堡城门。(资料图)
城拱门内的门闩洞。
鞍山驿堡古城墙现状。
鞍山驿堡西南城门。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核心提示
在鞍山市西南8公里处,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鞍山驿堡。这座驿堡不仅承担着驿站的功能,同时兼有军事防御作用。历史上,经海运抵达旅顺口的物资,都要经由这座驿堡才能抵达东北。明代修建的鞍山驿堡对现今的鞍山市来讲更具重要意义,因为它不单单是一处古迹,更是这座城市被命名鞍山的直接原因。
鞍山驿堡因山峰酷似马鞍而得名
伏季,“钢都”鞍山溽热难熬。从鞍山市内乘车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大约8公里,即见东西各有一座峻秀挺拔、形如马鞍的山峰,当地人称为“东鞍山”与“西鞍山”。
因为没有了鳞次栉比的高楼阻隔,盛夏的南风在这里加快了“脚步”,加之天空蔚蓝,山峰秀丽,视觉上也给人以通透之感。因此,位于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镇这个名叫鞍山城村的村落要较城内凉爽得多。
明代修建的那座鞍山驿堡就在这个村落里。
由主干道拐入村中,穿过十几处平房院落,暗灰色的城门及部分城墙便出现在了眼前。
与一些城池不同,俯瞰整个鞍山驿堡,呈等腰梯形,这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座驿堡的城门高13米。门洞上方,浮雕“鞍山驿堡”四个字。这并不是古迹,而是1987年维修时由今人重新书写的。
尽管经历了600年风雨,但这座鞍山驿堡的城门及附属的部分城墙仍能看出当年的风韵。城门底部采用的是黄褐色的虎皮石,既牢固,又不易风化;城门上方用的则是烧制青砖,整个城门规整,色调一致。在城门内外两侧的门楣位置,均有石刻雕花装饰,使整个城门庄重又不失精巧。
因为村落仍在,所以这个面向西南方向的城门是鞍山城村的村民们日常生活进出的主要通道。门洞长约3米,进入门洞内,两侧墙壁上,仍可见几百年前放置门闩的洞口。
这座城门见证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正在纳凉的一名当地村民说,与这座西南城门对应的还有一座东北门,40年前被拆除了。
鞍山市千山区文管所所长李万明证实了这名村民的说法。他说,整个鞍山驿堡原本有两个门、四个角堡,但随着岁月侵蚀,面向东北方向的城门已经消失,4个角堡中也只留下了3个,北面的城墙只剩下了隐约可见的夯土。
虽然这座驿堡并不是鞍山地区最早的城池,但鞍山市的名字却由它而来。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已经坐稳大明江山的朱元璋命大将率军20万北征盘踞在辽东的前朝遗患。明军大胜,扫净了元朝在辽东的剩余势力,至此,辽东完全纳入大明王朝版图之中。
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明朝下令修建了鞍山驿堡。191年后,也就是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朝再一次重修驿堡,将其改为砖城,并正式将“鞍山驿堡”的名字载入史册。
鞍山市因为鞍山驿堡而得名,那么,鞍山驿堡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因山得名”,也就是说,因为鞍山驿堡附近的这两座山峰酷似马鞍,所以被命名为“鞍山驿堡”。
主要功能是为往来的使团提供服务
坐落在东鞍山、西鞍山这两座山峰之间平地上的鞍山驿堡兼具驿站和堡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它也成为史料中的主角之一。
明朝时,大量朝鲜使臣往来于中原与朝鲜之间,而鞍山是其中必经之地,所以在不少朝鲜使臣记录的日记、见闻等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鞍山驿堡的身影。
《朝天录》中记载,鞍山驿堡当时设置有一名守堡官,同时还有数名工作人员。这些人为传递公文的人员或往来使团提供包括食宿、替换马匹等服务。史料记载,当时的鞍山驿堡备有马、驴等代步牲畜,现在距离鞍山城村北不远处有一个叫“马驿屯”的村子,当年这里就是为驿堡放养马、驴的地方。
明朝经常派员来鞍山驿堡检查日常工作。《朝天录》中曾记录下这样一个片段:明万历二年(1574年)六月二十八,上级来鞍山驿堡检查贡马草料情况,结果发现了驿堡人员工作疏忽,于是“笞驿人”。
另外,使臣也经常用诗歌来表达一路见闻。《夜入鞍山驿》中写道:“晚发辽阳馆,鞍山六十程。黄尘迷北望,白日易西倾。晡过沙河铺,昏经长店城。兹行堪蹭蹬,闷默渡残夏。”通过这首诗,可以感知使臣的一路辛劳,以及入驻鞍山驿堡后的寂寥心情。
因扼守两山之间,鞍山驿堡的军事作用在明清交替之际体现得尤为明显。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了辽阳城,作为拱卫辽阳城的鞍山驿堡一并纳入后金疆土。
对明朝而言,作为东北政治、军事中心的辽阳城陷落后金之手,意味着自己结束了在辽东的统治。而对后金而言,则意味着问鼎中原多了一个战略基地。
虽然当时的辽东地区已被后金占据,但驻守在皮岛的明朝东江总兵毛文龙仍躲在后金“身后”不断偷袭。1626年五月初五,毛文龙又一次偷偷出兵,而这一次偷袭的地点就是鞍山驿堡。当时驻守在鞍山驿堡的是努尔哈赤的第九个儿子、34岁的巴布泰,正值壮年的巴布泰击败了明军,生擒了明朝领将,并杀掉千余明军。虽然偷袭鞍山驿堡未成,但毛文龙的这次举动仍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后金的兵力。
南方货物经鞍山驿堡运往东北
鞍山驿堡并不是一座孤零零的驿站,它的背后,是明朝军、政及交通等庞大的体系在做支撑。
在辽东地区的机构设置上,明朝采取与中原不同的做法。具体到在地方政权机构设置上,中原地区采取的方式是行政、司法、军事“三司”分属不同机构,各司其职。而辽东地区则只保留了主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其余的行政、司法这两个权力归属于隔海相望的山东管辖。
虽然只剩下“一司”,不过,辽东地区的都指挥使司并非纯粹军事机构,它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权力机关,这一点在“鞍山驿堡”的名字中也可得到体现。
除了军事功能,仅就驿站功能而言,鞍山驿堡承担着整个东北货物运输的重任,只不过,它只是明朝密织的交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辽阳是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司所在地,以辽阳为中心,明朝在辽东地区一共有4条大通道:
第一条是西线,即“山海关—辽阳”线。这条线路经山海关、绥中、兴城、凌海、义县、北镇、海城牛庄,最终到达辽阳;
第二条东线为“九连城—辽阳”线,即经九连城、凤城汤山城、凤城市、凤城西北通远堡、本溪市南,最终到达辽阳;
第三条北线,即“辽阳—开原”线,即经辽阳、沈阳、铁岭市南“懿路”,最终到达开原;
第四条是南线,也就是包括鞍山驿堡在内的这条线路,即经旅顺口、金州北石河子、瓦房店西北、熊岳、大石桥、鞍山驿堡,最终到达辽阳,即“旅顺口—辽阳”线。
在4条交通运输线路中,南线“旅顺口—辽阳”线最为繁忙。辽东纳入明朝版图后,来自江南一带的粮草、棉花、战衣等物资大多要通过海上运输至旅顺口,然后再经南线运送至辽阳。
尤其是永乐年间,管辖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广大区域的奴儿干都司的建立,更让这条南线繁忙异常。运送到奴儿干都司的物资,在南方发出后,有一部分经海上运送至旅顺口,然后经由南线一路北上,最终抵达东北北部。作为南线上的一个节点,鞍山驿堡因此而喧嚣热闹、繁荣兴盛。
清朝初年,鞍山驿堡仍为军事与交通要地。后来,该驿堡改名为“鞍山驿铺”,负责信件、公文的传送。再后来,随着邮政局的设立,为了节省经费,驿站撤销,鞍山驿堡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其实,随着国运衰落,晚清时期的鞍山驿堡就已渐入老态。晚清学者在《鞍山驿小憩》一诗中就自己所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驰抵鞍山道,春风送客鞭,坏桥荒驿水,寒村破城烟。”
驿堡衰败,由此可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朱忠鹤摄。采访资料支持:《盛京通志》《燕行录全集》《清太祖高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