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走进凌源广袤的农村大地,随处可见各级党员干部入户走访的身影,随处可见扶贫产业项目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随处可见群众幸福的笑脸,这一组组真实的画面,奏响了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崭新乐章。
近年来,凌源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全面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建强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打造“硬核”村书记队伍
今年,凌源市把强化村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年农村党建工作重点,强力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德能双强”村书记队伍。
拓宽选人渠道,全面优化村书记队伍。结合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对62名年龄偏大、履职能力不强的村书记坚决进行调整,新选拔人选全部为致富带头人,能人型村书记达到92.5%。大力选拔45岁以下的村书记,配备35岁以下村书记24人,使全市村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46.6岁,探索实施村书记跨村任职。
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行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年初,针对全市“一肩挑”比例仅有30%的现状,凌源市委以超常规的举措持续推进工作落实,市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亲自调度进展,并建立日调度、周排名、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对进度缓慢的乡镇直接约谈党委书记,持续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政策劝退、职务调整、规范补选工作程序等方式,目前全市“一肩挑”村达到了228个,占比94%,9月底前全部完成。
坚持“外引内培”,大力选拔企业家村书记。通过乡镇三顾茅庐请、亲属亲情邀、制定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了在外经商办企业的3名企业家回村担任村书记;并对现有243名村书记逐个过筛子,通过整合项目资源,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引导其创办企业,担任公司法人进行经营管理,在做大自身产业同时,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村里无钱、干啥都难。”凌源市坚持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确保2020年全市24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村占比40%。
完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使全市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达到244个,确保年末每个村至少有1个和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合作社(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
用好用足上级扶持政策。由组织部、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成立联合指导组,深入各乡镇逐村帮助研究落实壮大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164个,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投资入股分红等方式,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充分利用省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建设苹果小镇,发展扶贫果园项目和生态循环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
创新建立凌源市村书记飞地经济招商小分队,围绕凌源主导产业和本地优势资源,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20余次、引进项目23个,通过税收返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家子乡歪脖杖子村引进翅冀矿业有限公司,每年通过企业纳税返还,就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以上。
实施“凌河先锋”工程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脱贫要攻坚,致富看党员;乡村要振兴,党员要先行。”凌源市注重发挥农民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现党群共富的目标。
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通过从本地致富带头人中选培、从复员军人中推优、从优秀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吸纳等途径,今年以来已将287名农村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采取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方式培养党员致富能手503人;近两年来,新调整的6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及1225名村级后备干部全部为致富带头人。
推进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六有两带”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加工等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25个,带动3172名贫困群众通过务工、创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在全市组织开展农村党员联系农户、党员积分管理评星定级、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村党员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上充分发挥作用。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筑牢振兴发展基础
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原则,激励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强力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4个,全面落实“四个一”措施,对10个村班子进行调整,落实产业项目17个,规范村级事务管理2个,目前已经完成整顿16个,其余8个村将在9月末前全部完成整顿。
大力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升级,今年共下拨党费122万元,用于凌源市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或改扩建,下拨党费57万元,用于村级党员教育设备购置,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全面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按照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将村党组织书记年基本报酬提高到2.8万元,全面落实村干部工资、办公经费和党建经费合计超过12万元,为村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条件。
陈钊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