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县龙桥乡龙桥村工作人员通过直播平台推介当地土特产。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最近,全国许多地方陆续进入“高温模式”,酷暑来袭的同时也催热了“夏日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6月降幅进一步收窄,已连续4个月改善。
清凉消夏商品“火”了
上个周末,北京市民马女士在京东下单买了一台家用冷风机。“天儿热,但家里老人吹不了空调,干脆在网上买了一台冷风机。”马女士说。
“热浪”来袭,一些清凉、消夏类商品走俏夏日市场。京东平台数据显示,7月全国多个城市空调、电风扇等家电品类销量大幅上升,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100%。
高温天气下,不少人选择“宅”在家里享受美食。苏宁易购大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苏宁超市冷饮销量同比增长253%,啤酒销量同比增长225%。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入夏以来,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已连续4个月提升,6月当月增幅达18.6%。
假日旅游“暖”了
居家远程办公、在家陪伴两个孩子长达半年多时间,来自四川的何女士近日跟随旅行团来到上海,开启为期5天的“江南文化之旅”。在乌镇静看青砖黛瓦,在西湖上惬意泛舟……她感叹:“终于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文指出,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可恢复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随着旅游业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人们出游意愿和旅游消费将进一步增长。
“夜经济”助推“烟火气”回归
手工酸辣粉、蚵仔煎、“网红超级大可乐”……在上海锦江乐园夜市,琳琅满目的各地美食让市民郑冰大饱口福。
锦江乐园总经理助理朱伟民介绍,为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并综合市场因素和消费者习惯等因素,他们决定今年的夜市从季节性开放转变为全年不打烊。乐园开市前对每个摊位的食物进行三轮评定,从食材、价格、口味等方面把关。入夏以来,夜市人流量和销售额显著增加。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城市商家正在抓住夏季夜间消费机遇,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全国约六成餐饮外卖商家晚上10点后仍在营业,约四成商家深夜12点之后依然提供外卖服务。家乐福线上大数据显示,近60%的小龙虾订单来自夜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夜经济”不仅有助提升城市活力,也拓展了消费空间。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预案,做好入场测温、场所消毒、控制客流规模等工作。
记者 王雨萧 陈爱平
据新华社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