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与此同时,财政收入降幅也在逐月收窄。4月至6月我省财政收入降幅分别为14.8%、13.7%和9.4%。“财政收入的稳步回升,与全省经济企稳复苏、回暖向好的态势同步。”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收入降幅快速收窄,特别是税收收入情况有所好转。”连家明认为。从重点行业看,1月至5月,我省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税收降幅比前4个月分别收窄0.1、5、3.7个百分点。而上半年增收行业的表现更不乏亮色:沈阳、辽阳等地区部分银行新增贷款较多,大连保险业务领域增长势头喜人等,带动我省金融业增值税同比增加3亿元,增长7.9%。大连等地电子类公司相关业务增长等,也使我省电子器件制造业增值税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18.1%。
“第二产业税收贡献率增加、重点行业税收支撑作用逐渐‘回强’,年中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情况的好转,也为我省下半年收入持续向好提供了必要保障。”连家明认为。
财税政策发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疫情对我省经济带来较大冲击,相关企业面临巨大考验。但是,疫情发生以来,聚焦保市场主体,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产业,我省采取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措施,有效促进了企业“造血”功能的恢复。
第一时间出台24项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财政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出台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实施细则,出台支农支小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我省在特殊时刻的迅速反应,让市场主体踏实安心。
下达预计近1亿元财政贴息,撬动约64.4亿元银行贷款。对受疫情影响大、复工复产带动作用强的交通运输、文旅、住宿餐饮等企业,给予帮扶资金1.7亿元。关键节点财金“组合拳”相继出手,保“青山常在”。
“目前看来,这些‘及时雨’有效缓解了企业因疫情造成的运营成本增加、现金流紧张等阶段性困难,帮助企业尽快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辽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天维认为,“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实施,也在特殊困难时期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其迅速‘回血’。”
除了落实落细国家出台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税降费政策,今年,我省还出台减半征收中小企业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疫情期间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大型商务楼宇、商场、市场和产业园区等出租方,在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给予税收优惠。此外,采取“免、减、缓”等措施,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延长失业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限,让企业得到了实惠。截至5月底,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达371亿元,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政府过紧日子有效保障重点支出
上半年,我省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969亿元,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66.4%,与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的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增长31.9%。
“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使我省上半年财政收入一直处于下降空间。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需要得到有效保障。”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更得压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上半年,我省坚持以收定支,分类精准施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省本级在年初预算一般性支出已经压减15%的基础上,又采取“减一批、缓一批、停一批、收一批”措施,继续压减“三公”经费,确保全省严格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50%以上,做到可压尽压、应压尽压。
收入减少,基层运转更不能忽视。今年,我省将中央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达给县区,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截至目前,省财政直接测算下达县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占省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的90%以上。“将增加的现金流全部留给县区使用,增强了基层财政自主调剂能力。”连家明认为。
收入虽然减少,但百姓的“好日子”必须保证。筹措资金18.4亿元,支持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工作;为4.5万户企业支付稳岗返还资金25.3亿元;23.6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63亿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48.6亿元支持我省35.8万户老旧小区、6598套棚户区改造……“在当前收入形势下,我省拿出占总支出七成半以上的比例,来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这样的民生支出力度,的确体现出了我省的发展温度。”姜健力表示。
棋至中盘,挑战犹在。“从全年看,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在对冲企业经营困难的同时,还将减少一部分财政收入,疫情对经济影响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同时,相关刚性支出有增无减,预算平衡压力巨大。”连家明认为。
“尽管如此,下半年,我省仍将推进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兼顾当前和长远,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将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守住底线,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市场、企业预期,拉动经济回升,助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