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村旅游“红”起来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29日

稳定脱贫的李素芹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本报记者 孙大卫 摄

本报记者 孙大卫 见习记者 赵婷婷

从北票市区出发,驱车沿滨河公路一路向西,十几分钟就到了南八家子乡红村村。在村口,路边一方鱼塘与一座白色小院相连,小院大门上挂着“鱼塘饭庄”字样的灯箱。

小店远近闻名,前院后屋,干净利落,一年盈利三四万元。

想不到吧,就在两年前,店主一家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做过4次大手术,身体的零件‘卸’了好几处。”老板娘李素芹说。因身患癌症和多种慢性病,李素芹家以前常年欠债。

不仅李素芹家,过去,村里人过得都不宽绰。

“红村人不孬,过去俺这儿治水的事迹曾在全国推广。”李素芹的丈夫董国胜指着村口“激浪故里”的牌匾说。上世纪60年代,红村斗洪水抢良田,让南八家子吃上了自己产的大米。可后来十年九旱,种啥都不收,才让村里人渐渐没了精气神。

既然土里刨不着食,就得尽快转换思路。

“红村‘南有罩,北有靠’,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不远的天鹅湾就是我国北方唯一天鹅越冬栖息地;大凌河也从村边流过,不少骑友都爱在这歇脚。两年前,北票市交通局帮咱修了‘滨三线’,从滨河路上把人流引进村,建起美食一条街,李素芹家就在最头上。”南八家子乡乡长杜复兴说。

观念一变天地宽。为了帮助农户搞旅游,只要符合要求,乡里每户补贴1万元,还帮大伙设计营销方案,保证家家有特色,户户有招牌。如今已有14户农家院干得风生水起,每年接待游客三四万人次,销售收入超百万元。

农家院火了,就业岗位多了。不少附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来这里打工。春季看鸟、夏季钓鱼、秋季采摘,一年能赚三季钱,人均务工增收近万元,轻轻松松拔了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