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国编撰20万字还原百年矿山历史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22日

本报记者 崔振波

7月21日,顶着32℃的高温,57岁的李延国来到昔日的抚顺龙凤矿竖井进行实景拍照,为自己的新作《龙凤坎轶事》积累素材。“书的文字部分已经完成,现在还差图片,我每天中午休息时都来这里拍些照片。”李延国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赶往下一个拍摄地点。

龙凤矿始采于1904年,到1999年关停,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龙凤矿曾是抚顺四大煤矿之一,为共和国奉献了上亿吨煤炭,也为淮南、铁法等新矿区输送了上千名干部和技术工人,涌现出吕振刚、刘振山、王立绪等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

“我在龙凤矿工作了17年,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要把这段历史挖掘出来,让大家记住。”在李延国的眼中,龙凤矿不光是一座煤矿, 更是历史和文化的富矿,有着更多珍贵的历史和故事等着他去揭开。

从1999年开始,李延国便潜心研究起龙凤矿的历史。从此,一有时间他就去泡图书馆、淘旧书摊、走访老工人、拜访历史学者,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一切有关龙凤矿的史料。为了让历史资料更翔实,他采访了上千人次,走遍龙凤、搭连地区的每一个角落。

2018年,李延国打算写一篇回忆龙凤矿土专家、全国煤炭先进个人周凤昌的文章。可是老人已经故去多年,他的后人也不知所终。李延国多方打听,依然没有线索。李延国干脆上街发起了小广告,承诺:只要对方是周凤昌的后人或者对周凤昌了解的人,接受采访就给予200元的采访费。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凤昌的儿子找到李延国,帮助李延国完成了自己父亲的故事。

渐渐地,李延国的多篇关于龙凤矿题材的作品被刊登在媒体上,累计20万字。他还参与编撰过四本有关龙凤矿的历史书籍,已经全部出版发行。其中,大型画册《燃烧——龙凤矿口述历史》得到了省、市社科院的支持,该书出版后填补了龙凤矿口述历史题材的空白。

目前,李延国正在为自己的新书《龙凤坎轶事》忙碌,这本书是有关日伪时期矿工生活和历史人物的纪实体小说。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李延国还自学了视频编导,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将龙凤矿的历史和故事发到网上。其中,原创纪录片《百年龙凤风云》《抚顺龙凤矿大架子传奇》等作品被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知名网站转载,获得了30多万次的播放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龙凤矿历史,让李延国感到很欣慰,干劲儿也更足了。李延国说:“龙凤矿培养了我,宣传好这座矿山,留住那段历史是我的责任,也是我这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