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老爷庙村的农产品一年卖出七八千万元——

小米金灿灿 日子红火火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20日

本报记者 孔爱群 见习记者 申 睿

眼前,一栋酒红色二层建筑,在夏日乡村绿的底色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来吧,进屋看看。”主人李胜波热情地邀请记者。大客厅、大卧室、厨房、卫生间……走进这幢二层楼,记者发现装修得比城里的别墅还阔气。“房子两年前盖的,连家具一共花了好几十万元。”

说起眼下的生活,家住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北老爷庙村的李胜波话明显多了起来。

“从春节到现在挣了5万多元,开农机、打草块,没闲过。这不,头半个月,学会了用无人机打药,咱不光会开农机,还得会开‘飞机’!”

“我媳妇正学开车呢,等驾驶证一下来就给她买台车,方便接送孩子。”

36岁的李胜波有一张古铜色的脸,一看就是地道的农民。在北老爷庙村,他是出了名的种地好把式,但现在他不给自己种地,而是给别人种。

“李总找我帮忙种地,开农机一天赚1000多元,比种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还多!”于是,李胜波把家里20亩地流转,“跟着李总干,常年有活,一年至少赚10万元。”几年时间,他家的平房变楼房,生活越来越好。

“李总”是北老爷庙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志,也是怀志杂粮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为很多村民在他那打工,大家更习惯叫他“李总”。

2002年开始做杂粮加工,现有两家加工厂,年产值七八千万元,“怀志杂粮”在全国知名的小米集散地——朱碌科镇的近百家加工厂中数一数二,生产的“硃碌科”小米不仅卖到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7月9日,在摆满杂粮产品的加工厂展品大厅里,李怀志介绍起来,十分骄傲。“最开始收别人的粮,后来为保证品质自己种。10年前,村里谷子种植面积一年也没几百亩,现在发展到5000多亩,全村六成以上的农民都种谷子。”

以前,北老爷庙村主要种玉米,一亩地年收入顶多几百元。现在,每亩地能保证收入1500元,农民还能另外打份工。李怀志一亩地只收农民150元,相当于种地费用的30%,另70%公司承担。“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让村民旱涝保收。

“这一片就是我们村的谷子地。”开皮卡进村的途中,李怀志停下来跟田边的刘发打招呼,谷子随夏风摇曳,三四十人正在地里埋头除草。

刘发是本村人,他帮李怀志管理谷子地。“从6月开始,得一直拔到7月中旬。”他笑着说,“今年雨水好,谷子长得好,草也疯长。咱是有机种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和除草剂,网上好评度99%。”

一旁的李怀志补充道:“近两年,线上销量增得快,今年以来仅京东的一个店就已经卖了2000多万元了。”(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