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文化饭 赚到生态钱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15日

(上接第一版)

进出荣兴街道的公路,曾经只有两个车道,路面还是砂石铺就的。“翻天覆地的改变发生在这10年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盘锦‘向海发展’战略的实施,盘锦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的辽东湾新区崭露头角,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荣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贺坤说。

“适逢盘锦作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鼓励‘一镇一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占据地利天时,并借助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全域动迁之机,我们设计实施了荣兴田园综合体,重点建设以长白民俗街、‘稻作人家’民俗村、荣兴博物馆为代表的旅游项目,以此为起点,着力推进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发展。”高贺坤介绍。

2016年8月,“稻作人家”民俗文化村正式营业。由政府主导,总用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由50余栋保存完整原始风貌闲置民居改造而成的民宿村,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民俗文化,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观光体验。2019年5月开馆的荣兴博物馆,更是成为人们感受荣兴百年农垦历史及辽河口文化内涵的一张“名片”。

发展至今,“稻作人家”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安置当地上百名村民上岗就业。2018年,“稻作人家”获批3A级国家旅游景区;今年7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荣兴街道荣兴村榜上有名。

在民俗村走一走,建筑、服饰、饮食等多领域饱含朝鲜族民族文化元素的商品吸引眼球,古船、马车、拖拉机等别具年代感的实物展示引人遐思。第二次来到民俗村的铁岭游客时熙然说,看着眼前的老物件,听着阵阵蛙鸣,一方风土人情入眼入心,乡愁油然而生。

今年59岁、在园区内做保洁工作的村民宋玉宝笑着说:“我在民俗村工作3年多了,每月收入有2500元。不用东奔西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既赚到了钱,又照顾了家。”

蓬勃发展的民宿新业态,强势拉动小镇长白民俗街购销两旺,更让出国打工的年轻人,有了回乡创业的激情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民俗街上,200余家商铺林立,带动上千名村民创业就业。

民俗村里,曾在韩国务工7年的80后小夫妻金君臣、高红燕惊叹着家乡的巨变,这对头脑活络的年轻人开办的坪鑫阁餐馆,于2019年5月开张营业,填补了园区朝鲜族特色餐饮的空白。

近几年,随着多项政策接连落地,上百名外出务工人员踊跃返乡创业,成为荣兴街道振兴发展的有力支撑。

走·想

梅香朋不远,主雅客来勤。民宿作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更是一个地区风土人情的载体。荣兴街道党工委书记高贺坤坦言,不仅要把游客引来,还要把他们留住。

“怎么留住?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才有魅力。”

立足“田园野趣”,荣兴街道推进传统农业向观光型农业转变,走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2019年,荣兴街道人均收入已超2万元。5076户中,搬迁入住向海明珠小区楼房的住户达4800多户。

全面小康路上,荣兴人意气风发,步伐矫健。

“我们在积极挖掘就业岗位、做好生活配套的同时,正加快推进续建博物馆、新建少数民族文化宫、民宿景观提升等工程。通过地域文化旅游拉动、凝聚人气,把特色小镇建设推向新高度。”谈及未来,高贺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