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笔有痕故舍之”

清代画家高其佩开创指头画派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13日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采芝图》

《柳塘鸳鸯图》

《松鹰图》

《春意》

《双骏图》

《花鸟扇》

《怒容钟馗图》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清代指头画以其突出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铁岭籍画家高其佩擅长绘画、书法、诗歌、鉴赏,还是指头画派的开创者。其60余年的绘画实践,使指头画千变万化,既富机趣风神,又富义理章法,自成体系。指头画后继者众,尤其在铁岭,指头画蔚然成风,影响达至海外。

无笔亦生花

高其佩出生于1660年,卒于1734年,是清代杰出画家,官至刑部右侍郎。

高其佩的指画创作题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按风格特色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壮时以机趣风神胜,多萧疏灵妙之作。中年以神韵力量胜,简淡古拙,千变万化,愈出愈奇。晚年以理法胜,深厚浑穆,画中丘壑无或雷同。指画之染法变幻莫测,墨之无痕处尤显自然之趣。高其佩的指画清、奇、简淡、浑厚,而神韵却在指墨之外,其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极大。“扬州八怪”中的李复堂得到他的传授,黄慎、高凤翰等都受到他画风的熏陶。

高其佩擅画人物,姿神生动、各具性格。他画山水,随意点染,云烟生绡。兼写花鸟,花解语,鸟含情,十分精妙,奇情逸趣,信手而成。

著名艺术评论家、书画家刘墨谈道,高其佩有一方闲章,上面刻着“因笔有痕故舍之”,解释了其画指画的初衷。意思是用笔总会有人工痕迹,因此高其佩宁愿放弃毛笔。用毛笔画画,大体可以控制,而用手指来画画,却在很大程度上有不可控的一面,“意外”的效果比较多,而这意外的效果,正是艺术家灵性之闪现——这也是画家钟情于指画的重要原因。

突破传统局限

著名书画鉴赏家杨仁恺认为,从高其佩的《采芝图》(中国美术馆藏)中可以有力印证其题材对真实生活的反映。画家以途中行进乞食的盲人为题材,一位年轻人在道旁拾得一枚灵芝,意在献给盲人。这个画面看似简单,但所概括的内容却相当丰富。作为乞食无依的穷苦盲人,是不幸的。灵芝在我国传统中被当作祝福的象征,又可食用,把它和盲人受饥饿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人道精神。

高其佩标题材之新,立构图之异,对当时和后来的绘画艺术都有巨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画家在其所处历史背景下,披荆斩棘,在艺术创作上开拓出新,殊非易事。画家生活的时代,正是“四王”等“正统”文人画派在上流社会风靡一时,效之者大有人在,成为清代绘画传统的主流。高其佩不热衷于“正统”的诱惑,从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远则师法明代沈周,很大程度上追摹陈道复,近则接受了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影响。“凡所作皆生平经历山川真境,故丘壑无或雷同。”对明清以来仿古的文人习气是一个冲击。

高其佩绘人物有两种笔法,一种近工笔,人物面貌端正,比例匀称,形象颇有古风;一种写意,人物面部扭曲变形,表情夸张,如辽宁省博物馆藏《采芝图》。或仅以简约的笔触略勾轮廓,融于山水背景之中,如一些高士图。这些形象均不注重人物的精细刻画,但抓住人物的突岀特点,以特定的动作神情表现其内心世界,以半甲半肉点睛,点画迅捷,笔简意赅,确有不由人意之妙。

高其佩指下的钟馗,或怒目,或惫懒,或戏谑,其面貌服饰和动作生动传神,如辽宁省博物馆藏指画《怒容钟馗图》和故宫博物院藏指画《钟馗册》,都表现岀这一特点。人物情态配合题诗,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借钟馗之形象得以表达。指画《怒容钟馗图》作于雍正六年(1728年)端午节,此时高其佩已68岁。画面上钟馗顶天立地,虽不佩宝剑,但圆睁双目,怒容满面,使一切妖魔鬼怪丧心裂胆。作者发挥指画长处,以指甲蘸墨画出刚劲遒利的满颊胡须,长袍的衣纹似在空中飞舞,纱帽的双翅在耳后震动,把钟馗怒发冲冠之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更妙处是画家将钟馗的右手平放胸前,左手托着其宽大的袖口,伸出有力的二指,所指方向与目光一致,把观者引向画面之外,产生无穷的想象。从而将意在画外的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旅顺博物馆书画部研究员闫建科认为,高其佩指画艺术绘画理论“发于生意,得之自然”,实际上蕴含了荆浩的求“真”和苏轼的“成竹在胸”等绘画理论,并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相通。元代明代以来,画家注重笔墨情趣,“发于生意,得之自然”反倒不被重视了。高其佩正是看到当时画坛的这种弊端,才谋求创新,并托之于指画,“万物生于五指间”。他的创新不是没有依据的空中楼阁,有其理论基础。高其佩另有一方印章,“虽放逸乎规矩之外究不离乎准绳之中”表明他作指画不是为了炫技猎奇,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画家颜崇强说:“为达到艺术的真切纯真表达和艺术理想的境界追求,绘画表现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这应该是高其佩指画艺术留给后人的宝贵艺术经验。”

传承创新后继有人

高其佩生前曾在安徽、四川、北京任职,其眼界和绘画经验融会南北,独辟新意。但其家乡情结浓厚,绘画落款多为铁岭高其佩,可见一斑。

手指画创始至今,已逾300年。高其佩之后,涌现了大量的指画作者。如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其指画造诣高超。在铁岭,设有专业学术机构——中国指画研究院,成为地方的文化名片。院长杨一墨是当代著名指画家,带领指画创作者继承与开拓并重,深入生活,反映现实,从而赋予指画以新的生命,焕发出时代光彩,创作成就突出,影响远及海外。指画是中国画坛上一颗生命力独特的种子,正蓬勃生长。

经典鉴读JIANDU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开一代“尚意”书风

本报记者 凌 鹤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手卷共129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所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通篇笔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无荒率之笔,在书法史上影响极大。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题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是说此为苏轼最佳的作品,再写就很难超越它。

全帖字形欹正参错,或大或小;结构左右疏密相间,时紧时放;运笔浑厚中带俏丽,圆转中又见劲挺,布白时疏能走马,密时不通风,浑然天成,自然生动,形成强烈的节奏韵味,反映了他的感情起伏波动,或冷如死灰,或悲情愤慨;有时仰天叹息,有时不甘压抑,是当时苏轼感情的生动流露。特别是后半部分,诗情驱使挥运之笔,字形展大,心境与书境合一,笔墨沉雄。

苏轼的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李北海,自成一家,以行书见长。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评说:“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与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一切提升到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评论北宋书家以苏轼为第一,实非虚谀。

“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深刻认识到所谓“法”都是随着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创作原则而不同,一成不变的法是死法,所以他认为变法才能出新意。

著名书法评论家张瑞田认为,书法的文辞之“境”极其重要,这一点,在苏轼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是苏轼的诗句,意思是读书有学问,比功夫深还重要。黄庭坚曰:“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苏轼和黄庭坚谈的都是书法的文辞之“境”。书法有了文辞之境,其墨韵之“意”才有味道。由此,苏轼成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重要开创者。

艺术微论

书法重在 “无意于佳乃佳”

凌 鹤

“无意于佳乃佳”是北宋文豪、书画家苏轼的美学观点,千古流传,深得艺术家认同。这里有三层含义。

一是此“意”是说不刻意。具体指书法艺术而言,是说最初学书时,不要执拗于求佳而忽略了书写的本质。而是要有正确的心态,放松心情,投入于书写。

二是随着放松投入的书写和感悟,积淀技法的表现能力和艺术素养,最终自然而然达至佳境。

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均为书法家“无意于佳乃佳”的经典作品。

王羲之微醺时创作出《兰亭序》,技法表现与文辞风采堪称完美,史传王羲之后来几次写《兰亭序》都不能超越最初的版本,于是世人感叹“神品出天然”。艺术不能复制,携灵感与情感同行的创作笔墨功夫是自然呈现,一气呵成。

颜真卿悲怆至极时创作了《祭侄文稿》,其情感的饱满、不可抑制、笔墨的极限发挥,都是自然天成的结果,书写时,没有一丝一毫关于佳与不佳的考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笔墨功力与修养早已在经年的实践探索中积深、积厚,在特定的创作时刻喷薄而出,一泻千里,艺术高度与感染力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亦是心境与书境合一、“无意于佳乃佳”的典范。

三是注重人格养成,祛功利心和俗气。书法是文化的外化,书法家应有一颗文心。由此,笔墨才会富书卷气、文气,不流于庸俗、媚俗、粗俗。线条中才会有骨力、精神,而不是油滑、轻浮。书为其人,人是核心和根本。

唐代书法理论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书道玄妙,心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技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孙过庭在书谱中也言,“同自然之妙有”的作品,“非力运所能成”。

所以说,“无意于佳乃佳”是艺术的极高境界,是意与法的高度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