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营养指导建议

每天吃半斤左右新鲜水果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9日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长时间居家生活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为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现提出以下营养健康指导建议。

1.保证食物多样

疫情期间应保证食物品种多样,建议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做到餐餐有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经常搭配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保证鱼、禽、瘦肉和蛋摄入充足且不过量。优选水产品和禽肉,其次是瘦畜肉。餐餐要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每天吃半斤左右的新鲜水果,喝300克牛奶或吃相当量的奶制品。经常吃大豆及豆制品和菌藻类食物。

2.合理安排三餐

要保证三餐规律,定时定量,不节食,不暴饮暴食。要每天吃早餐,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三类及以上。午餐要吃饱吃好,晚餐要清淡一些。早餐、午餐、晚餐提供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30%~40%、30%~35%。

3.选择健康零食

可以选择健康零食作为正餐的补充,如奶和奶制品、水果、坚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少吃辣条、甜点、含糖饮料、薯片、油炸食品等高盐、高糖、高油的零食。吃零食的次数要少,食用量要小,不能在正餐之前吃零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4.每天足量饮水

应每天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建议7-10岁儿童每天饮用1000毫升,11-13岁儿童每天饮用1100-1300毫升,14-17岁青少年每天饮用1200-1400毫升。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

5.多进行身体活动

居家期间应利用有限条件,积极开展身体活动,如进行家务劳动、广播操、拉伸运动、仰卧起坐、俯卧撑、高抬腿等项目,保证每天中高强度活动时间达到60分钟。如允许在室外活动,可进行快步走、慢跑、球类运动、跳绳等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坐1小时站起来动一动,减少上网课以外的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屏幕的时间。保证每天睡眠充足,达到8-10小时。

6.保持健康体重

儿童青少年应关注自己的体重,定期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学会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456-2014)和《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26343-2010)自评体重情况。如一段时间内体重情况出现变化,如由正常变为超重,应随时调整“吃”“动”,通过合理饮食和积极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增长,预防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

延伸阅读▶▶

如何提高小宝宝的免疫力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变天或是换季的时候,就会惶恐不安、头疼不已,因为宝宝就像是气候变化的晴雨表——一准儿会生病,随之而来的就是跟单位领导请假、带宝贝上医院、打针喂药、熬夜照顾……每次一趟下来,孩子遭罪,爸妈煎熬。

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呢?今天让我们跟着专家来了解一下宝宝免疫力方面的基本知识,做足功课吧。

传统观念认为,儿童时期尤其是新生儿处于不成熟阶段,某些免疫防御能力亦显低下。实际上,怀胎十月出生时,孩子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其免疫功能低下更可能是免疫系统“无经验”之故。

三个阶段最容易生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几个阶段免疫力是比较差的,更容易生病。宝妈们尤其需要关注这样几个阶段:

1.新生儿期至6月龄

由于母亲体内的抗体IgG可以通过胎盘吸收,所以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体内IgG抗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宝宝到6个月,减少孩子生病的次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不会生病,毕竟这个阶段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还没有建立起来。而早产儿由于是提前出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且源自母亲的抗体更少,故出生后免疫力更低。

2.断奶期和断奶后

宝宝满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营养需求,有的孩子添加了辅食,有的逐渐断了奶。没有了母乳这个“后盾”,同时随着出生时来自母体的IgG抗体消失,这一时期的宝宝更容易发生感冒、腹泻、发热等现象。宝宝自身需要通过接触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经刺激后才能逐渐产生相应的抗体,逐步建立起自身免疫力。

3.幼儿期

虽然此时宝宝的自身免疫正在建立中,抵御疾病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因初入幼儿园等公共机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接触的人群也大大增加,接触到更多的病菌,身体的免疫力经受不住这般“狂轰滥炸”,就容易生病。一般孩子的免疫力在3岁至4岁后会慢慢增强,5岁至6岁趋于成熟,生病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

强化免疫,周岁以内很关键

人体免疫系统保护着我们的安全,但免疫系统并非从人生下来就是一个“全能战士”,也是需要训练与学习的。孩子1岁以内,是免疫系统受训的关键阶段。下面就给大家支支招儿,看看如何做才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1.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的宝宝,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产道的细菌,宝宝的肠道菌群以有益菌占优势,对以后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免疫屏障保护功能的强大,对宝宝免疫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母乳喂养

母乳含分泌型IgA抗体及许多免疫活性成分,可与外来抗原结合,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肠道,起到被动免疫保护作用。母乳被宝宝视为同种蛋白,同时含少量外来食物抗原,致敏性低,可诱导口服免疫耐受、预防过敏。母乳含有益生菌、低聚寡糖,可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增强屏障功能,平衡免疫应答。母乳喂养不仅可以给宝宝全面的营养,还可以温和“训练”免疫系统的成熟。

3.保证营养

出生后,宝宝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当中,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但由于消化功能不成熟,故存在矛盾的情况。所以要尽可能地坚持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则要添加适合宝宝情况的配方奶,之后按月龄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让宝宝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全面摄取,难以达到膳食平衡,不能保证合理营养。提醒大家,宝宝的饮食还要注意粗细搭配。

4.多喝白开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黏膜是抵挡病菌的重要防线。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应尽可能帮助他们理解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多喝水的好习惯,不能等到渴了才喝水。外出、上学可以让孩子带个水壶,保证随时可以喝到水。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规律的作息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平常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回家后、接触污物后及饭前便后,及时洗手。鼓励孩子亲近自然,适当接触环境中的无害微生物,逐渐适应环境。家庭氛围要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孩子的心情愉悦,性格往往会开朗活泼,免疫力也会因此提升。

6.适当锻炼

宝宝出生一周后,即可进行被动锻炼,之后可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游泳和抚触按摩。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可以带宝宝去空气清新、人员相对不密集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还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季节和环境里,给宝宝进行水浴。宝宝能走能跑了,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体育运动,如踢皮球、骑单车、跳绳等,以增强宝宝体质,促进宝宝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成熟。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