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建国村村民奔小康的干劲儿正足——

致富路上“葱”满希望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8日

本报记者 姜义双

7月3日清晨,铁岭市昌图县双庙子镇建国村小香葱生产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哈尔滨、长春、大庆等地的蔬菜批发商一大早就把货车扎在地头边,当天要有6000公斤小香葱从这里运出,村民们天蒙蒙亮就来到地里忙活起来。

“建国村的小香葱没有黄尖,没有白点,吃起来辣中带甜,清脆可口,特别好卖。”忙着装车的老客户张东岩告诉记者。

“可别小看了咱村这不起眼的小香葱,今年春节前,一公斤4.4元还不够卖的,这茬葱6月下旬上市以来,每公斤的地头价没有低过3元的。”村党支部书记王鹏举边说边拔起一把小葱,对记者说,“小香葱产量高,一年三茬,一亩地一年下来保守一点也能挣一万五,胜过种30亩大苞米啦!”

小香葱俏销,对建国村普通村民来说是有个不错的收成,对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平时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00元,这些天活儿多,每天最少能挣180元。”正在棚里拔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田德权说话间,脸上乐开了花。

63岁的田德权一家4口,两个女儿已出嫁,家里只剩老两口。以前,田德权家里的生活还不错,但老伴得上肺结核后,不但花光了积蓄,还拉了饥荒,成了需要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光给媳妇看病一年就得2万多元,虽说有俩闺女,但她们条件也不好,帮不上啥。”沉重的负担,一度压得田德权喘不过气来。

“村里像老田这样的贫困户共有15户。”王鹏举说。这些年,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这些贫困户不仅住房得到翻建或维修,合作医疗费也由政府报销。

“现在媳妇看病,自己也就花个路费和吃饭钱。”田德权说。就医负担卸下了,但老田需要照顾媳妇,不能外出打工,开销单靠国家给的低保金,生活依然很艰难。

解决贫困户难处,关键在就业。为此,建国村“两委”班子琢磨发展特色种植业,在驻村“第一书记”徐赟的帮助下,成功引进了大棚种小香葱项目,成立了盛德果蔬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用扶贫款入股,并优先在合作社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

“种小香葱,育苗、栽葱、起葱、除草都要用人,农忙时需要30多人。贫困户干一天,都能挣个百八十元。”徐赟说。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