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果园务农,每天能赚百八十元。
刘文辉在自家地里除草。
集中连片的红薯田确保了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春耕备耕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更直接关系贫困户当年的基本生活保障,是脱贫攻坚的“保底工作”和“第一战场”。年初疫情突袭,正值我省春耕备耕生产的重要时节。为战疫情抢农时保春耕,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对贫困村、贫困户加强帮扶。为确保贫困户能够种上地、种好地,不误农时、不误生产,全省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生产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棚室生产,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开展“一对一”专项培训、入户培训,指定技术帮扶人;帮着找市场、签订单、购农资、选好种……今春,无一户贫困户因缺钱、缺劳动力、缺农机具,或者缺技术而种不上地。
辛勤汗水,希望田野。
人物
江福昌
地点
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下湾子村
“转”出新门路
天蓝山绿,地广人忙。辽宁东部山区,大田上春播正酣。
6月5日,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下湾子村,村民江福昌正和乡亲们在大田里种红薯。
“前阵子总下雨,没法种,这几天得赶紧抢时间把地种完。”说话间,江福昌又把一株红薯苗栽到地里,“这是咱讨生活的希望!”
虽说干劲儿十足,但每忙活一阵,江福昌就要坐地头歇歇。
因为,他只有一条腿。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家里仅2亩多地,难以维持生计。多年前外出打工,因受伤左腿截肢,不但没了经济来源,看病抓药的开销压得我喘不上气。”江福昌说,家里还有正读书的孩子,那日子真叫一个难。
开销大,没进项,贫困户的帽子一戴就是几年。那时候,只得拼命做豆腐,贴补家用。
正琢磨咋增加来钱道儿的时候,去年,江福昌发现,原本同村在外打工的赵玉嵩回乡了。赵玉嵩不是空手回来,而是成立了盈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流转土地,种红薯。
“咱村都是沙土地,种玉米不打粮,但种红薯特别适合。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我发现高品质红薯很有市场。”赵玉嵩说,做好准备,开干!
第一年,打样。小范围尝试,不带农户,自己种。秋收时,亩产2500公斤、纯利3000元,刷新了村民对脚下沙土地的认知。
而后,赵玉嵩向全村贫困户发出“邀请”:盈捷农业公司负责流转土地,提供种苗和技术,贫困户负责种好地就行。秋收时,盈捷农业公司再负责包销所有红薯,确保贫困户旱涝保收。
本就有意“入伙儿”的江福昌,一听条件这么优厚,马上找到赵玉嵩,表示要跟他干。
“终于有能赚钱的地儿了。”江福昌说,这种模式,自己除了春种时出点儿体力,基本就是“零”投入,秋收时还不用找销路,比种玉米赚钱多,还省心。
不仅江福昌,村里还有10户贫困户积极加入。赵玉嵩算好面积,一下流转了60多亩地,搞起了“扶贫种植基地”。
“我这项目,还有‘后招’,做农副产品深加工。地里的红薯,当地的中药材,都就地从原料‘升级’为产品,再向外销售。”赵玉嵩说,这样既帮助我们当地的贫困户增收,又促进了农产品增值,一举多得。
“今年种好了,明年我还想再多种几亩。”江福昌说。
“明年项目还要再扩大,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赵玉嵩干劲儿十足。
人物
刘文辉
地点
凌海市翠岩镇前田村
种子好,秧苗壮
“我去地里,一会儿就回来,你在家看着点儿前后院啊!”院里养了一些鸡,刘文辉下地前不放心地嘱咐站在一旁的老伴儿。
“你让我干啥我干啥。”高高瘦瘦的老伴儿机械地重复这句话。刘文辉从院里拿起除草的铲子,边向外走边指着自己的头向记者示意:“老头子脑子不太好用了。”
年近六十的刘文辉是凌海市翠岩镇前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儿患脑血栓七八年,家里上有82岁的婆婆,下有30多岁尚未成婚的儿子,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山坡上的几亩玉米地。“全家就指望我一人,儿子在外打工,赚的钱勉强够养活自己,得亏这两年扶贫政策好,一家人生活才有了保障。”刘文辉高兴地说,村里有啥好事都想着咱,这不,今年春耕因为疫情出不去,村里3月初就给送来了玉米种子。
“这种子可特别了,出苗好,一棵苗也不缺。”走上村东头的山坡,就是刘文辉家的玉米地。6月中旬,青青的玉米苗已有20厘米高,她除草的空隙站起身,指着紧挨着的邻家玉米地说,咱家的苗明显长得高、长得壮,主要就是种子好。
“这是玉米新品种A898,一家种子公司免费赠送的。”驻翠岩镇第一副书记李霞去年下派到镇里,因为有过几年驻村经历,加之在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更了解农业和农村。疫情期间,为了让农民买到优惠的好种子,她借工作之便联系了一家种子公司,公司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决定送100公斤玉米种子给贫困户。
“这个玉米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比农民从市场上买的要好。”李霞说,全镇13个村,每个村挑最困难的贫困户送,前田村是移民村,地少,刘文辉家得了2.5公斤种子。
“咱也不懂,听人说这种子20元一斤,自己可舍不得买。”刘文辉乐呵呵地说,“这一种就知道真好,以前我撒几粒种子才出一棵苗,今年撒一粒就出苗了。”
除了送种子,李霞还帮助贫困户联系化肥等农资,给的都是最低价。
前田村过去紧挨着锦凌水库,怕水库积水淹到村子,四五年前全村搬到了现在这个更高些的山坡上。“移民补助每年每人600多元,加上低保、养鸡等收入,家里2017年就脱了贫。”刘文辉一脸幸福地说。
人物
李明强
地点
灯塔市铧子镇小东台村
他治病,他种田
见到灯塔市铧子镇小东台村村民李明强那天,他刚做完乳腺方面的手术从医院出来,身上还缠着纱布。“我这个人命苦,大男人得了这种病,以前还得过胃癌,一条腿因为车祸残疾了,没了劳动能力,前些年一直是贫困户。”他苦笑着说,“幸运的是,我去治病,水田里的农活儿一点儿没耽误。”
游新龙是村里的当家人、小东台村党支部书记。这天早上,他扛着铁锹去给李明强的稻田放水引流,春耕期间李明强地里的活儿,他全包了。“村支书不光出力,还给我省了不少钱。” 李明强感激地说。
今年受疫情影响,化肥农药运输不畅,价格水涨船高。如果等农资降价,又怕误了农时。好在游新龙过去曾在供销系统工作,认识一些供货商,村里总共买了60吨复合肥,不仅没涨价,每吨还便宜了10元。
农资备好了,游新龙又帮着李明强育苗。李明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现成的水稻苗一盘要7元,自己用种子育苗成本仅1元,种一亩地需要50盘水稻苗,他家6亩地,自己育苗能省1800元。一旁的游新龙补充道:“都是土里刨食的人,能省点儿是点儿。”
在李明强的眼里,这位村支书不是干部,而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这些年从备耕到秋收,一直是他帮衬着。李明强过去是失地户,游新龙帮忙给他家分了地。可是有了地以后,却不太会种,曾经包出去,也自己种过玉米,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游新龙便张罗帮李明强种水稻,教他怎么育苗,帮他雇人插秧,告诉他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施肥。
渐渐地,李明强的日子好起来了,水稻田一年有6000元收入。游新龙又帮他找了份打更的工作,还给李明强有病的儿子找了份零工。去年,他家就脱了贫。
李明强家的院子里,一盆盆月季花、长寿花整齐摆在墙边,迎着太阳盛放,地里的果蔬也已种下。家里新置办的电动三轮车停在屋后的背阴处,“有了它,我就能拉着老伴儿去地里干活儿了。”虽然大病初愈,但李明强精神头儿十足,脸上堆满了笑。
人物
徐得柱
地点
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
“大红袍”,满山坡
“老徐啊,赶紧把院里这几棵旧李子树抠了,换成今年咱村统一发的新品种。都6月上旬了,再不种来不及了。”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驻村“第一书记”金一鸣,一大早站在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得柱家门口喊道。
徐得柱腿脚不好,一听是金书记的声音,立马快步迎出,边走边回话:“好,一会儿就抠,这不是村里给的李子苗刚栽地里,合计歇歇再整。”
“歇啥!脱贫致富可不能等。”话音未落金一鸣已走向路口。
义和村地处盖州东部山区,平地少、沙质土特别适合种果树。但因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品种不佳,始终未形成规模,更谈不上收益。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金一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咋办?学!他带着几个村干部分别到普兰店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大石桥市等地学种植技术,看大棚、挑品种,最终选定营口农技部门推荐的品种“大红袍”。
一开始,种惯了玉米的村民都在观望,不敢干,更别说贫困户了。那就村里先示范。金一鸣在村里流转了部分土地,建起160亩扶贫果园,一年过后,长势喜人。“大棚李子5月上市,一斤8元,一亩能收2500多公斤,效益得多高!”
眼看树苗长大就要结果,村民急了,都想跟着种。却不料赶上了疫情。
“人走不出去。苗还比往年贵,钱也凑不齐,真急坏我了。”4月初,就在徐得柱最上火的时候,村里送来了400棵“大红袍”李子树苗,金一鸣还带来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技术。徐得柱家地不多,都在坡上,放苗、打理都有“讲究”,技术员的每一句话他都细细记着,还让女儿帮着记。
不仅管苗,村里还管种、管收、管卖。金一鸣说,每个时间节点,他都会到徐得柱的地里看看。“老徐身体不好,老伴儿还病重,总怕他误了农时影响李子结果。”
为稳定脱贫,村里给贫困户发的都是去年扶贫项目预栽的苗,已经长了一年多,移栽后明年就能结果,早收获一年半。
为了帮贫困户度过“等果期”,村委会让徐得柱先在扶贫果园务农,一天100元,不仅增加收入,还能学栽种技术。
“您看我这芽掐得对不对?”徐得柱只要在地里看见金一鸣总不忘讨教一二,而金一鸣则立即示范。
李子树苗种满山坡,这是义和村致富的新希望。
行·思
SI
一样,也不一样
每年,当春的脚步临近,春耕画卷就会在辽沈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当春遭遇疫情,一样的春耕就变得不一样了。
一样,是因为活儿还是那些,备种、购肥,翻田、犁地;不一样,则是因为疫情防控,人员隔离,各地一度交通封闭,全民宅在家中。农资运输受阻,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受限,随着春的脚步越走越近,战疫情抢农时保春耕成了全省上下的一致行动。2020年的春耕,因一场疫情而变得不再寻常,令人难忘。
保农资供应,省供销社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备足货源,稳定市场,社属化肥公司防疫复工两手抓,生产车间24小时连轴转,半个月抢出两个月产量;送科技下乡,全省科技特派员们线下转线上,网上授课、微信直播,让农民及时掌握各种种植技术,预防病虫冻害,保证春耕生产;大年初二初三,各地驻村“第一书记”没接到任何通知,舍小家顾大家,第一时间逆行回村,备防疫物资,领村民防控疫情;基层干部防疫的同时,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联系价格优惠的种子化肥,为贫困户送货上门。
“今年春耕,除了农资比往年买得晚点儿,啥都没耽误。”“一开始化肥涨了点儿价,后期就降了,甚至比往年还便宜。”“我身体不好,地里的活儿都是村干部帮着干的。”“咱的化肥和种子都是村里免费送的”……
春耕时节,记者进村入户,听到的都是这样朴实真诚的话语,看到的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的笑脸。无论是普通农户,还是贫困户,一场疫情,并没有挡住他们奔向幸福的脚步!
患难见真情。农民的感激之情洋溢在言语间,更体现在行动中。
住上政府给盖的新房,70岁的尹大爷格外珍惜,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净利落。小院里的两垄毛豆长势喜人,“种这个是给大家吃的,农村也没啥好东西,就一点儿心意。”出门时,他这样对记者说。
“没有村书记领咱干,哪有这一片李子树。”种惯了玉米的穷山沟,有了村集体产业,看到致富希望的村民对驻村“第一书记”由一开始的不信任,变成了“不舍得让走”。
2020年,不一样的春耕,一样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