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自立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7日

何玉兰想把养猪的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共同致富。

白玉东一家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家里的“光荣墙”前,两个女儿为吴艳红点赞。

扶贫,重在扶志;物质脱贫,首先要“精神富有”。

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主体,只有让他们切实受益、乐意参与、主动融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多年来,我省各地区各部门在这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探索,比如凌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北票、义县、凤城等地区的“道德银行”模式、朝阳县的“五比五争”实践活动。这些做法,都对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扶”,只是一种助力。要想始终挺直身躯,被扶的人也必须努力。为了确保脱贫攻坚路上困难群体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党和政府想尽了办法,如今,更多的贫困群众开始自强自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

精神自强,经济自立。

人物

吴艳红

地点

朝阳县东大道乡奈林皋村

我劳动 我光荣

在朝阳县东大道乡奈林皋村,说吴艳红自尊、要强,没人有二话。

5年前,丈夫身患疾病去世时,吴艳红42岁,3个女儿,最小的还没上学。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人,几年来,她披星戴月地不得闲。每天早早起床,给孩子们准备早饭,收拾院落、房前屋后,喂好家禽家畜。照顾女儿们吃完早饭,把大孩子们送去上学,小的托付给邻居和亲戚。家务事处理完,农忙时下地,农闲时,她就会赶到村东塔营子附近、在建的京沈高铁工地上,寻些勾缝抹灰一类的零工。

“孩子小,她没法走太远做俏活,自己力气又小,打工受限,挣的钱也不多。虽这么不容易,可她愣是一个人把曾经‘塌下来的天’又撑了起来。”6月11日,在自家整洁的小院里,听大伙讲起她这些年来的艰辛、能干,娇小瘦弱的吴艳红,眼里有泪光,脸上有自豪。

2016年,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村干部把补助资金、扶贫产业项目分红送到她手上时,她却觉得“不好意思,打心眼儿里不想要”。

“我还年轻,有手有脚,伸手拿国家白给的钱,心里不得劲儿。”面对别人的不解,她解释说,如今,孩子上学的学杂费全部被减免,大病小灾看病拿药也不用自己花钱,“只要我肯干,做零工的收入够花了。村里还有其他贫困户,这补助钱应该先紧着别人用。”

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吴艳红和朝阳县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无法出去打工,收入减少。为此,县扶贫办推出扶贫项目,为相关人员发放鸡雏、鸡笼子和相关的配套设施,鼓励大家养鸡增加收入。

养鸡脏、累,还有病害等隐患,一些人嫌麻烦不爱干,盼着“国家出钱来解决难题”。可她却觉得,“国家也有难处,咱更不能添乱”。于是,她不但精心饲养自己的份额,还代养了其他贫困户的鸡雏,与对方平均分享最终收益。同时,按照县扶贫办制定的“五比五争”规划,吴艳红又做了一份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按劳所得。

“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艳红做的事都太平常了。可这份人贫志强不服输、肯干的‘志气’,太不平常。”作为工作多年的扶贫干部,乡扶贫助理盛晴,对“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和大多数村民家不同,吴艳红家不大的院子中间,修了一个小花池。花池中,芍药、月季、百合会依各自花期,次第开放。“这样的话,不论哪个季节,我和女儿们就总有花看。”吴艳红说,“我相信,只要我肯干,以后的日子就能像这些花一样,越来越美。”

人物

白玉东

地点

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大红石砬村

很快就能小康

村边山脚下,白玉东家的4间新房子宽敞亮堂。门前,小桥流水,停着一辆二手微面;后院,菜绿瓜香,十几只波尔山羊咩咩笑,几十只肉鸽咕咕叫。这一切,与全家人的笑语欢颜交织,简直让人“怀疑”: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

“这么高兴,是因为咱如今日子好过了,要搁在以前,咱可笑不出来。”6月14日,提起今年肯定脱贫的前景,白玉东的快乐掩饰不住。

今年35岁的白玉东患先天性脊柱侧弯,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之前也一直未能成家。2010年,同村的秦丽丈夫去世,在村干部的撮合下,她带着3岁的儿子嫁给了白玉东,第二年家里再添一子。虽然添丁进口让白玉东的生活更为贫困,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却随之增强。

2016年白玉东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政府统缴新农合与医疗保险等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政策,2018年,政府还补贴3万元将他家老旧的房子进行了翻盖,他家的日子明显好过了不少。可白玉东仍不满足,“咱不能当一辈子贫困户,我得给妻子和两个儿子一个幸福的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拖着残疾的身躯,白玉东暗下决心,发狠地寻找挣钱的途径。

虽然身体不好,但白玉东很聪明,他有养肉鸽的技术,也考上了驾照。所以,他不但在村里的公益岗位做生态管护员,还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开车在村间接送各家孩子上下学,拉村民赶集进城等。为了方便他开车出入村里、搞小运输,村里在他家门前的河沟上,专门修了一座铁桥。看着丈夫这么能干,妻子秦丽也不甘示弱,开始学着做小买卖,到集市摆摊贴补家用。

年初,为了对冲疫情影响,区政府启动了一个扶贫项目,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羊,每养3只奖励1000元,白玉东和妻子一商量,立刻联系购买了6只波尔山羊。翻书上网,多方求教,夫妻俩精心饲养,不到半年时间就繁育了6只小羊。

“到年底每只肉羊可卖七八百元。”白玉东掰着手指头算着收入账,“4亩地1600余元、50多只肉食鸽600多元、接送学生1.2万余元、当生态管护员5400元,再加上秦丽集市摆摊的4000多元,扶贫项目股东收益等,年收3万多元没问题。”

说起丈夫“聪明、能干、争气”秦丽特别满足:“他总说,好日子等不来,靠不来,要流血流汗干出来。”

白玉东则摸着儿子的头,望着妻子说,“对,继续这样干下去,咱家很快就能‘小康’。”

人物

张永坤 何玉兰

地点

绥中县加碑岩乡王家店村小香沟组

我申请退出

今年4月的一天,加碑岩乡政府扶贫办走进来一对中年夫妇,主管扶贫工作的乡党委副书记杨宝林认出来,他们是王家店村小香沟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叫张永坤,妻子叫何玉兰,两人都54岁。

杨宝林刚问了一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两口子就都哭了起来。好一会儿,何玉兰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纸递给杨宝林说:“杨书记,我们要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是我们的申请书。”

做了多年扶贫工作,杨宝林还从没听说过有人要主动申请。他一边看着手里的申请书,一边听夫妻俩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张永坤与妻子儿女一起与父母同住。1996年,两位老人相继突发脑溢血。此后,家里花光所有积蓄,保住了老人性命,但也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张永坤到城里当搬运工,没干几个月,就伤了腰椎,瘫在了炕上。

一家六口,三个瘫痪不起,两个在上学,全家只剩下何玉兰一个劳动力。2014年,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就靠政府和亲戚邻居救济维持。

2017年,乡里推广扶贫项目,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可分得一只猪崽。此时,家里的老人先后离世,他们家分得4只,其中3只是母猪。这4只猪崽就成了何玉兰的心肝宝贝,也成了一家人脱贫的寄托与希望。虽然还不能干重活,但张玉坤这时也能站起来了。在夫妻俩像养孩子一样的精心饲养下,8个月后,3头母猪下了30多只猪崽,其中一头“英雄猪”下了18只。

今年4月初,张永坤夫妻俩一次出栏了34头肥猪,抱回来13万多元现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我俩坐在炕上数钱,数着数着都哭了,完后又笑了。”何玉兰说。

将欠的饥荒还完了,夫妻俩还盈余几万块钱。“晚上睡不着,咱就想,‘靠’了政府这么多年,现在咱有钱了,该让政府把给咱家的补助款拿去帮助其他的贫困户。想到这儿,我俩就爬起来写了这申请书。”何玉兰对杨宝林不好意思地解释着两人的激动。

6月9日,杨宝林来到小香沟检查工作,正赶上张永坤家要出栏16头肥猪。“这茬儿猪至少能卖六七万。今年,咱保守估计能收入20万。”何玉兰一边介绍着自己的满足,一边和领导们合计着找地,扩大养猪规模的事,“我有技术,有销售渠道,还可以为大家提供免费种猪。规模上来了,大伙能一起干,我想让别人和俺家一样富裕。”

人物

吴德喜

地点

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

往前奔的脚步停不下

6月8日,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天蓝云白。站在自家的新房前,望着太阳下显得更加闪亮的黄墙红瓦、院子里蓬勃生长的绿树红花,吴德喜夫妇满是幸福的脸上,还掺有几分惊喜。

因为要忙活鸡场里的活儿,20多天了,两人都没顾上回家看看新房进度。虽然从鸡场到家,骑电动车不过20多分钟,但脱贫后的吴德喜夫妇,片刻时间也不想耽误。

“懒,就完了。”听人夸他俩勤奋,吴德喜“骄傲”的声音一下提高起来。种了十几亩大榛子,养了1万多只小鸡,每天,吴德喜夫妇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老黑山村位于辽吉两省边界,人均耕地不足两亩,2003年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全县最穷的村”。1998年,吴德喜开始带患癫痫病的大女儿辗转多地看病,前后花了数十万元,欠了不少外债,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陷入窘迫。那些年,为了看病、还债,两口子出国打过工、在家养过鹅,但都没能脱贫。

吴德喜是个不服输的人,但是“取不到致富的‘真经’”让他特别着急。关键时刻,扶贫好政策让吴德喜一家受益。2015年吴德喜在乡里的帮助下,种起了大榛子,每年每亩净收入达到7000多元,收益比种玉米提高了6倍。2019年,吴德喜腰包终于鼓起来,“贫帽子”也摘了下来。打那时起,两口子“往前奔的脚步”就更不肯停下来。

去年,越干越起劲儿的吴德喜夫妇专程跑到辽阳,考察现代化养鸡技术。“我算过了,如果有现代化厂房,干净卫生,我们两口子养五六茬小鸡一点儿不累。”吴德喜说。

如今,在老黑山村,尝到奋斗甜头的不止吴德喜夫妇。“许多当年的贫困户通过努力,现在成了村里致富的榜样甚至是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全说。疫情发生后,一些贫困户还学会了上起网课,天天捧着手机,直播卖货不得闲。

“现在,大伙都明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聊着唠着,新房前“参观者”多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替王福全补充着自己的“奋斗感悟”。

“只要不歇气地干,往前奔,更好的日子在前头等着俺们呢。”吴德喜的总结,让大家都笑着拍起了巴掌。

行·思

XING

SI

鸡蛋从里面打破才是生命

决战脱贫攻坚年,要做的工作自然不少,这其中,哪些短板是亟待补齐的?对此,基层扶贫干部有个共识:必须加强贫困人群的内生动力。

吴艳红、何玉兰、张玉坤、白玉东、吴德喜……从这些正在脱贫、已经脱贫,甚至成为富裕户的“贫困户”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内生动力大多源自他们参与脱贫的意愿、实现脱贫的能力以及巩固脱贫成果的决心。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没有他们主动参与的意愿,扶贫事业不但难以成就,甚至已经完成的工作也会出现反复。

平心而论,甘于贫困并非常人所愿。然而,现实中,一些贫困群众之所以懒字当头,靠字立身,表现得“不愿脱贫,不主动劳作”,究其根本,大多还是怕字作怪。细究起来,这怕字背后,则“藏”着他们实现脱贫能力不足的真相。受教育程度不高,曾经奋斗无果,致贫因素叠加,多重压力使之担心——不论如何付出,都难有收获,不如“认命”。

要化解这部分群众长期养成的“怕”的心理,还需“因材施教”,耐心引导,这方面,基层干部不乏实践经验。比如今年,朝阳县开展“五比五争创标兵”活动,方法之一,就是鼓励贫困群众,尤其是半弱劳力等,根据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求,将自家环境做好,并根据结果获取相应的由产业扶贫资金等构成的奖励“工资”。尽所能,有所得,不再伸手“拿救济”,此举,既改善了其收入水平,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一些人甚至因此治好了长期养成的“懒病”。

当然,要想真正培养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巩固脱贫成果,还必须在尊重贫困群众主体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资源、结合他们自身条件,鼓励其发挥长处,让他们看到付出即有收获的前景,从而敢于迈出与贫困告别的脚步。比如曾“依仗残疾”靠父母周济的白玉东,在扶贫干部的鼓励下,将自己善于养鸽、爱驾驶等“不务主业变成正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全家人的精气神都提升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扶贫先扶志,贫困人群若想真正摆脱贫困,也必须明白,只靠政府的政策脱贫致富并不是长久脱贫之计,只有下定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的决心,发挥出不怕苦、不怕累的传统品格,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贫困,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鸡蛋从外打破只是一种食物,从内打破,才是新生命的开始。对贫困人群而言,脱贫路上,外部多元扶贫之策与内部自我脱贫之举,缺一不可。让我们祝愿,更多的“贫困户”能让两者长期保持互动,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