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干 心里不慌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7日

李斌在新岗位上干劲十足。

付立新在村子的基地里为葡萄疏果。

就业,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饭碗”端稳了,日子才能安定、踏实、有奔头。就业稳住了,发展才能从容、坚定、有底气。 今年以来,针对就业有眼前之困,也有预期之忧,我省先从政策层面入手,推行降费减负等一系列援企稳岗措施,稳住了就业“底盘”。2月至4月,全省累计减免社保费109.2亿元;截至5月已为3.9万户企业支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22.9亿元,稳定岗位316.8万个。

我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列为稳定就业的重中之重。安排专车、专列、专机1945台次“点对点”保障农民工返岗,截至5月末全省已有51.8万名农民工返岗复工。与此同时,我省明确2020年全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不少于13.35万人。

端稳饭碗,就业脱贫。

人物

付立新

地点

开原市八宝镇胡家窝棚村

6月4日早晨,开原市八宝镇胡家窝棚村51岁的付立新来到村里的葡萄大棚,为葡萄疏叶。阳光透过棚顶洒进棚里,将串串葡萄映照得更紫了,而她的脸上很快挂满了津津汗水。

“活儿轻巧,能在家门口找到活儿干有收入,我满意得很,多亏政府时时为我们着想。”付立新一边干活,一边轻快地说。11年前,丈夫因车祸双目失明,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就在春节期间,突发疫情使周边设施大棚里的农副产品出现销售困难,用工需求也大幅缩减。这让付立新纠结起来,“没有来钱道,这家可咋办?”

付立新大女儿已出嫁,小儿子在外地上学,丈夫还需要照顾,家里除了7亩土地的流转费,其他收入只能依靠她就近务工。从往年“活儿不断流”,到今年以来零星有活儿干,付立新一度愁得睡不好觉。

虽然付立新家已经脱贫,但如果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不能就业,全家很容易重新戴上“穷帽”。她家的情况,村里乡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疫情期间排查劳动意愿时,我们发现付立新家真等不起,在安排务工活儿时就可她优先。” 胡家窝棚村委会主任兼开原市彦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彦春说。

彦春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有韭菜、草莓、葡萄、花卉、西红柿等,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让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就近务工增收,同时还可以产生收益为贫困户分红。

付立新说:“因为疫情,我们村基地里的蔬菜、花卉运不出去,销售不好,用工也少,但务工工钱没下降,村领导说即使亏也不亏老百姓,我们特别感动。”疫情发生以来,付立新在家门口已挣了近万元工资。

在八宝镇,像付立新一样需要巩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不少。

“疫情严重时,我们摸底统计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就有100余人,当时的确压力不小,镇政府就先在本镇企业、合作社里寻找工作岗位,推动双方对接。”八宝镇副镇长金红说。

截至6月4日,八宝镇已有14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务工,比去年同期还多了14人。

端稳饭碗

人物

李斌

地点

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

能伺候妈 能贴补家

虽然只干了两个多月,但李斌对辽宁途客凯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这份线上客服工作非常满意,他说:“每月能赚到4000多元,有五险,比在外地工作剩的钱多,更重要的是能照顾母亲和家里。”

26岁的李斌家住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母亲患尿毒症六七年,每周都要做两次透析。因为这病,原本不错的家里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

“爷爷患胰腺癌刚去世,母亲就病了,先后跑了沈阳、北京等地医院看病,”李斌说,父亲以前是货车司机,为了照顾母亲,不得不留在家里,全家经济来源就靠4亩多地的葡萄。“小时候家里四世同堂,所以房子才会这么大,现在就剩下奶奶和我们了。”李斌说。

李斌家有4间半平房,房子和家具很陈旧,但屋里屋外干净整洁。母亲屋子里一个梳妆柜子格外引人注意,表面红漆皲裂,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这是太奶奶的嫁妆,得有六七十年了”,李斌解释说,过去舍不得换,现在换不起了。

母亲生病时,李斌刚上大二,帮不上家里的忙,只能干着急。2016年他从丹东机电学校毕业后,一直在沈阳一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工作。2019年刚入冬,为了提高收入,他辞职去华晨宝马公司应聘,在春节前回家等信。

没想到,没等来入职的好消息,却等来了疫情。

困在家里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为工作发愁的李斌,4月初迎来了转机。北镇市扶贫办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很快把他介绍到位于北镇新区的辽宁途客凯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做线上客服工作。这是一家集话务外包、娱乐直播、电商直播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一年多来积极安置贫困人员,还与贫困村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葡萄、苹果、梨等农产品。

6月11日午休,李斌工作的大平台一片安静,他告诉记者,从家到公司坐公交半小时车程,来回方便。“在沈阳工作收入也就四五千元,吃住还要一笔费用,剩的钱不如这赚得多。现在母亲能天天看到我,我能补贴家用,再好不过了!”李斌说。

人物

于淑贤

地点

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蔡家村

四季有活 增收有路

71岁的于淑贤,是家里的“壮劳力”,靠着她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虽有疫情,也没能阻挡住她家的增收步伐。因为她的工作地点就在家门口。

6月5日,新宾满族自治县榆树乡蔡家村,天刚亮,于淑贤就起床做饭,照顾患有小脑萎缩的老伴儿吃饭,然后骑车10分钟,到村里的富强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打工。

“从2013年开始在这儿干,一年四季都有进项。这个季节主要是剪蘑菇。”于淑贤说,活儿不累,收入稳定,满足日常开支足够。

于淑贤家,因老伴儿受伤致贫。于淑贤说,家里仅有4亩地,靠种玉米难以维持生计,何况自己年龄越来越大,种不动地。

一筹莫展之际,富强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振平主动找上门,询问于淑贤是否愿意到合作社打工,并掰着手指头帮她算账。

“一亩地,土地流转金800元,比你自己种地收入还多;你还可以到咱合作社来打工,日工资百元左右,一年能赚一两万元。”蔡振平说,建这个合作社,就是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合作社有了收益,还给大伙儿分红。

“天大的好事落在我头上了。”于淑贤说,一边照顾家,一边打工,啥都不耽误。合作社还免费教咱技术,什么季节该干什么、怎么干,我都清清楚楚,心里特别有底。

合作社的“虹吸效应”在增加。不只于淑贤,附近十里八村的贫困户,大多“闻香而来”,加入合作社打工。

“最多的时候用工量达到400人,其中以贫困户为主要劳动力。”蔡振平说,自己有着多年的香菇种植经验,发现这一行业入门相对简单,劳动强度相对低,特别适合家里有负担,走不出村且有劳动意愿、想增收的人群。

“合作社提供了工作机会,让大伙儿聚在产业链上,致富创富。有些人干好了,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愿,还可以承包大棚自己干。”蔡振平说,通过这个产业,不仅要助贫困户在短期内脱贫,还要建立造血长效机制。

“要是年轻10岁,我肯定包个棚子自己干。”于淑贤脸上的皱纹,因笑容渐渐舒展。

人物

汪振东

地点

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唐家堡村

岗位到家 产业入户

天刚亮,家住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唐家堡村的汪振东和妻子佟乃香就来到了离家不远的香菇种植大棚,开始一天的劳作。

走进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升柄展伞,阵阵菇香扑鼻而来。倒垛、扒袋、采菇……汪振东夫妻俩手法熟练,很快,就盛满了一个个箩筐。

“这些活儿,两口人,每人每小时10元钱,一天能挣200元。”采访时,汪振东边算账边感慨,“没想到这几年,收入提高了一大截。”得益于在村集体经济项目打工,汪振东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以前可不这样。2016年之前,贫困一直纠缠着汪振东。

母亲身患重病,两个孩子上学,自己又患有腰脱,家庭开销大、收入渠道单一的汪振东一家一度陷入窘境。2016年,他被识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最困难时,房子都要倒了。后来多亏了当年的危房改造工程。”谈起人生中的这段“至暗时刻”,不善言辞的汪振东低下了头。

局面也是从那一年起逐步转变。

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当地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接踵而至。汪振东不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惠,一年一年间,职业身份也多了起来。

当地发展庭院经济,就地就近就业,汪振东在自家院子里养起了猪。“今年,两头母猪的猪仔还没分窝,已经订出去了。每只得卖1500元以上。”汪振东说。

发展产业是农村促进就业的最优选择。据介绍,在当地,全县安排资金1152万元,对所有像汪振东这样发展庭院小产业项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予以补助。目前,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已实施生猪养殖、家禽养殖、柞蚕放养、花生种植等项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105户、12362人致富。

当地增设公益岗位,实施兜底安置,汪振东成了村里的卫生保洁员。这一笔,又是一年7500元的工资收入。

更多的“汪振东”们正在受益。今年以来,岫岩县从县本级财政列支专项资金500万元,开发公益岗位2029个。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公益岗位安置保洁员、水管员、护林员、养路工、抄表员、安全员3000余人。

时至傍晚,忙活了一天的汪振东和妻子已经摘了30多筐香菇,衣服已被汗水浸透。

“不怕吃苦流汗,日子还能过得更好。”汪振东说。

行·思XINGSI

有事干 穷根断

在西丰县振兴镇一间蘑菇加工车间里,78岁的刘焕功和老伴儿认真地剪着菇根,因身体不好和年龄偏大,他们的动作略显迟缓,但他们的脸上却透着平和。

“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地也种不动了,现在能有人要我们干活很不错了。”刘焕功道出了自己的满足,这样每天他们能有100元左右收入,活儿能接连小半年。 贫有千种,困有百样。如果不是了解刘焕功儿子意外离世,老两口独自抚养孙女从小学到上大学,笔者也很难理解这份离家不远的工作,于他们是多么重要。 疫情袭来,我省不少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出现滞销,在相关产业链条上的用工量也出现明显减少趋势,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压力也随之而至。

“往年一天能干上八小时至十小时的活儿,疫情期间一天只有三五小时的活儿,再说用工供大于求,工钱也可能会降。”开原市八宝镇胡家窝棚村付立新的这种担忧,在疫情期间是不少贫困户的共识。

就业从来都是最大的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如何拓展、稳定贫困群众的就业,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事关他们能否如期摆脱贫困。

行走在辽沈大地,我们欣慰地看到,各地各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举措,勇于作为,致力于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谋就业,稳定了他们的增收和脱贫预期。 俗话说“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新宾满族自治县何家村的焦阳,受益于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考取事业单位有了稳定工作,家里也脱了贫。她感慨,如果不是好政策,像她这样的家庭在疫情期间会更加困难。 于是,通过发展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岗位等方法被广泛应用。遍布全省的扶贫车间、龙头企业中,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市场主体中,随处可见贫困户务工增收的场景。

有事干,穷根断。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就业帮扶有助于稳定贫困群体就业的基本盘,确保脱贫的质量和成色,同时倡导困难群众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激发起他们脱贫的信心和活力,为“稳得住”“能致富”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