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刘树仪创新中国传统图案技法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7日

水彩画《壑谷幽兰》。

《祭侄文稿》局部。

装饰画《景洪三月》。

镶嵌壁画《双鱼》。

毛织壁挂作品《腾飞》。

高 雁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90岁高龄的刘树仪是东北鲁艺培养的最早一批图案、染织专业人才。70年的光阴,刘树仪亲历了鲁艺到鲁美的历史沿革与光辉历程,见证了新中国染织工艺的起步发展以及中国染织服装行业的兴盛。她传承创新中国传统图案的审美、技法,与同事们合作开创了当时学界和行业认可的教学模式,是鲁迅美术学院染织专业基础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者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工艺美术家、画家和教育家。

参与重大设计彰显鲁艺精神

1949年,19岁的刘树仪考入鲁艺美术部,1950年,被分到图案班。先后师从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傅新华、李万成、乌密风、周绍淼和李桢泰。老师们学养深厚,理论造诣高,金针度人。

刘树仪曾回忆,当时老师们为学生开设了基础图案、工艺概论等课程,除了进行图案创作中线条与构图的基本训练外,结合学院“一专多能”的倡议,授课内容扩展到家具设计、染织布艺设计、生活器皿设计、图表和装饰画设计,展览会场的装饰和布置等,丰富的内容开阔了刘树仪的视野。与此同时,学院还安排了解剖、透视等美术技法课程与文化理论基础课,丰富的课程设置、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刘树仪日后的创作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刘树仪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她立足传统纹样,继承传统美学精神,同时注重从自然中吸收创作灵感,对其进行审美创造,“形之于心,继而形之于手”。

她的作品深谙图案变换规律,造型灵动,注重装饰语言表述。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刘树仪和工艺系多名师生代表辽宁赴北京参与十大建筑(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的装饰设计工作。此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更是中国室内装饰设计史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师生们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辽宁省政府的表扬。1960年,刘树仪又与工艺系师生一起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辽宁休息厅的设计工作,她设计的白玉兰图案地毯,素净质朴,格调清新高雅,广受好评。

设计群众喜欢的图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树仪同乌密风、周绍淼等著名艺术家一起赴敦煌莫高窟考察,从古代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又随同染织教研组赴贵州丹寨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地考察少数民族蜡染图案,吸取民间艺术精华。刘树仪不断探索多种美术图案形式,在纤维艺术、手绘艺术、蜡染、织物等图案设计领域有许多新颖的实践和建树。其毛织壁挂作品《腾飞》《鸟语》代表国家对外展出。其中,《腾飞》入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设计作品集》。1990年,其镶嵌壁画《双鱼》荣获全国工艺美术院系师生作品展优秀作品。

刘树仪认为图案装饰语言应注重“简练、单纯,程式、秩序,变异、趣味,寓意、象征,材质、表现,整体、适应”,这24个字全面概括了图案设计技法要义,将图案装饰设计提高到与绘画、建筑等美术门类相同的艺术高度。

她的图案设计始终彰显鲁艺精神,即坚持文艺创作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她深入考察生活,真诚描绘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讴歌人民的生活理想。她的壁挂《葡萄熟了》人物造型优美舒展,动作生动传神,情感喜悦真挚,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当时,吉祥鸟、孔雀和花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案,经常出现在毛巾、被面、地毯等日用品上。刘树仪创作的这类纹样既传统又不落俗套,变化丰富,广泛适应人民的审美需要和生活需求。同时,她每年都受邀参加省纺织局举办的选样会,与其他专家一起选出优秀的样本。这些样本往往被多家轻工业生产单位直接采纳使用,或作为来年生产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是刘树仪对解放初期东北轻工业发展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后,刘树仪不忘初心,坚持为人民而艺术的创作原则,根据新时代的审美变化适时调整,将丰富的现代元素和工艺发展的新材料、新特点相结合,创作出展现新时代风貌的作品。在带领学生写生的过程中,她积累了大量花卉水粉水彩作品,清纯典雅,富内在精神,并多次获奖,并被编入《名家花鸟艺术》与《名家静物艺术》画集。

开创图案教学新方法 被授予“鲁迅艺术教育奖”

刘树仪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坛辛勤耕耘。新中国成立初期,她所教授的基础图案课程是当时工艺系的基础课,适用性很强,但全国艺术院校均没有现成教材。刘树仪总结经验,汇成讲稿,全部使用“范画”教学,为鲁美工艺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全国的工艺图案教学延续着临摹和理解古代纹样的传统路径,但鲁美在此基础上重视写生,“将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使图案造型变化更加灵秀动人,受到全国艺术院校的好评。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40年时间里,刘树仪为东北乃至全国的染织工艺和装饰设计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她教过的很多学生留校任教,成为鲁美精神薪火相传的接力人、学科的翘楚。

2008年,刘树仪被授予“鲁迅艺术教育奖”,鲁美原院长宋惠民评价说:“在工艺美术教学体系的建构、工艺美术系的组建、深化工艺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完成有关工艺美术的重大社会任务以及重要的科研项目上,刘树仪教授起到了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典鉴读

JIANDU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一支枯笔释放撕心裂肺之痛

本报记者 凌 鹤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影响千古。颜真卿初学“二王”、褚遂良,后又师从草圣张旭,吸众人所长,一改初唐风范,其作品正大端庄、气势磅礴、遒劲有力,被称为“颜体”。行草代表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对英勇殉国的侄儿的祭奠之文,书写时满怀悲怆,不计工拙,天真烂漫,一气呵成。通篇情如潮涌,纵笔豪放,常常写至枯笔,更显苍劲。清人王琐龄曰:“鲁公忠义光日月。书法冠唐贤。片纸只字,是为传世之宝。况祭侄文尤为忠愤所激发。至性所忧结,岂止笔精墨妙,可以振铄千古者乎。”

《祭侄文稿》呈现三大艺术特色:一是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煞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二是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圈点涂改随处可见,跌宕多姿,奇趣横生。三是生动的墨法。所书枯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浓墨、麻纸有关。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

现代书法大家、理论家、诗人潘伯鹰认为:“由于颜真卿不在字形上求同于古人,所以成其新;由于细考而仍暗合于古,所以证明他是心知古人的原则,而自己运用生新,这才是真的会学古人。”

当代著名书法家、多所艺术高校客座教授胡崇炜认为,颜真卿的贡献在于,在草书楷书精湛的基础上,其艺术表达超前而独特,从实用性而变为“艺术化”,塑造“颜体”特有的典范。《祭侄文稿》中所有枯笔和牵连映带处历历可见,清晰看出颜真卿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高妙,对于学习行草书大有裨益。

颜真卿一改初唐风范,变古创新,形成了与“二王”并重的新体系。因此,颜体是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颜真卿也被认为是“突破右军铁骑唯一人”。

艺术微论

贴近生活的创新 能更好发挥艺术效能

凌 鹤

6月26日,国际纤维艺术家、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林乐成携手6位著名艺术家在浙江溪口镇的田间、老宅、老街举办了一场“竹够好玩——田野互动艺术展”,并以展览为载体开展竹编大赛,将古老的手工艺与创新的艺术设计相结合,发挥艺术效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受到热捧。

展览中,创作者将溪口当地普遍存在的竹编工艺与金属相结合创造出新产品,将古老的纤维编织予以现代材料运用展示,既结合当地实际,又富艺术创造力,形式与内容十分新颖生动、亲切感人,启发了观众思维,获得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

“田野互动艺术展”可谓贴近生活的创新,使艺术发挥最大功用,实实在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不仅提升了地域文化形象和影响力,更能使古老的手工艺焕发时代生机,激发蓬勃的生命力,而新生的艺术品又可带活一方经济,效能多重。

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艺术绝不仅仅是架上展示的艺术品,艺术内涵与表达之丰富无边无际,取决于艺术家的智慧与创想,创新的艺术实践之路更是多姿多彩,贴近生活是唯一法宝。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艺术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网络为中心的展览展示占比极高,颇受欢迎,但人们总觉得缺点什么,缺的是一种真实可触可感的现场互动与情感激发。林乐成教授把田野大地作为展场,把各种人们熟悉的纤维艺术的创作展示置于其中,天然和谐,平添妙趣,又使人这一主体自由徜徉于艺术天地之中,与艺术作品真实面对,细微感知,深切感受,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生活依然继续,新的艺术仍在诞生。来源于生活,又以有益的价值改变生活的艺术最受欢迎,而艺术的创新不是悬在空中的理论,只有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与其发展变化相交汇,才会提炼创作出对生活与人们的心灵具有引领、启智、抚慰、激励作用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