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岁月里的钱学森

辽宁日报 2020年07月01日

张 瑜

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的归国让中国“两弹一星”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被称“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科研能力如此突出的钱学森有何特别之处?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人?《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一书用故事性的叙述带我们走近这位卓越的科学家,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科学研究之外的生动面貌。

梳理钱学森早年求学经历

在钱学森晚年的卧室里,挂着两件经过装裱的物品,一件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肖像照,另一件是名为《西湖一角》的国画。《西湖一角》是钱学森一生的珍藏,画上的“他日归来”四个字对钱学森来说饱含深意。作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巨匠,“他日归来”是钱学森从走出国门求学到归国报效祖国经历的真实写照,饱含着他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为了记录并纪念钱学森的早年求知岁月,从事钱学森档案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吕成冬在编写钱学森早年传记时,直接选用“他日归来”作为书名,足见这四个字对钱学森的意义。

作为一本具有传记文学风格的著作,《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以下简称《他日归来》)时间跨度从钱学森1911年出生到1955年归国,是作者吕成冬在近十年时间里持续收集、考证和研究钱学森档案史料的成果。作者从钱学森的出身和教育说起,顺着钱学森接受教育经历的延伸,叙述了他大学时期立志工科报国到留美时期的读书生活,描写了他从青年学者如何成为世界科学家的经过,介绍了他的婚恋与家庭生活以及报国初心等。在作者的笔下,求学时的钱学森有着跟普通人相似又大不相同的经历和生活:他受益良师潜心求知,努力学习却并非死读书;他爱好音乐组过乐队;爱护家人又乐于交友;归国历经磨难却不改初心……通过对钱学森早期求知经历的描写,作者让一位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深入人心。

大历史观与微观史学辉映

钱学森的一生波澜壮阔,求知岁月也与众不同,怎样用有限的笔墨勾勒出他早期人生的丰富性并不容易。《他日归来》的写作基于大量档案史料研究,全书近30万字,用大历史与微观史学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钱学森。书中不仅宏观梳理了钱学森从童年及少年时代接受现代教育到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从MIT硕士到CIT博士等求学的过程,同时,作者还对钱学森的求知过往及其所受家学影响作了细节上的描写:钱学森留美时期深受冯·卡门学派的影响,一年四季均以穿着正装为主,白斩鸡是钱学森常做和爱吃的一道菜……在作者多视角、多角度的呈现下,一个勤奋求知、彬彬有礼的学者形象矗立眼前,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养成记”渐渐清晰。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以大历史观和微观史学为指导,力图将钱学森置于“宏观历史”视野和“日常生活”空间两个维度做考察。

此外,《他日归来》还用图文结合讲故事的形式写出了钱学森的成长轨迹和生活图景,让我们了解了钱学森留美20年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也感受到他在美国被监视居住的5年时间里的无奈和苦楚。比如,在书中的126份插图中,有60份属于首次公布,其中有钱学森留美期间拍摄的各种照片,包括生活自拍、人际交游、居住场景、子女写真、科研环境等,为作者从微观层面构建钱学森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条件,也为世人了解钱学森提供了更为真实、直观的材料。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钱学森之问”。在《他日归来》这本书中,尽管作者并未明确试图通过钱学森教育经历解答“钱学森之问”,但透过钱学森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的描写,却能找到一些答案。

钱学森科学成就的取得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与其所受教育关系密切,他晚年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重要参照就是自身的教育经历。据书中所述,钱学森儿时在双亲的影响下学会细致观察,培养了耐心和毅力,而在教育资源集中的北京接受完整的中小学教育,让钱学森积累了广博的知识,培养了实践能力,为日后走上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石。在导师冯·卡门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之时,钱学森又总结和掌握了“先博后约—以专致精—由精求通”的科研方法。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能了解到钱学森怎样成长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也能引发我们对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