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乘地铁到中街站别忘了看《盛京赋》

当代书家用笔墨诠释文化自信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29日

沈阳地铁中街站《盛京赋之颂篇》。

卢林书写《盛京赋》长卷(下)及局部(上)。

神龙本《兰亭序》(局部)。

沈广杰书《盛京赋之颂篇》。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2016年,外研社与沈阳出版社将246年前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法文版《盛京赋》(包括注释等)转译回国后,引发盛京文化热,持续至今。

沈阳地铁中街站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书法作品,内容就是《盛京赋》的节选,是书法家沈广杰的代表作。当代书法家、文博学者、诗人以文墨相兼的艺术形式,融入对沈阳历史文化的再解读、再理解,以艺术作品激发辽宁人的文化自信和对家乡的热爱。

《盛京赋》是乾隆第一次东巡祭祖时创作,全文3000字,是一篇歌颂先世创业之功和盛京物产丰富、人才鼎盛的文学与艺术作品,由“序文”“赋文”与“颂诗”3部分组成,较早被翻译成法文出版,成为18世纪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文本与契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武英殿刻32体篆文本面世,极具文献与艺术价值,在汉满文字、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6年,法汉对照本《御制盛京赋译著》正式出版发行后,引发对盛京文化的深入研究。沈阳著名文博学者、书法家沈广杰,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卢林先后以楷行书体书写《盛京赋》,展现辽宁人传承文脉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品格,共同提升对家乡的认知和对地域文化的了解。

沈广杰作为著名文博学者、诗人、书法家李仲元的学生,深得真传,诗书画印兼修,出版数部书画学术专著。卢林是“九畹”名家姚哲成的学生,酷爱古典文学、诗词歌赋与书法理论研究,笔墨展现浓郁书卷气,编辑出版多部书法学术专著。李仲元、姚哲成都是书法大师沈延毅的弟子。代代传承的以文养墨、学养修心,使书家赋史、书史的笔墨向内生发,启思益智。

沈广杰书《盛京赋之颂篇》 成为著名文化景观

沈阳地铁一号线中街站出站口的墙壁上,一幅金碧辉煌的书法格外引人注目。这幅巨大的《盛京颂》书法作品采用金色铜板凸刻,长近20米、高近4米,每字大约在23厘米见方。

关于书写《盛京赋》的故事,沈广杰回忆道:“2010年春节刚过,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为宣传沈阳城的历史文化,欲寻找一篇古人讴歌沈阳历史的长赋。经过研究,一致决定用《盛京赋》中最后的‘颂诗’部分,题名《盛京颂》,不失该赋的原貌,又概括了赋的全部内容,共计380字,加上题名和落款不到400字,作为装饰可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指挥部将这项艰巨的书写任务交给了我。”

“接了任务后,我先寻找适合书写的长卷纸。为了更好地表现‘盛京颂’的内容,让人们皆可认识其中的文字,我决定采用古帖中的行楷字体,并力求不刻板。当时,我的书法以王羲之为宗,又参于米芾和王铎,用笔出于法度而流畅。前后共构思书写四卷,经校对无误,才将自己满意的一卷送交指挥部,通过审阅后送去制作。”沈广杰接着讲道。

2013年夏,沈阳故宫博物院出版线装本书写体《盛京赋》,经院里研究决定仍由沈广杰书写。因为有了经验,沈广杰购得百米长纸,依照乾隆帝御笔风格,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该赋的全部文字,图书顺利出版。

沈广杰说:“有关《盛京赋》的文化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卢林书写《盛京赋》百米长卷 增强地域文化熏陶

沈阳市书协主席、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卢林书写的百米长卷《盛京赋》同样引人关注。

卢林谈到创作过程时说:“我用八尺屏带红格的纸,以唐楷的笔法、北魏墓志的结构书写,大约花费3天时间书写完《盛京赋》全文。”卢林曾书写过《千字文》等长卷,对于长卷书写很得要领。此次在书写过程中,卢林被《盛京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所震撼,因情所动,赋予笔法更多劲健与骨力。随着书写会更加了解沈阳,感受到盛京“左挟朝鲜,右据山海,北屏白山,南带辽水”的辽阔壮丽之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底蕴,燃起热爱沈阳、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卢林表示,通过解读《盛京赋》,书写并展出,让沈阳人更加了解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通过具体的地域文化熏陶可以进一步提升沈阳人的文化自信。

《盛京赋》中言:“不有开之,何以培之。不有作之,何以得之。”即没有艰辛开创,哪有继承发扬;没有勤劳耕作,哪能有所收获。此句不仅为卢林所推崇,其所阐释的人生道理朴素而深刻,放之四海而皆准。

《兰亭序》因“平中见奇”为“天下第一”

经典鉴读

JIANDU

本报记者 凌 鹤

“书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书法史上的“二王”,影响千载。王羲之的隶、草、楷、行各体兼善,出汉魏而自成一家,是当时的创新派、革新家,创造了新的书法而流芳百世。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写平中见奇,结构天成。自然即兴的书写中,每个字都可成为书法的法则,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至高境界。

古人称《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全文28行、324字,字字“飘若浮云,矫如游龙,云谲波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其妍美雄秀之气,似出天然。

当代著名书法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王羲之将其风度、气质、襟怀、情操融进作品之中。章法、结构、笔法堪称完美。

《兰亭序》为行书帖,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隐含着楷书的骨力,作为一种典雅、逸趣、潇洒的时代风格,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劲秀双逸的风神,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往往不得其门。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笔画带有隶书遗意,变幻莫测,平和之中见奇纵,展现出高妙的艺术魅力。

鲁迅美术学院书法系研究生、青年书法篆刻家李旭认为:对于《兰亭序》的“崇拜”,可以看作是向传统经典致敬的一个标志,是书法文化精神、传承意识的向心力。从书法本身来看,《兰亭序》虽少几分晋人简约的笔意,却有瞬间生发的高妙笔触;虽没有唐人顿挫的笔法,却有精彩的细节处理。足以体现天地物象,给人以审美上的归于自然。可以说,《兰亭序》承载着从魏晋到初唐每一阶段的书法发展脉络,配得上“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从另一角度看,以《兰亭序》为中心的学术争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促进了书法研究的发展。

艺术微论

从“大块文章”展 品味“意在笔先”

凌 鹤

意在笔先何其重要,从一场展览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6月20日开始,上海中华艺术宫成为视觉焦点,起因在于一场书法展览引起反响。展览名为“大块文章”,语出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文章”即大自然赋予的锦绣之色,引申为以个人艺术情怀致敬中华经典名篇的文化自信。展览分为5个板块:汉地广大、笔寄文心、隶变探微、丹崖墨痕、陶写余欢。展览充分展现当代书家的入古、特性。“意”贯穿于各个环节。

此次书法展览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文博学者,隶书前沿探索获得书界、学界公认的鲍贤伦先生。其每次书法展览都会产生文化效应并引起反响的主要原因与他首重立意密切相关。从中国美术馆的“我襟怀古”到鲁美美术馆的“霭霭停云”,再到如今中华艺术宫的“大块文章”,立意鲜明、文化内涵深厚,深刻体现中华书法的文化基因与艺术血脉,堪称“意在笔先”的典范。

意在笔先,是说立意、构思在下笔之前就已确定,引领创作的进行。“意”的高下决定作品格调的高低、思想性与审美性的含量。对于书法艺术,“意”尤其考验书家的综合学养。

有了历史性思维、开阔的眼界、文化哲思、人文关怀,“意”才能充分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创作明晰可行,书写之气韵、技巧、趣味自由驾驭,烘托主题之“意”。

当下,如何做到主题性、艺术性、感染力兼具,“意”是前提,统揽全局,并以笔释之,笔法可以支撑其“意”。鲍贤伦的隶书食古而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性,去除“蚕头燕尾”的装饰性。碑简相结合,体现笔墨形态中的时间性要素;体势由横转纵,展现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意境;笔意相合,留下书法发展的当代印记,带给业界诸多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