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办事人员服务。
朝阳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帮扶下解决融资问题,这是其第三条生产线车间。
今年“5·15政务公开日”,省营商局工作人员宣传各种政策。
本报记者 孔爱群 孙大卫 文并摄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我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效?脱贫之后如何迈向新生活?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创业创新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今起,本报调查版推出“收官之年看变化”专栏,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脱贫攻坚等方面,关注重点领域、行业,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呈现收官之年带给我们的变化,是如何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多层面、多角度展示广大群众迈向小康征程中的精神风貌。
提要
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细胞。
近年来,民营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强国、富民、创新、开放的重要担当。
近年来,民营企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更加规范、不断壮大,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若将民企比作植物,那么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灌木秧苗,都离不开阳光雨露、森林生态。有人认为,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犹如淮南生橘,淮北生枳。也有人把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比作鱼和水,认为只有水美,才能鱼肥。
辽宁的营商环境,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曾经“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质疑,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经营运行和招投标等方面遇到的各种旋转门、玻璃门、卷帘门,让企业只能看见政策的好,却尝不到政策的甜……
只有认识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认识到不足,是转变的开始。
我们把探寻民企成长路径的切口,首先置于这块“短板”,来体味辽宁之变。
引子
从门难进到上门来:区长给咱当管家
官与民,自古便在人们的心中有着“上、下”的差别。总隐隐觉得,官是管事的,不是服务的。而这一观念,在辽宁逐渐改变。
“以前我们办事,见领导一面是很难的,现在,龙城区区长作为‘项目管家’,天天上门服务,有啥事随时给解决。”朝阳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瑞林直言不讳,“搁以前可不敢想。”
像这样的“项目管家”,在我省还有8300多名。
“多亏‘项目管家’协调,公司口罩、防护物资生产线才得以正常运转”,辽宁东科药业有限公司是抚顺市东洲区重点民营企业,受年初疫情影响,口罩及消毒液需求激增,抚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彭伟作为“项目管家”,了解企业生产存在困难后,争取了18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公司负责人感叹:“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
“‘项目管家’把企业当成家,不仅帮办从工商注册到开工建设前的各项审批手续,还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政府与企业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周轶赢评价这项制度时说。
我省“项目管家”制度实行两年来,已覆盖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全部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项目。管家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得到民企广泛赞誉。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支持企业开复工,“项目管家”发挥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协调员、代办员和宣传员等多重职责,迅速与所服务的1.8万个企业和项目取得联系,深入一线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据统计,经“项目管家”协调金融机构,为开复工企业提供资金达48.3亿元。
从看着你、卡着你的“管”,到帮着你、带着你的“服”,“项目管家”成了政府转变观念,精准服务的缩影。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政府,让我们放心落户”,被铁岭市清河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感动,中慈集团把分散在全国的7个工厂搬到清河区建立产业园。中慈药业总经理张淑萍快人快语:“真没想到,辽宁营商环境变得这么好。”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营商环境课题组组长刘钊认为,观念一变天地宽。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转“脑袋”。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关键期,更应主动靠前为企业纾难解困。
5年,于历史长河之中或许只是转眼一瞬,却为辽宁营商环境转变设定了崭新的坐标。
2015年12月,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分散在省政府各部门的4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一起,统一运行管理。“中心之外无审批”“一站式服务”,让其成为辽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志。
2016年,东北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辽宁软环境建设开始有法可依。
2017年,全国首家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在辽宁挂牌成立,成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2018年12月,全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召开,出台并实施我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6个方面23条政策措施,又被形象地称为“黄金23条”。
2019年9月,《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正式施行,10月,全面修订后的《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
2020年6月,《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提供“360°”政策保障。
一组数字,成为“转暖”的折射。
2020年一季度,疫情影响之下,全省仍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9.1万户,占全部新增市场主体的97.8%;全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4900家,同比增长45%,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8422家,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民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3%。
从等几个月到立马可取:半小时就拿到了生产许可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若能为企业节省时间,便是为企业雪中送炭。
“过去,从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办结施工许可,最快也得几个月,市审批局十几个工作日就全部办结。”锦州碧桂园西湖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学森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开发碧桂园锦绣西湖项目时,创造了崭新的“锦州速度”。
在辽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已经成了一种比拼。不久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域内沈阳工学院投建的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从闲置的生产车间到日产6万只口罩的工厂才用了20多天。
政务服务效率是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刘钊认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政府不仅要有服务意识,还要有高水平的服务能力,办事效率高,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才能有效缩减企业时间成本。
“近年来,以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我省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周轶赢介绍说,辽宁编制完成《省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19版)》,厘清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权限和权力边界,对54961个事项审批进行流程再造,平均减少纸质材料24%、减少时限40%、减少跑动28%。
同时,梳理完成省、市、县三级100个高频事项清单,并公布实施;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至32项,全面实行“32证合一”;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市、县不动产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业务5日内办结,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90个工作日。
“为除烦苛之弊,我省取消调整省级行政职权521项,成为全国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周轶赢强调。
“以前,办理营业执照变更至少3天,现在,办熔喷布生产许可,半小时就拿到了。”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铁岭县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并联审批和限时办结制度,推广项目审批承诺制,“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给企业带来诸多便利。
用制度提效的同时,我省密织“一张网”,让更多审批“零见面”。
采访中,很多民企负责人表示,现在不出门就能办的事越来越多,完全告别了过去“办事跑断腿”的现象。
近两年,我省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实现一个政府一张网对外,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以高效服务创优发展环境。
尤其面对疫情考验,辽宁政务服务网推广“网上预约”功能,推动线上线下一个平台、一套标准、功能互补、无缝衔接。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办件93万余件,其中,网上办理率近70%,省级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理率达97%,解答企业、群众网上业务咨询3764件次,做到咨询有辅导、全程有帮办、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模式。
“互联网不仅让办事便捷高效,更让政务公开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刘钊认为,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需要利用好这张网,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更要用好这张网。
从融资难到找钱快: 政府“背书”“山”不再高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命门,关键时刻决定生死。
“公司能跨越‘死亡谷’,成长为瞪羚企业,拥有3条世界先进的高性能膜生产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郭瑞林看来,佛瑞达近几年的快速成长,跟当地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密切相关。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挡在民营企业发展前面的“高山”,佛瑞达也不例外,高性能膜市场前景广阔,但投资大,一条生产线动辄几千万元,还不算研发投入和流通资金。在自筹、抵押贷款和风投等融资方式用遍后,公司要上第三条生产线时遭遇了资金瓶颈。
“企业要发展,永远都缺钱”,朝阳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关成林坦言,在危急时刻政府鼎力相助,是公司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正愁钱的时候,区政府出抵押物帮我们贷了款,助推企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民营企业融资‘缺门路’。现在,政府主动把钱送上门。”采访中,多数民营企业表示政府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的办法多了。
“刚复工复产那会儿,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流动资金,疫情不仅让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也让上游原材料变得紧俏,必须揣着现金才能拿到货。”辽宁新高制药有限公司是本溪市最早列入全国和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总经理杨朝辉说,关键时刻,本溪市财政局在国家、省财政贴息的基础上,又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大大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
目前,本溪市共有10家列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企业获得贷款,银行授信额度达2亿元,已发放贷款金额为1.25亿元,预计各级财政贴息资金将超过300万元。
当地财政局还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与4家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推动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
“企业从正月初三开始恢复生产,如今马力全开,整个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两成。”杨朝辉把成效归结为政府的大力扶持。
为民企解忧,辽宁全力以赴。
为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2018年底,我省专门召开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6个方面推出了23项具体举措。
发布了推动民营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支持办法,以及对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奖励措施。按规划,辽宁每年重点培育1万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培育1000家左右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100家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资产超亿元“小巨人”企业。
“降低失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物流成本、安排转贷扶持资金等政策是‘真金白银’。可操作性强,会立竿见影地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沈阳山东商会执行会长、沈阳安达节能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敬安说。
除了送政策“大礼包”之外,辽宁还加强监督制度建设。举全省之力建设8890综合服务平台,逐步成为企业、群众的诉求主渠道;进行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公开曝光问责……
黑土之上,改革清障,双创潮涌。
2015年,全省市场主体只有270.2万户,到2019年增长为376.1万户;企业由64.7万家增至超百万家。
同时,一批大项目争相落户辽宁。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680亿元,增长11.5%,其中,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3%。全年新签约投资额达2000万元以上项目806个,签约总额达95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