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找问题找话题找课题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24日

人物简介 王充闾,1935年出生于辽宁盘锦。省作协名誉主席。先后出版《柳荫絮语》《清风白水》《鸿爪春泥》《春宽梦窄》《沧浪之水》《两个李白》《诗性智慧》《文脉:我们的心灵史》等众多散文集、诗集。散文集《春宽梦窄》1998年获“鲁迅文学奖”,散文集《国粹:人文传承书》获评2017年度中国好书。

本报记者 高 爽

王充闾,当代最有成就的散文家之一,皇皇二十余卷《充闾文集》,以其正大的面貌、浩瀚的雄姿、澹然的笔触,展示了他丰赡、多样的散文创作成就。有评论称,“他是诗人型的学者,是学者中的诗人。”

读书节期间,本报记者专访王充闾先生,请他为广大读者谈谈读书的乐趣与方法。

积淀不厚,思想境界就拓展不开

记者:读了很多您的作品,对您知识的渊博和学问的精深深有感触。所以第一个问题,想从您的读书开始。您有一首七绝:“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形容钻研学术的艰难过程。很想听听您读书攻关的事略。

王充闾:我从6岁进入私塾,一共读了8年,这8年间读的都是中国传统古籍。后来进入中学、大学,接受了学校的正规教育。参加工作以后,教过中学,担任过报纸的副刊编辑,整天忙碌,坐不下来,读书的时间很少。后来有一段时间,工作稍有闲暇,深感系统读书的必要,于是,攻关就开始了。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关,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自我“补课”。1971年初,号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读马列著作。我除了参加一般的学习活动,专门用了4个月时间,认真精读了《共产党宣言》和《反杜林论》。现在我还保存着当年所读之书,整本书上写满了学习心得,共有5种笔迹,是5次阅读留下的痕迹。通过学习理论,开阔了视野,认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不完整、学术视野狭窄的缺陷,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腿比较粗,而缺乏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的支撑。现代的学问、西方的哲学、美学、史学、文学,相对来说底子薄弱,许多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思想知之不多,积淀比较浅薄,致使思想境界拓展不开,不能与时俱进。上世纪80年代初,我被选调到省委机关工作,随着眼界的拓宽,接触面陡然扩大,更觉察到自身的缺陷。于是,我花费了几年时间,包括先后进省委党校和中央党校,集中读书,算是补上了这个短板。我曾深入研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的《美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丹纳的《艺术哲学》、卡西尔的《人论》等哲学、美学名著;同时,也研读了国内几位美学家的著作。此外,还有法国年鉴派史学、美国新历史主义方面的史学著作。

以史通心,“替古人担忧”是有真情的介入

记者:您曾在文章中引用过冯友兰的话,读书要追求的境界是“有洞见,有妙赏,有深情”。对比起王国维先生的为学三重境界,我觉得前者似乎更适合于普通读者阅读的体会,我们读到一些精彩的段落也会有击节叫好、感慨不已的时候。与此同时,这句话又有些深,“洞见”“妙赏”还好理解,所谓“有深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呢?您在读书读到兴奋处时是一种什么状态?

王充闾:对我来说,读书是人生至乐。林语堂说过:“读书要能产生浓厚兴趣,必须在书境中找到情人。”这样,“胸中感情万分痛快,而灵魂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我也正是如此。说到读书要“有深情”,我理解,文学是人学;历史也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的。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文史哲的张力、魅力与生命力,全都仰仗于人物。因此,读书必须着眼于人,而且要能通心,做到心灵对接。精神活动永远是当下的,绝不是死掉了的过去,它一头连着作者,一头牵着读者。俗话说,“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这种“替古人担忧”,其实正是后人的一种“有真情”的积极介入。它既是今人对于古人的叩访,反过来,也是逝者对于现今还活着的人的灵魂拷问。

狭义的知识上网一查全出来了,难得的是思辨

记者:您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一些读书方法,比如陆九渊的“涵泳工夫”之法,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比如苏东坡的“八面受敌”之法,大致意思就是将所读之书列成专题,逐题专读,“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您能给读者说说您的读书方法吗?

王充闾:这是一个大题目,涉及方面很多,只能简要地回答。概括地说,我习惯于把读书、创作、治学、游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创作、治学为经,以脚下游踪与心头感悟为纬,围绕着所要考察、研究、撰述的课题,有系统、有计划地阅读一些文史哲书籍,以一条心丝穿透千百年时光,使活跃的情思获得一个当下时空的定位,透过“人文化”了的现实风景,去解读那灼热的人生,鲜活的情事,同时也从中寻找、发现着自己。

首先,我主张读经典,从小就养成这个观念,下功夫最多的是《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古文观止》,后来还有《鲁迅全集》。经典必须精读,而且按照塾师要求,有一些要能背诵。不过,到了后来由于与创作、治学、游历结合,泛观博览就必不可少了。像鲁迅先生说的,“当作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再就是,读书过程中养成思考、分析的习惯,着眼于提高思辨能力。在今天,狭义的知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上网一查全出来了,难的是分析与判断,也就是思辨——要有“问题意识”,要找问题,找话题,找课题。其三,在读书过程中,我总是随想随记,一切有关人物品鉴、人生遭际、命运抉择、人性发掘、生命价值、功过得失、事物规律等诸多内容,即便是吉光片羽、点滴感悟,无不认真记下;至今,读书札记多达七八十本。记下之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把对于有关人物、事件及其演进变迁的认识与感悟加以联结与组合;再按照一个个专题,用文字书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