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 是我们对诗意生活的惦念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23日

王海宁

“咸粽子、甜粽子,孰美?”端午节到了,这个话题又要重提。

端午食粽传统不分南北盛行中国,深入人心,无论咸甜都是民间一年中有滋有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段落——一片叶子包米,裹出无数花样,软糯咸甜,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挂着艾蒿,系着五彩线,拴着香包,吃着粽子,而且有三天假期——现代人过端午节颇有“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欢乐之感——端午节从先民祭祀龙图腾,到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直至今日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蕴和内容不断丰富,主题其实一直严肃凝重——“祈福平安,祛病防疫”。节令习俗如同大树, 在不断的生长中开花结果,流传愈久的是传统扎根越深的。先民从大自然的变化中,凭着对天地人关系的朴素认识形成的生活方式,至今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和节庆。

端午,农历五月是仲夏,夏之中;农历初五,《周易·系辞》里说“五”为数字中;端午的“午”又是一天之中;“端”又为正,纵横交错才正中。这是一个“正中”而“阴阳交错”的节令,颇有点今天我们常说的“时间任务双过半”“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意思。

端午在盛夏,湿气开始蒸腾而闷热,南北方都开始进入多雨季节,有水患;潮湿高温蚊蝇滋生,人也容易疫病发作,所以端午要端正辟邪,一系列传统习俗也都是为了“祈福而驱邪”。

赛龙舟,是先民祭祀龙而进行的活动,发展至今。龙治水,先民一直渴望与龙沟通,并获得保佑,我们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且甲骨文的“夏”字是一个在太阳下低头走路的人。上古时代大禹治水,就盼着天晴出太阳,而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一个治洪水首领的儿子,以太阳为国号也是说得通的。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农业社会求的就是“风调雨顺”。

艾蒿是传统中医的“医草”,可治百病,挂艾蒿、蒲剑都是为了取“祛病”之意。艾草有香味,“少艾”也是美好女孩子的象征,《孟子》里那句“知好色则慕少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端午也是传统的女儿节,女孩要打扮美丽祈福。

吃粽子、尝鲜果更是南北大同。民间智慧是灵活而实用的,传统习俗经过生活实践的过滤,留下的都是喜闻乐见的。粽子甜软,是黏食,好吃却不好消化。《西游记》里朱紫国国王端午节宴会被妖怪夺走了王后,受了惊吓,粽子凝滞腹中不消化,大病了三年后才被孙悟空给治好了。

端午与爱国诗人屈原紧密相连。史料记载,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水自尽,这越发为端午增添了肃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虽然据闻一多先生考据,端午节的起源要早于屈原的汨罗自沉,但内涵不断丰富,也恰恰说明,一个古老民族早期的文化信仰与愿望,总会和其文化命运交汇,成为一股洪流,继续向前奔涌——这正是我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

今时今日,小伙子们天天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未见得有机会划一次龙舟;手腕上和名牌手表并排系着彩线的女孩子,可能连个扣子也不会缝——我们还是会买一把艾叶挂在门口,蒸几个粽子,全家愉快地吃下去——传统习俗就是这样,它不是手机日历上的数字,而是隐藏着我们对某种诗意生活的惦念,未来也一直值得我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