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埃建交64周年·云交响音乐会”举行

用交响音乐讲好中国故事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23日

艺术家倾情演出“云音乐会”。 本报记者 郑 磊 摄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6月20日夜 ,中国艺术家与埃及艺术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指挥执棒下,在同一个节奏上隔空举行了一场交响音乐会,奏响了中埃建交64周年的友谊之歌。

这场应用5G技术直播的跨国“云交响音乐会”备受瞩目,中国、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观众“云端”观看了演出。

音乐穿越时空 激荡人心

当《我的祖国》那脍炙人口的旋律响起时,“庆祝中埃建交64周年·云交响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音乐家身着黑色礼服,在辽宁歌剧院的舞台上演奏;远隔千山万水的埃及音乐家则在家中演出。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共同的音乐语言穿越时空,激荡人心。《我的祖国》《轻骑兵序曲》 《埃及进行曲》 《中埃手挽手》+《携手并肩》《艾格蒙特序曲》 《黄河》(选段) 《茉莉花》《美好的事》《友谊地久天长》,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

“云音乐会”上,辽宁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傅伟林与埃及著名歌星阿卜杜勒·哈基姆隔空对唱了中国驻埃及使馆公使衔参赞兼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作词、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推出的纪念中埃建交64周年歌曲《中埃手挽手》+《携手并肩》,用音乐讲述了中埃人民在疫情面前风雨同舟、携手并肩的壮举,传递了两国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患难与共的情谊。

现场大屏幕上,播放了开罗交响乐团艺术家们居家演奏的小视频,让人感动。做好交响乐“云合作”给中埃艺术家带来挑战。隔空合作一场交响音乐会的难度不小,我国的艺术家们进行现场演奏,而埃方的艺术家们因受疫情影响,无法进行正常排练及合奏,因此他们先各自在家录制好演奏片断,最终经过反复剪辑、合成,与现场演奏的中国艺术家共同完成演奏。

两国艺术家精挑细选演出曲目

为了这次“云音乐会”,中埃两国艺术家倾尽全力。音乐会中方指挥、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孙博特说,和现场面对观众演奏相比,线上演出确实很麻烦,需要进行长时间筹备演练,近两月来无数次沟通协调,辽宁交响乐团反复排练,甚至提前录制了同样的演奏视频,对两国乐团音乐上的衔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在曲目选择上,两国艺术家也是煞费苦心。其中,有中国的经典曲目,也有埃及的经典曲目,另外,今年是作曲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还选择了其名曲《艾格蒙特序曲》,来向这位古典音乐家致敬。中国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有世界影响力的。这次演奏了《黄河》。《茉莉花》也是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音乐。《美好的事》是埃及的一个类似于我们国家《茉莉花》这样的作品。最后还有代表着两个国家友谊的《友谊地久天长》。

孙博特说:“这个节目单的每一部作品后面,都有10个可以替代它的备选曲目。我们不停地用排除法,一个一个筛选。为了这个节目单,我们开了7次会,最终选择了这样一份曲目。”

展现辽宁文化实力

这场“云音乐会”,运用了5G技术进行直播。

“在不同指挥的执棒下,中埃两国艺术家远程合奏,却能分毫不差地踩在一个节奏上,真的太震撼了!”一名网友如是说。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中埃艺术家激情饱满的演奏,让我更加明白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特别是听到《我的祖国》时,激动不已,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和自豪!”

受疫情影响,国外音乐演出被迫按下“暂停键”,但音乐从未缺席。合作举办音乐会既是见证中埃友谊的重要文化交流形式,也搭建了爱与团结的桥梁,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境,坚定必胜信心。

通过此次“云音乐会”,艺术家们用音乐讲中国故事、讲辽宁故事,向世界展示了辽宁的文化实力。

中埃两国艺术家第三次合作

“庆祝中埃建交64周年·云交响音乐会”不是中埃两国艺术家第一次合作。2019年9月,应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开罗歌剧院的邀请,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支持下,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赴埃及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疫情发生后,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策划,开罗歌剧院与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携手在“云端”演奏了名曲《凯旋进行曲》,在国内外各新媒体平台和埃及文化界推出后,深受好评,仅在新华社客户端就有逾百万人次观看。

此次“云交响音乐会”,是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埃及文化部和辽宁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策划,开罗歌剧院、开罗交响乐团和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艺术家携手打造,为中埃两国友谊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