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盛京赋》 今有《沈阳赋》

文墨相辉展现历史积淀和文化张力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22日

《御制盛京赋》满文(局部)。

李仲元书《沈阳赋》细节。

《千里江山图》局部,画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成画。

李仲文书《沈阳赋》。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历史上,为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赋,影响到海外的力作是乾隆的《盛京赋》,满、汉篆文各32体,艺术价值高。延续对沈阳历史的深度思考与文化关怀,著名学者、书法家李仲元创作并书写的《沈阳赋》,以史、赋、书艺相结合的形式,留下了独具艺术特色的当代篇章。李仲元多年从事考古文物工作,特别是对沈阳建城史的考证独树一帜,映照了这篇美文的历史性,古今相映、文脉相传,深富启迪。

《御制盛京赋》三十二卷 创制满、汉篆文各三十二体

《盛京赋》是乾隆第一次东巡盛京(1743年)祭祖时创作的,是一篇歌颂先世创业之功和盛京物产丰富、人才鼎盛的文学作品,并较早被翻译成法文出版,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历代帝王中,只有乾隆专门为一座城市创作过大赋,足见对盛京的高度重视,对开国先祖的无比尊崇。乾隆十三年(1748年),武英殿刻32体篆文本《御制盛京赋》面世,极具文献与艺术价值。

《御制盛京赋》全文3000余字,一种篆体为一卷,内容相同,共32体即32卷。32体篆文为:玉箸篆、奇字篆、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坟书大篆、倒薤篆、穗书篆、龙爪篆、碧落篆、垂云篆、垂露篆、转宿篆、芝英篆、柳叶篆、鸟迹篆、雕虫篆、麟书篆、鸾凤篆、龙书篆、剪刀篆、龟书篆、鹄头篆、鸟书篆、蝌蚪篆、璎珞篆、悬针篆、飞白篆、殳篆、金错篆、刻符篆、钟鼎篆。各篆所书字体婀娜秀丽,是汉满篆书艺术的创作与展现,在汉满文字、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李仲元自书《沈阳赋》 文墨生辉以史鉴今

历史上,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赞美古城沈阳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对沈阳建城史考证取得突出成果的当代著名文博学者、诗人、书法家李仲元书写了一篇《沈阳赋》,他将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独具特色,引起各界良好反响。

采用气势磅礴的汉赋来表达赞美之情,使沈阳作为新时代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形象跃然而出:“宏哉沈阳,星躔箕尾,雄踞东方之古邑。伟哉沈阳,天下形胜,历史文化之名城。开千年乐善之区,人文毓秀;本万类丰繁之域,造化钟灵。”“七千年前,新乐初民,制陶渔猎,祭舞雕鹏。战国之际,燕王拓土,封疆立邑,始建候城。秦汉以降,厥有建制。中华体脉,于斯日盛。”“洎至春风起处,绿意红情。改革开放,东北振兴。雄哉沈阳,经千劫而永固;壮哉沈阳,屹百代而长兴。共和国长子,重现威仪;制造业基地,又复蒸蒸。”

李仲元以书卷气浓郁的书法,将史学知识与考证成果、文学修养、书法创作融于《沈阳赋》。赋是中华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国粹书法相交,呈现出艺术表现的古典美。《沈阳赋》的内容由古及今,空间广阔、文思敏捷,重点展现当代沈阳社会生活的蓬勃发展。其书以古为新、以雅为魂、与史对话、意味隽永。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充闾认为:“他(李仲元)的具备历史属性的诗章,能够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历史内涵,以诗的艺术手法再现社会历史与现实,渗透着作者的学识见解和价值取向,既具诗情,更饶史性。”

著名诗人、书法家董文认为:“李仲元的咏史诗,诗与史相生相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迥异于他人,彰显地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张力和潜质。其书法在淡雅逸遒的美学追求中映衬出深广的文化襟怀、审美眼光和学养积累。”

著名学者王向峰认为:“李仲元以专业之见解表现了艺术创造的本质论,具有‘三化’境界:一是化史实为情思,二是化景物为意象,三是化文思为诗致。他的作品蕴含着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汉语的四声押韵之‘和’,书法的虚实相间之‘和’,诗与书结合之‘和’。这种‘和’与中国传统文化诠儒释道中贯穿的‘和’一脉相承。”

著名学者郭兴文认为:“李仲元具备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情趣,他承继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于大量的历史人物、出土文物、胜迹景点、事件活动中生发出社会责任与担当,体现了爱国、爱乡、爱民,关注社会、人生、世象的理想与情愫。其非常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把古典形式与现代情感统一起来……”

李仲元自述:“从1998年起,感辽沈文物史迹之盛,遂陆续以旧体诗赋之,前后二十余载。”以历史为题材的创作,有着双重的难度,也因此会对文学和史学产生双向的贡献。

《沈阳赋》的创作完成,既是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举,更可以从中重新了解认识沈阳的城市历史与发展。

经典鉴读

JIANDU

《千里江山图》

每个局部都是一幅绝妙山水画

本报记者 凌 鹤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独步千载的旷世佳作”。全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用一幅整绢画成,以鲜丽厚重的青绿设色,表现千里江山一望无垠的景致。《千里江山图》后隔水有北宋著名书法家蔡京题跋,尾纸有元李溥光题跋,有清乾隆题诗,全卷共钤鉴藏印30余方,见于《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千里江山图》整个画面统一于大青绿基调之中,色彩凝重、富丽堂皇,充分展现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大致可分为6段,每段以水面、游船、沙渚、桥梁相衔接或呼应。画中远近山水、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画面层峦叠嶂、逶迤连绵,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用线条勾勒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

此画作者王希孟,是北宋政和年间画院的天才青年画家。宋徽宗发现其性可教,遂亲自传授画法,成果惊人。在王希孟18岁时,花了近半年时间创作出逾11米的恢宏巨作《千里江山图》,因巨大的艺术成就彪炳千秋。

清代方薰在《山静居论画》中言:“青绿山水,异乎杂色画法,其落墨时,务须气骨爽朗,施以青绿,方能从容岚气,霭然成活泼之地。”

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刘波认为,《千里江山图》虽为大青绿山水,但不同于早期山水的简括,它有丰富、细腻、深入、细致的水墨结构,秀润、深厚的青绿重彩如天然宝石一般形成画面的绝对主体,雍容华贵,体现出宋代宫廷院体绘画特有的博雅、浑厚气质,是北宋青绿山水复兴的最重要成就。

当代著名画家陈丹青解读此画时说:“五代北宋的山水画,格局扩大,气势雄浑,用墨老熟,青绿山水画是宫廷的主旋律题材。王希孟沿袭的全景观,是五代北宋开拓的图式,犹有过之。《千里江山图》开阔得非常具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隋唐五代,包括北宋的大家,找不出一幅画能够收纳这么多自成格局的景别。而每一个景别,有这么多详确动人的细节。”

当代著名画家何加林成功临摹过此图,并在临摹中感悟到,那些潜藏在经典作品中的美需要学习者用最大力气打进去方能慢慢探得。

18岁青春年华的王希孟以雄心和细心,在如此丰富细腻的描绘中不蔓不枝,绘出通篇贵气,清秀逼人。他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又在他的黄金时代画出此幅伟大的画卷,可谓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当代画者从中可悟得何谓以自然为师,何谓自省内敛的精神境界,何谓丹青生气韵、笔墨富生机。

艺术微论

文人风骨 应融入时代创作

凌 鹤

中国文化、审美讲求风骨精神,并在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解读。艺界在当今倡导以一颗“文”心创作出艺文兼备、文墨同辉、载入史册的新时代精品佳作,即“回到安静的书桌”。

这里蕴含三层含义:若想做一名优秀的艺术创作者,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独立的思想、高贵的人格,进而推出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力作。进一步解读即是,要做一个坚守初心,有文化、有技艺的执着、善学、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

人是创作的核心元素,主导着笔墨格调,文人风骨弥足珍贵。那些坚守心灵道德、洁身自好、葆有个性又不牢骚满腹、愤世嫉俗,热爱生活、热爱大众的艺术家是当代文人风骨的诠释,他们有创作成果却不自视清高,潜心读书且关注民族命运,注重精神层面与自然、人文的和谐共进。

社会中存在的追逐金钱与名利的不良现象,使气节、风骨的养成变得稀有,而这对于艺术是致命的。当今的绘画被评价为俗的不在少数,笔俗、境界俗,乏味。出不来大师更是令业界嗟叹,究其原因,还在于人本身,在于价值追求和精神高度的造化不足,又求名心切。反过来看,那些传世佳作大多来自于精微、平凡的生活,创作者因眼界、文化的高蹈而创造出非凡的艺术作品继而彪炳史册。历史上的王羲之、苏轼、吴昌硕,辽沈地域中的周铁衡、“鲁美四老”“书法四老”“九畹”等都是具备文人风骨的艺术家典范,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审美的推敲,留世、传播,散发馨香,成为艺术文明史中闪烁的星光。

为艺不能缺少文化,更不能没有风骨,将此融入时代创作是一个彰显价值的深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