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评剧《过大年》剧照曲宏硕 摄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6月15日19时,由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沈阳评剧院倾情创排的现代评剧《过大年》在盛京大剧院精彩上演。
这是致敬最美“逆行者”的专场演出。
医护人员 携家人观看演出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令人感动。当晚,沈阳市文旅广电局联合沈阳市卫健委,特邀援鄂及辽宁省、沈阳市定点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沈阳市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代表近300人观看演出。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医护人员携家人一起走进剧院,他们对本场演出非常期待。
扫码、登记、测温、间隔而坐……演出开始前,记者在盛京大剧院观众入场门口看到,观众佩戴口罩、保持距离、排队等候入场,五六名剧院工作人员分别引导观众扫码、登记、测温。
走进歌剧厅,观众席设置了“间隔区”,每排座位上的观众都间隔一人而坐。观剧过程中,观众全程佩戴口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盛京大剧院演出上座率严格控制在30%以内,每天进行多轮消杀,尤其是演职人员和观众频繁接触的公共区域,如门把手、座席扶手、卫生间设备等高频次接触区域,确保剧院内的环境安全。
老导演排练场讲戏做示范
大幕拉开, 演员们纷纷登场,他们用优美的唱腔讲述着辽北农村三户贫困户脱贫过程中的故事:
田叶与丈夫进城打拼10年,已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还想进一步拓展事业。回家过年时,田叶发现了一些问题:自己富了,可亲情却疏远了,甚至包括自己的女儿。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田叶醒悟,真正的脱贫致富,不仅仅是物质的极大满足,还应当包含精神和情感。于是,她决定回家乡投资,为家乡的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黄伟英编剧、杨晓彦执导、孙明月主演的评剧《过大年》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浓郁,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唱段板式丰富,行当设置齐全,舞台风格写意。矛盾冲突真实,有生活基础。在情节安排、人物设计、语言处理上,具有轻喜剧的特点和风格,在刻画人物个性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了年轻人的欣赏趣味和习惯。黄伟英曾创作《我那呼兰河》《祖传秘方》(与人合作)等剧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创作现代评剧《过大年》,他回到50年前生活过的农村体验生活和采访,是带着情感创作《过大年》的。
剧中女主演是花派弟子孙明月,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唱腔和表演,她都得到观众的认可。孙明月告诉记者,刚接到剧本时很兴奋。剧中人田叶泼辣、直爽的性格和她的性格略有相似。
孙明月说,遇到这样的好剧本、好导演、好创作团队,她很珍惜。“导演杨晓彦对这部戏倾注了全部的心血,70多岁的人每天跟我们一起在排练场摸爬滚打,讲戏、做示范,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我们3月8日开始排练,演职人员全力以赴,特别是唱腔设计左玉山老师年过古稀,肋骨骨折尚未康复的情况下,为我录制唱腔小样,一字一句地提示、指导,老艺术家们的敬业精神,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孙明月说。
评剧《过大年》 已入选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剧目。杨晓彦说:“演员们重返舞台都铆足了劲儿,尤其是年轻演员特别兴奋,受疫情影响,我们已经将近半年没有登台演出,演员们都急切地想回到这个日思夜想的舞台。”
最美“逆行者”的感言
演出结束后,现场医护人员纷纷表示: 感谢艺术家的倾情演出!面对疫情奔赴一线,是医护人员的使命和担当。此次专场演出,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和爱戴。
来自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孙胜男说,六院是我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医院承担着全市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救治和会诊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她和同事没日没夜地忙碌,舍弃了对家人的陪伴,内心感到十分亏欠。感谢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和沈阳市卫健委为医护人员提供这次机会,让他们走进剧场放松紧张的心情。她和女儿一起来到大剧院看剧,特别高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6月14日晚,现代评剧《过大年》在盛京大剧院精彩上演第一场,这也是沈阳市专业艺术院团疫情发生以来的首场线下复演,也是盛京大剧院时隔近5个月后正式重启,沈阳戏迷们畅饮了渴望已久的“文化甘泉”。
此次线下复演,也吹响了沈阳市文艺院团全面复工复产的号角,12台大戏将陆续在盛京大剧院演出。